“泊头推介”原名“泊头资讯”,泊头市委“纠正四风”专项办社情民意采集站。河北省百佳自媒体。沧州市优秀微信平台。网易新闻泊头运营中心。沧州市优秀青年志愿组织。泊头市十佳志愿服务组织。腾讯大燕网“正气之星”。定期推送泊头文化,活动,资讯,信息等诸多优质内容,助力政府信息推广、观察本地百姓民生。做泊头接地气、重服务的新媒体!
泊头资讯文学社,旨在为中华传统诗、词、歌、赋等文学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切磋、展示的空间,有原创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泊头资讯公众平台义务进行发稿展示、保存。好作品,当然是要给大家看的!
一株古老的杜梨树
文/杨天利
杜梨是老家最平常而熟悉的树种,它虽没有大面积的成林,本身也并无多高的经济价值,可在我们当地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家乡栽植的鸭梨是要以它为砧木来嫁接的,它的功劳体现在为栽培品种梨服务上。按说栽培品种梨的砧木有许多,有山梨、酸梨、秋子梨等,也许它们在其它地区是优良的砧木树种,可是在我们老家,与栽培梨有亲和力的砧木树种都没有杜梨优秀,因为只有它对当地的立地条件表现出了最完美的适应性,如同造物主特赏钦赐给这一片土地的宝贝尤物,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杜梨对家乡盐碱地的顽强适应能力。别的树种无法立足,忍受不了盐碱的侵蚀,难以生存,即使栽上,也面黄肌瘦,枝枯叶落,活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夭折。而盐碱地的绿化先锋杜梨,天生就不怕那苦涩的盐碱,并可将它们消化吸收转化为补品养料,故此在盐碱地里它能茁壮成长,繁荣兴旺。
杜梨原产于太行山区部分县区,有大量的野生分布,并非起源于我们平原老家。不知是古代那位园艺学家,应该是米丘林吧,发明了嫁接技术,并利用某些野生植物的超强抗逆性和对恶劣条件的生存能力,来发展人们用于生产栽培的优良物种,造福于人类。杜梨能够迁移到我们平原安家,也算是和家乡有缘分吧,并且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老家栽种梨树,首先要育苗,而育苗又离不开杜梨,先要播种上杜梨籽,长出苗后再嫁接品种梨。如果是零星栽植,用不着专门育苗,在梨树的根部会长出丛丛杜梨的根孽苗,只要挖取移到栽培地点就可。要是大面积地发展,就要专门规划苗圃大量育苗了,那就需要一定的杜梨种子,而在老家就有零星的杜梨大树,是专供育苗取种用的。
在我上“完小”时,从小炉村去公社所在地齐桥的路上,应当是属于军王村境内,就有一株古老的杜梨树。它的胸围就连大人双手环抱也合不拢,当地的老人也搞不清它的年龄,说他们小时候这棵树就这么大。杜梨是个生长缓慢的树种,在原产地多为野生灌木,很难长成大树。这棵杜梨树,实属时老家附近地区最古老的个体之一,在别处没有发现过这么大的树。老家栽培梨树据史料记载有上千年的历史,当时栽培的鸭梨树中,不乏几百年的寿星。按此推断,并以杜梨树的生长速度测算,这株杜梨树没有千年,也历经数百年的沧桑了。
尽管年事已高,可是它却依然有着旺盛的生命力,枝叶繁茂,果实累累,宽大的树冠占地能有几分。每年的秋后,它上面的果实,也就是小杜梨果就完全成熟了,一个花序能有五六个果,小巧玲珑的,个体直径仅有半厘米多点,颜色已经成为褐色。孩子们上不去树,也懒得费力去爬树,因为天上可以掉馅儿饼,那杜梨果熟透后,就会自己乖乖地从树上落下来,只要在地下捡拾就可坐享其成。这果实风味却是很地道,如同甜蜜的果酱,又带点酸梨的味道,虽然个小,但是精华浓缩,实为果中精品,只是登不了大雅。果实完熟的那些天里,孩子们都争抢着享受这自然的美味,其乐融融。
那时人们对古树的保护意识还不强,也没有法规约束,并没拿它当回事,不知何时这棵古老的杜梨树就永远地消失了,只留在难忘的记忆中。
作者:泊头资讯文学社 杨天利
摄影:泊头资讯摄影团 王心灵
编审部 一
选图:泊头资讯摄影版 王心灵
评论:河海文化传媒 高福喜
顾问:泊头资讯文学社 李春莲
校对:李之玲 赵桂春
编辑:资小讯
校版:张博文
审核:郑津东
出处:泊头资讯
发帖论坛:https://www.weizan.cn/f/s-711235
欢迎更多的文学爱好者加入进来,为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做出贡献!联系微信:18131780507,备注:加入文学社
投稿发帖关注下面公众号
往期作品回顾
更多优秀文学社作品陆续展示中...
业务内容
新闻资讯、活动策划、影视制作、网络直播、舆情处置、技术开发、航拍摄影、VR全景、文创设计、新媒体培训等政企业服务合作。
欢迎各单位、企业、商家联系。
电话:18131780507(微信同号)
座机:0317一8299300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