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大湾区再度迎来“科学时间”。在南沙,科技创新领域更是喜讯频传——
11月16日,2024粤港澳院士峰会暨广东院士联合会10周年学术年会全体大会在南沙举办,众多院士齐聚一堂,共商凝心聚力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发展大计。
11月17日,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在广州南沙国际会展中心开幕,包括“诺奖得主”“院士天团”“行业大咖”在内的上百位科技顶流齐聚南沙,为全球科学开放发展把脉论剑,多个院地合作项目现场签约。
同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沙正式入列,标志着我国深海探测关键技术装备取得重大突破。
“多喜临门”的背后,是南沙按照《南沙方案》战略部署,正高水平建设南沙科学城、打造大湾区人才高地,建设科技创新产业合作基地的蹄疾步稳。
正如广州市委常委、南沙区委书记刘炜所言,作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国家重大战略性平台,南沙正在发挥面向世界开放的优势,系统推进海港、空港、数港、金融港、人才港“五港联动”,推动物流、人流、数据流、资金流等在南沙自由高效流动,裂变成创新流,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一池创新春水,推动南沙加速迈向科技强区的美好春天。
更聚焦:
思想盛宴
为拥抱科学的春天提速
脑科学与类脑智能技术、人工智能、未来材料、未来能源、空天海洋、绿色低碳……
延续往届对科学的不变追求,2024大湾区科学论坛依然紧跟科技前沿,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探索和对话。
在主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贺福初分享了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国际大科学计划。该计划希望完成对人体37.2万亿细胞的蛋白质组图谱,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个基于AI的蛋白质组导航模型。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必须要实现碳硅的融合。”他解释,具体而言,就是要发展下一代蛋白质组技术体系,实现人体“分子解构”,并同步发展下一代AI技术体系,输入人体分子数据,建成一个“元人类”人工智能模型,实现人体“数字重构”。
既有硬核科技的分享
也有对科学发展的思考
“没错,数学确实很难,连数学家都觉得难。”当有记者提问对数学“折磨”学生的看法时,国际数学大师、菲尔兹奖得主埃菲·杰曼诺夫会心地笑了。
但他话锋一转,强调数学的重要性,“但当你思考难题,并最终理解、破解了它,这是一种智力上的快感。”埃菲·杰曼诺夫指出,数学是许多工程、技术类专业的基础,越是在信息革命和快速变化的时代,越要重视学习数学。
此外
本届论坛的科学话题
也变得更为聚焦
更多地围绕
成果转化应用展开
与国家所需的
科技自立自强命题紧密结合
随着AI技术加速与社会发展融合,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沈向洋建议,除了通用大模型,中国应注重发展行业大模型。
他认为,“就像今天各行各业的企业都在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一样,未来每个行业,甚至是每个企业都会做自己特有的大模型。”
与科创盛会相呼应
大国重器正式入列
则进一步展现出
南沙作为湾区之心的
科创硬实力
“梦想”号最大钻深11000米,是全球钻探能力最强、科学实验功能最全、智能化水平最高、综合运维成本最低的钻探船。
这艘海上移动的“国家实验室”,可执行大洋科学钻探、深海油气勘探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试采等国家战略任务,有望率先实现人类“打穿地壳、进入上地幔”和“开发地球深部资源”的梦想。
更开放:
集聚全球智慧
为创新发展破题
长虹跨伶仃,天堑变通。今年10月底,随着深中通道南沙联络线通车,广州、深圳、珠江口西岸三大都市圈加速一体化发展。
“超级通道”加速人流、物流的联通,“顶流盛会”则必将加速科技、产业、人才等创新要素的高效流动。
开放与融合,成为本届论坛的另一大关键词——
拥抱世界,本届论坛汇聚港澳及欧美、亚太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学者,通过科技开放合作、共建共享,加速推进大湾区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去年底,由南沙企业东方电气(广州)重型机器有限公司建造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项目磁体支撑产品成功交付。在大科学计划与国际合作分论坛上,ITER计划副总干事罗德隆介绍,中国在ITER中的作用非常巨大,承担了多个关键项目。
ITER由中国、欧盟、日本、韩国、美国等共同参与组建,目的是让人类有朝一日能安全地使用核聚变能,“一升海水中的氘如果参与核聚变,释放的能量就相当于300升汽油产生的能量。如果我们能够实现安全利用核聚变能,就能大幅解决全球能源问题。”罗德隆介绍道。
相较于往年
本届大湾区科学论坛
更注重
粤港澳大湾区的协同
这是粤港澳三地首次同步举办大湾区科学论坛。恰逢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论坛还特设澳门论坛等活动,集中展现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合作中取得的积极成效。
作为中国科技创新最具活力和潜力的区域之一,大湾区持续推动创新资源高效集聚,已拥有超过7.6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并成为顶尖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逐渐构建起多主体联动、多要素协同、多领域合作的综合性创新生态系统。
在主论坛上,200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巴里·马歇尔用中国古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描述人类与幽门螺旋杆菌的斗争。在大湾区扎根数年的他,已完全熟悉了大湾区的科研生活。
2019年3月,马歇尔担任深圳大学马歇尔生物医学工程实验室主任,并于2024年7月起担任深圳大学讲席教授。“在这里,我经常看到各种各样先进的科学仪器,在大湾区做科研的人真的很幸运。”在他看来,生物科技领域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空间广阔。
为更好推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在此次论坛期间,组委会还特别为参会院士嘉宾定制了50封与各院士研究领域及方向相吻合的南沙区内相关企业对接推介信,以此表达诚挚的邀请,期待院士团队能与南沙各领域优秀企业及人才团队携手并进,共创双赢,共同培育并推动更多新质生产力在南沙这片热土上生根发芽,从“小树苗”逐渐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更接地气:
院地携手
力推产业科技互促双强
更为重要的是,大湾区科学论坛汇聚全球各地的科学大家和各领域的业界高手,为探索布局前沿科技、破解科技成果转化难题提供了更佳的舞台。
11月18日,2024国际电动航空(昆山)论坛上传出消息,中央空管委即将在合肥、杭州、深圳、苏州、成都、重庆等六个城市开展eVTOL试点。
在1400多千米之外的大湾区科学论坛上,“低空经济发展战略分论坛”,正为低空经济下一步发展探讨新可能。
“发展低空经济,要解决很多科学问题、技术问题、政策问题。通过大湾区科学论坛,举办低空经济分论坛,可以集中请教交流,推动低空经济在大湾区乃至我们国家更好发展。”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香港工程科学院院士倪明选看来,低空经济有机会成为继新能源汽车后下一个重要经济增长点。粤港澳三地应抢抓机遇,发挥各自优势,加强产学研教等领域合作,在大湾区率先闯出新路子。
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研究院(IDEA)低空经济研究中心负责人李世鹏则表示,目前低空经济相对比较小众,主要是因为产业链、发展生态尚属发展初期,伴随飞行器进入量产,起降点不断完善,应用场景进一步开拓,人人都有望享有飞行自由。
“大湾区是发展低空经济的热土,有所有应用场景和产业链,汇聚一批优秀技术人员,更有来自政府的政策支持与引领,集齐了低空经济发展最有利的条件。”他说。
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大湾区论坛还首次举办“中国科学院广东省科技成果对接会”,进一步凸显对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的重视。
本次对接会参展项目共计240项,涉及空天海洋与农业、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及新型储能与新能源等多个领域。
其中广州南沙的25个院地合作项目展品在大湾区科学论坛期间重点展示,涵盖空天海洋与农业、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及新型储能与新能源领域。
包括“探索6000”自主水下机器人(AUV)、“瞭越”号综合科考船等尖端装备,以及翼身融合无人机、“力箭一号”等惊艳亮相,这些触手可及的黑科技不仅拉近了公众与高科技成果的距离,也让现场观众在南沙亲眼见证了中国科技的实力与未来。
此外,论坛期间,10余项拟落地大湾区的院地合作重大科技合作项目在开幕式上签约、一批优秀成果在现场进行路演发布、一批科技龙头企业进行需求发布。
现场,中科力函(深圳)低温技术有限公司展示了该公司的几款热声低温制冷机。该公司由力函科技与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合资成立,是目前国内小型低温制冷机产品系列产品最齐全,且唯一可以批量出口的制造企业。
中科力函(深圳)低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王颂东介绍道,该公司已掌握了制冷温度范围从20—187K(-253—-86℃)、冷量从毫瓦到千瓦的低温制冷机设计开发技术,不仅打破国外技术封锁,产品还远销欧美发达国家。
11月17日,大湾区科学论坛和南沙区还组织诺贝尔奖获得者等专家走进南沙实地考察调研,感受“湾区之心”的创新活力。
考察团与企业代表、科研人员和政府人员进行深入交流,实地把脉“湾区之心”的产业发展状况,从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角度,为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前瞻性的建议。
科学盛会精彩落幕
但科学精神、创新追求
仍将常驻
粤港澳大湾区
还将书写
下一段“科学的故事”
小南带你看
重大突破!我国首艘大洋钻探船“梦想”号在南沙正式入列
院士为什么钟意来南沙?
文字:南方+记者任燚、刘超、何倩蓥
图片:南方+、刘伟、罗仲贤、谢子亮、资料图
编辑:胡霞霞
校对:武姣姣
二审:梁思静
终审:李夏同
签发:李立志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