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失联,请大家加我个人微信好友,围观朋友圈深度交流

大家好,我是毯叔。

昨晚我在公司加班,处理一个紧急业务需求。

走的时候已经11点了,看到办公区还有好几个年轻人在加班,一点没有走的意思。

我过去和他们打招呼,让他们早点回家,但几个人都一副甘之如饴的样子,和我说,天天加班,都习惯了。

看到这,我猜你要说,这几个加班狂,肯定是拼死拼活想博出个人样来的寒门子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那你可真想错了!据我所知,这几个人全都是官二代和富二代……

对, 因为我负责部门新人的招聘面试,对这些年新进公司员工的底细都门儿清。

每个金融机构,尤其是还不错的公司,都有不少二代,这也是行业内的潜规则。

既然是潜规则,遵守就好。

所以招他们进来的时候,我本没报什么期望,想着这些纨绔子弟肯定整天趾高气扬,不学无术,工作上敷衍了事,谁也指挥不动。

没想到现实恰好相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这几年,我眼瞅着那些越是家里有钱、有背景的年轻人,干起工作来越起劲,每天开会,调研、联系业务,拓展客户,做表写报告……乐此不疲。

反而,很多我以为会成为业务顶梁柱的寒门做题家,工作起来却明显后劲不足。

尤其这两年金融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后,更是越来越消极,甚至躺平怠工了……

为啥会出现这种反常现象?

我思考了很久,也和很多深有同感的业内同行讨论后,终于想明白了背后的深层原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当其冲的原因,是这两类人身上背负的经济压力完全不同。

“我奋斗了十八年,终于可以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

这句很多人感同身受的金句,其实只说了上半句。

同样是坐在一起喝咖啡,有人挥挥手就来一杯蓝山手冲,有人掂量半天才舍得喝一杯简易速溶。

同样是来到金融圈,有些寒门子弟,刚进门就已经掏空了家里的所有积蓄,甚至负债累累。

再加上从小过苦日子长大,贫穷基因深入骨髓,自身没有安全感,就会对金钱看的格外重。

渴望多赚钱,迅速改变个人境遇和家庭条件。

这种强烈的渴望,确实能带来自驱力,但也很容易让人动作变形,变得短视和功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这几年金融行业形势变差,不断降薪裁员,收入越来越少,我周围就有不少人离开了金融圈,去了别的行业。

而这些离开的人,大多是寒门子弟。

哪里赚钱就去哪里,哪里不赚钱就马上离开,永远在逐利,永远追求最高投产比,这也是很多小镇做题家效率优先的一贯思路。

金融行业好的时候,赚得多的时候,我就拼死干活。

一旦发现行业下行,收入陡然下降,短期看不到未来,马上心灰意冷、得过且过,甚至满腹牢骚,琢磨着另谋出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而官富二代的情况不一样,他们家境优渥,从小衣食无忧,所以对金钱并没有太强烈的欲望。

参加工作后,房啊车啊这些重大开支,家里基本都帮他们解决了,甚至还经常进行补贴,所以他们也没有挣钱的焦虑感和迫切感。

哪怕金融行业这两年降薪了,落魄了,他们的焦虑和不安感,也少很多,所以做起事来更从容不迫,也更有耐心。

而这些从容和耐心,自然会给周围人,尤其是领导留下好印象。

我就有好几位高管同事和我说,对某个年轻人印象很好,因为他耐得住寂寞,能沉下心来,不功利。

好印象之后就是好机会,有好的业务领导也会倾向于这些人,做的好了,也更容易得到提拔,形成正反馈。

而不断得到正反馈后,这些二代同事们的成就感和热情也被强烈激发,自然更加拼命,更加努力,形成了一个循环向上的成就闭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说一个原因,很多寒门子弟,能够一路披荆斩棘进入金融机构,得益于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从高考到考研,再到笔试面试进入公司,都是凭着自己的实力考上去的。

因此,骨子里他们对公平看得很重。

人人都笑范进,人人却又抢着当范进

可真正进入工作后,大家都知道,哪有那么多公平可言。

个人的努力、学历、能力,不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取而代之的,是为人处世的情商和背后的背景关系。

而这些恰恰是寒门子弟最大的短板。

他们虽然拼命工作,却只知道蛮干。

不懂得如何与同事打交道,更不懂得如何讨好上级,面对领导始终如履薄冰,小心翼翼,战战兢兢,很难放开手脚。

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方面存在短板,却不屑于与人"同流合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这种人你经常能见到吧?如此拧巴,怎么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认可?

没人提携,肯定看不到上升的机会。

可很多寒门子弟,却把这些自身问题,统统归因于不公平的工作环境,牢骚满腹、经常抱怨。

这只会继续加剧自己不受待见的境遇,最终结果就变成了——

心灰意冷,消极应对,无奈躺平。

官富二代们正相反,他们在父辈的熏陶下,从小就开始接触官场的人情世故。

见多识广,眼界开阔,对于各种迎来送往也驾轻就熟,就算遇到什么问题,也有上一代人出谋划策。

所以参加工作后,他们很知道如何揣摩上意、察言观色,经常能得到领导的赏识和表扬。

更何况,他们的背景,也让他们有底气平视各路领导,所以开展起来工作也更自信,更松弛,这种状态,自然更容易获得领导的认可,在各种机会中占得先机。

而这一切都提高了他们工作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工作起来也更加积极努力。

真的,能激励二代们的从来不是钱,而是认可关注和巨大的成就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还有一个原因,大家看看最近刚刚公布的《胡润2024富豪榜》就知道了。

前100名富豪中,40岁以下只有2人,其他全都是老面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前几年,百富榜上还站着一堆30多岁的年轻人,每一个富豪背后都是新兴的产业和公司,但这两年越来越少了。

意味着什么?

中国目前财富流动速度,越来越放缓了。

原来我们这一代人被灌输的 “靠自己白手起家,改变命运,阶级跃升,成为人生赢家”的时代范本,已经越来越难以复制,甚至可以说,实现财富跃层的通道,基本关闭了。

与此同时,财富分层也肉眼可见地越来越大,富人越富,穷人越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而金融圈,作为离市场、离财富最近的行业,这种趋势表现的格外明显。

当大家都能清楚地看到,行业内的资源和财富,被垄断在二代们手里,二代们自己也知道,所有的奋斗打拼都是有巨大回报的,而且是即时回报,他们自然勤于付出,乐此不疲。

而当寒门子弟们发现,自己能分到的资源,握在手上的机会越来越少,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过是别人成功的垫脚石,无法获得直接的晋升和提拔。

回报如此没有性价比,还有多少精通计算的小镇做题家愿意继续去卷,去拼,去不计回报地付出呢?

现在的大环境下,一走了之不是最优解,卷又卷不过二代,留下来的寒门子弟,最好的方式,就是苟着,这也是我之前在给大家分析过的最优策略。

没办法,这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也是行业进化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规律。

还记得稻盛和夫的名言么:

“你凭什么以为你十年寒窗,比得过我三代从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然,寒门子弟也不必就此气馁,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要找到差异化的策略,从不同维度去对冲竞争。

比如,这几年,总有金融圈的寒门做题家问我,这个行业二代这么多,我该怎么办?

我一直都告诉他们,这不是坏事。

“二代学金融,操纵牛与熊;屌丝学金融,体会啥叫穷”。

金融圈的“二代们”本身家族有一定社会资源,可以通过平台很快变现,也懂人情世故,自然受到部门重视。

可如果你觉得他们抢了你的工作机会,那简直是too young too naive了。

如果你们团队有二代,你甚至要好好感谢他们。

因为你们团队的业务,可能就是靠他们拿来的,他们做了承揽,才有了你这个金融牛马手头要干的活和要出的业绩。

和他们做同事,帮他们一起把活干漂亮,他们反过来不也是你的重要资源么。

很可惜,能想得这么透彻的人实在太少。

太多人根本转不过脑子来,非要在同一个维度上去和二代battle到底。

最后撞的满头是包,全面惨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源:网络

陈寅恪有句名诗,「一生负气成今日,四海无人对斜阳」。

我一直都在和大家强调一件事,向下总比向上难。

向上的路,艰难都是明晃晃的,但向下的路,艰难是暗戳戳的。

看起来你只要一躺万事休,但实际上,这一躺,就是加速坠落的开始,坠落之后还有数不清的落井下石。

所以尽管现实是,二代们走在了正面的循环里,我还是希望寒门做题家们不要消极应对,彻底躺平。

学会从更长期的维度看待趋势和成败,做一个更有耐心的人;

学会从更高维度看待竞争,二代们不是你们的竞争者,而是资源和带动者;

学会从更积极的角度看待自己,找到问题,克服短板,突破自我。

不要躺平,还是站起来,至少先坐起来……

面对竞争,要从不同的维度去思考策略,找到差异化的路线。

如何获得差异化的信息差和认知差?欢迎提前加入我的【毯叔2025年度陪伴群】。

我会365天分享关于金融、财富、IP、AI、投资等方面的思考、信息、资源,“含金量”极高,有效期到2025年底。

欢迎点击加入,享受有质量的信息差。购买后添加我微信(uncletan2019),拉你入群

回复“盘钱”领30本搞钱神书

觉得内容不错,点个“在看”,分享给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