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的全称为Group of Twenty,共有19个国家,外加两个区域主体欧盟和非盟。

在这21个主体中,发达国家阵营有10个,分别为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韩国、日本、英国和欧盟。

发展中国家阵营有11个,分别为中国、印度、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南非、阿根廷、巴西,还有去年刚刚加入的非盟

除此之外,G20还常设受邀嘉宾,如:西班牙、联合国、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东盟等,本次巴西里约热内卢峰会总邀请了二十几位嘉宾参与,大合影济济一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都叫峰会,但此峰会非彼峰会。

像G20、APEC,它们其实是一个典型的论坛机制,由领导人会议、外交部长会议、财经负责人会议以及各种小组会议组成,风格上有点像稍微官方一点的达沃斯论坛或博鳌论坛。

与正式国际组织相比,G20既没有秘书处等常设执行机构,也没有固定办公地点,采用轮值主席国的模式运作,即每年指定一个国家主办,由它来确定会议主题以及议程。

因为立场迥异,使得G20很难像G7、北约、上合那样拿出一份态度整齐的联合声明,而主办国在设置议题时也会考虑到这一点,通常从一些容易找到共识的话题切入,比如发展经济、全球气候、减贫等等。

像2016年G20杭州峰会的主题为“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2023年印度G20峰会的主题则是“一个地球、一个家庭、一个未来”。

求同存异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人喜欢开会,老外同样喜欢开会,国际上的会跟国内一样琳琅满目。

在当下地球村大家庭里,主要有以下几个层次的“会”:

1、联合国框架下的会议;

2、G20峰会(缩减版联合国);

3、区域性国际组织会议;

4、双边/三边会议。

这四类会议中,最核心的其实是大国领导人双边或三边会谈,通常一谈几小时甚至几天。

双边会议与双边会议又有不同,在联合国、G20、APEC等多边场合下的双边会议往往会晤时间较短,且保密性难以做足,因此表个姿态的意味更浓厚一些。

有些时候干脆就是打个招呼,见面时间只有半个小时左右(带翻译的可以将时间再除以二),一天下来组织很多场。

像去年旧金山APEC峰会期间中美元首组织长达4小时会晤,还共进午餐、一起散步,属于罕见情况(恰好美方为主办国)。

通常来说,双方进行深入沟通需要通过国事访问或正式访问的形式,一国领导人与另一国领导人在外交部长、办公厅主任、国家安全事务助理等高级官员陪同下举行长达数个小时的磋商。

这类高层外交需要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某种意义上讲,国家元首出访更像是去拍板、验收和剪彩,事先得外长提前一到几个月负责敲定细节。

常言道:成交才能成局,成局才能成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新首相石破茂对于这种务虚会似乎不太感兴趣,根据日媒播出的新闻节目,APEC峰会开始前,大家都忙于社交,石破茂却长时间坐着玩手机,期间多位领导人跟他打招呼,石也坐着不起身。

双边会晤之上是区域性会议或同盟组织内的会议,这类会议需要由具备共同政治基础的一些国家坐在一起开,最差也得是同一地区的近邻国家。

相对于G20或联合国那种大杂烩,区域/同盟会议中的国家往往有比较一致的政治诉求,有时候也会在小团体内部做出决策。

比如2022年撒马尔罕上合峰会开完不多久,普京便做出入俄公投和扩大征兵的重磅决定,或多或少让外界产生联想。

至于说联大会议,像下图这种联大一般性辩论的发言的照片190多个国家人人手里都有一张。

通常前面几个发言大家还能仔细听一听,到后面想打起精神来十分困难,不少人甚至离席开小差,各自去约自己想见的人,会议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当然,正是因为联合国的特殊性,使得这个舞台包容性非常强,什么立场的声音都可以听到,而包容性的背后则是决策效率低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的来看,未来全球框架下的国际组织重要性或将下降,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有意将其淡化,并把“G7+”和北约作为核心班底。

话说二战结束初期,联合国主要是几个大国和欧洲、美洲的舞台(创立之初只有51个会员国,欧洲和美洲占一大半),唯一的非西方强国苏联遭到欧美激烈排斥。

然而随着六七十年代大量前亚非殖民国家的独立,第三世界小伙伴凭借数量优势占据了联合国大会的主导地位,他们越来越多地利用联合国作为平台来与超级大国争夺话语权。

于是一些联合国框架内的议程渐渐超出了华盛顿掌控,让美国觉得自身权威受到挑战。

今天的欧美舆论界,很多人都在埋怨当初罗斯福总统在《联合国宪章》中赋予了成员国太多权力,有些碍手碍脚,不排除未来虚化联合国或者退群的可能,比如另组一个“民主国家联盟”。

截至目前,强调联合国作用的主要是以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对联合国感到失望的则是欧美发达国家。

真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让人感慨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