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陈俊宇

当代都市人心理与情绪问题成为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在无数网络热词“躺平”“班味”“内耗”的背后是我们越来越一个人每天面对整个世界。我们遇到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能是一颗情绪未爆弹,聚积在我们的内心里,蕴藏在我们的情绪中。只有敢于时刻审视自己的内心,学会拆解情绪未爆弹,才会获得情绪自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1月16日晚,华语世界的漫画大师朱德庸携新作《一个人的人生未爆弹》在北京国贸西西弗书店举办了新书首发分享暨签售活动。艺术家向京、编剧顾小白以及特约嘉宾兼主持人脱口秀演员胡淡淡与其他两百余名读者共同参加了这部暌违六年的新书首发分享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德庸,这位华语世界的漫画大师一直用幽默犀利的目光观察这个世界,用画笔描绘这个疯狂的时代。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有《涩女郎》《双响炮》《什么事都在发生》《绝对小孩》《大家都有病》等系列作品。

与以往传统的四格漫画形式不同,这本新书首先给读者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印象。本书是继《什么事都在发生》之后,再一次打破“四格漫画”的限制,以单独漫画的形式,更加自由、无拘无束地诗意手绘风格,表达一位“城市行走者”“人性观察者”对当代都市生活的观察与困境的理解。全书共分为五个章节,每一页都是一则短故事,用富有诗意与想象力的图文,剖析意外频发的人生,令读者阅读过程中不时会心一笑。

世界有点危险|拆解人生的未爆弹

到底什么是“未爆弹”?未爆弹本身是一个武器术语,是指应该爆炸,但并没有爆炸的炸弹。“人生未爆弹”则是朱德庸的自创词。他认为每个人都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每天都承受着很多为了生存而不得已承受的一些情绪。随着情绪慢慢积累,就形成了一颗颗未曾拆解却随时引爆的情绪炸药。朱德庸想通过“未爆弹”这个词提醒读者们,“未爆弹”在我们人生中随时可见、随处可见,它隐藏在我们求学、工作、爱情、婚姻、生活中,甚至在我们的成功和失败里。

从创作者的角度而言,向京认为这本新书是一次新鲜的尝试,与之前的四格漫画变化很大。这种变化的客观因素也与当今飞速变化的世界紧密相关,是这种变化推动了创作者强烈的表达欲。

编剧顾小白认为许多文字带有举重若轻之感,能够一下戳中人的心弦,有不可名状的深邃意味。而这些文字又能与当下你我产生共情。他建议,当大家讨论“躺平对不对”“今天上班有没有意义”“要不要逃离北上广”“回到老家是不是又要开启陷入未爆弹的环境”,其实可以先试着问问:我有没有未爆弹?我的未爆弹藏在哪里?我们怎么与它和平共生?如果它要爆的那一刻是不是会彻底崩溃?接下来如何面对这个世界?

情绪、感觉和未知|这是一本意外之作

“其实,这本书我当初根本没有想出版。”针对新书中与以往风格迥异的呈现,朱德庸说出了令在场读者出乎意料的解释。

全书创作的动机始于疫情发生的2020年。当疫情在全世界蔓延开来时,朱德庸发现这个世界停止了转动,似乎所有人们追逐的人生KPI都被疫情按下了暂停键。

而对于笔耕不辍的漫画家来说,朱德庸认为此时此刻是一个绝佳的关注情绪的时刻。每日画完即兴画完,画稿就被扔进抽屉里。书中那些没有头的男人,没有脸的女人都是在这个特殊时期的感知创作。因此,全书的整体风格与之前朱德庸出版过的任何一部作品风格反差强烈。

但耳目一新的风格也使朱德庸产生了不小的惊讶:这种即兴表达确实反映出很多人的情绪。无论是他认识的朋友也好,不认识的读者也罢,都以不同方式告诉他:书中的某一种情绪真的跟他(读者)的情绪有关,甚至就是他(读者)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且被深深困着的情绪。当不抱有任何目的去创作,创作出来的东西竟然可以和许多人产生共鸣,是这本书令朱德庸感到意外之处。

做自己的选择|拉近自己与灵魂的距离

“我们的未来在哪里?”对于当代的年轻人面临的诸多困境,朱德庸说出了自己的看法。首先,这是一道选择题。

当整个世界处在上升期时,人类对物质的欲望得到极大的满足,很容易使人更关注肉体的安逸,轻易地将灵魂搁置一旁。但是当整个世界经济运转开始放缓时,无法创造更多的财富,个人的财富开始缩水,但肉体还很享受物质化的方方面面,灵魂就开始觉醒。人就会思考未来的人生到底会怎么样,在当下的环境中做出如何选择。

同时,朱德庸还认为当人的选择性变少时就会产生焦虑。因为焦虑,所以拥有梦想、坚持梦想的可能性都变得微乎其微。当诸如焦虑的各种情绪累积到无法解决的时候,一个人也许会找其他的方式为这些情绪找一个出口,暂时逃避掉情绪,但情绪本身都没有办法被真正处理掉。

如果我们能够尽早地学会重视自己的情绪,学会如何和自己的情绪自洽,如何处理好自己的情绪,那么人生的选项就会增多,未来的路将会通向何方也自然会明晰,我们就不会成为人生的狱卒。朱德庸的回答也与书中的主旨相呼应:“这本书是献给人生还没开始的人;人生刚开始但还很迷茫的人;以及人生已经开始很久,却不知道如何继续走下去的人。”

在新书首发分享会中,朱德庸还与各位读者分享了他成为家喻户晓的漫画家的经历。在他幽默风趣的述说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位年过半百的长者身上,他的内心依旧有一个单纯的小孩,他的视角依旧敏感细腻,他的画笔依旧灵动有力。

来源:工人日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