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直至解放初,京城流传着“四大名医”的说法,他们分别是“萧孔汪施”:孔伯华、萧龙友、汪逢春、施今墨。
孔伯华,谱名繁棣,号不龟(jūn )手庐主人,山东曲阜人,1885年出生于中医学家,祖父为当地名医。孔伯华幼年时攻读经书,随父宦游各地;后以母病,立志学医。16岁时,移居河北易州行医,于当地与名医狄虎堂等人交善。
25岁时,孔伯华在北京外城官医院(清末外城巡警总厅直属医疗机构)任职,与当时名医张菊人、陈伯雅等共事,切磋学问。
1929年,时任国民党政府行政院长的汪精卫意欲取缔中医,激起全国中医界的极大公愤;旋即,各地推出代表齐集上海进行抗议,成立了“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孔伯华联络同道、在京师创办了医药学会,奔走呼吁;被“全国医药团体联合会”推举为临时主席,率请愿团赴南京,迫使国民政府收回“取缔中医”的成命。
就在那一年,孔伯华还与萧龙友共创了中国第一所医学高等学校“北京国医学院”,邀请各地名医并肩作战,在来自中外的重重压力下培养出大批的中医人才,在中医生死存亡的关头、肩负起继承和发展中医的重任。
因医术高超,孔伯华名列“四大名医”,更因高风亮节,倍受各界人士尊重。解放后,孔伯华出任卫生部顾问、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副主任,并当选第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同时,党中央也选定孔伯华担任毛主席的保健医生。
1955年3月10日,孔伯华在出诊过程中身体突然感到不适,坚持为6位病人诊治后回家调养,从此一病不起;1955年11月23日逝世,周总理亲任治丧委员会主任,并亲临其寓所吊唁。
总结孔伯华一生的中医实践,他主张治病必求其本,临证注重湿与热,以善治温病著名,更以善用石膏一药,故有“孔石膏”之称,为医林所景仰。
其三子孔嗣伯曾在《中医杂志》1962年7—8号中介绍过他的学术经验,现摘要于下:
- 中医在临床上不仅是单纯的看其局部的病,而且应该照顾到病人的整体,特别强调“元气”。辨证论治全凭纲要。纲者:两纲,曰阴、曰阳;要者:六要,曰表、里、寒、热、虚、实。“两纲六要”,不能平列。
诊断方面,脉贵于神,意在匀和。在病机方面,在正气受伤的原因中,他首先强调脾为后天之本,以及脾胃与肝的关系,尤其重视肝脾关系,主张脾胃有病必系肝,肝病必系于脾胃。临证注意脾湿和肝热。在外感温热病方面,认为人体内的郁热伏气(久郁之热和潜伏之气)是感受温热病的主因。
- 关于石膏,他是从躁、渴、喘、呕四处着眼的,在其著作《时斋医话》中讲述得很详细:“诸石膏之疗能,其体重能泻胃火,其气轻能解表肌(解表清热),生津液,除烦渴,退热疗斑(皮肤上出的小红点成片就叫斑),宣散外感温邪之实热,使从毛孔透出。其性之凉并不寒于其他凉药,但其解热之效,远较其他凉药而过之。治伤寒之头痛如裂、壮热如火,尤为特效,并能缓脾益气,邪热去,脾得缓而元气回;催通乳汁,阳燥润,孔道滋而涌泉出;又能用于外科,治疗疡之溃烂化腐生肌;用于口腔而治口舌糜烂;胃热肺热之发斑发疹更属要药。”
除了石膏,孔伯华还善用鲜药,如鲜藿香、鲜佩兰、鲜薄荷、鲜藕、鲜荷叶等,取其芳香清轻,清灵通窍,除秽透达。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