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印度所谓高超音速导弹顶着帽子发射。
印度媒体大肆鼓吹此次试射非常成功,可以将有效载荷送到1500公里之外。
咱们按下印度高超音速导弹是否具备真正的打击能力,或者说如此与众不同,外界一度怀疑印度高超音速导弹的真实水平不表。
就说在印度试射成功之后,必定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而美国真的是一点都开心不起来。
为什么?
谁都知道美国是全球第一个提出高超音速导弹的国家,结果多年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不尽如人意。
说白了,中俄印跻身高超音速导弹俱乐部,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至今还停留在PPT阶段,这事换成谁,谁能受得了。
那么美国的高超音速导弹为何发展如此缓慢?
笔者先说出答案,归根结底就是美国制造业日落西山,导致美国根本无法研发高超音速导弹。
接下来笔者用长篇大论的方式,将美国高超音速导弹一事娓娓道来。
首先,咱们要说的就是美国火星探测一事。
2003年,美国NASA准备将两辆火星探测车送往火星,可是对其并没有命名。
直到一名俄罗斯一名女孩给NASA写信,信中提到了勇气和机遇两个字。
NASA决定将火星探测车分别命名为勇气号和机遇号。
2004年,勇气号和机遇号先后降落在火星,原本设计寿命只有90天,但是最终勇气号足足在火星上待了7年,机遇号坚持了15年。
当时NASA的局长是谁?迈克尔·格里芬。
大家要记住此人的名字,这与笔者接下来要讲的事密切相关。
因为格里芬与NASA前几任局长相比,完全是技术型疯子,比马斯克都要疯狂。
在2007年,格里芬就提出要在20年内让人类登上火星。
这一提议要比马斯克还早九年,只不过格里芬属于技术人才,与冷战之后的美国格格不入。
因此,在奥巴马上台之后,格里芬很识相迅速选择辞职。
毕竟,当时的美国追求利润至上,有投入就需要有回报,早已缺乏冷战时期那种不惜代价、不计成本的狠劲。
辞官养老的格里芬似乎不甘寂寞,多次批评奥巴马。
其中最为严厉的一句话就是,15到20年前,我们就应该登上火星,结果如今依旧在近地轨道上没完没了的绕来绕去。
不用笔者解释,任何一名当政者听到这句话都感到被打了脸。
结果格里芬的吐槽引起了一人的注意,那就是特朗普。
2017年,特朗普出任美国总统,任命格里芬为国防部副部长,主管科研技术。
可是当时国防部已经无法参与NASA的太空任务。
因为火星计划早已交给马斯克,这样一来,格里芬被重用,很显然另有安排。
那就是高超音速武器。
当时的国际环境是什么?那就是中国东风-17试射成功,让美国部署在韩国的萨德几乎和废铁没有区别,甚至还能用于反萨德,让爱国者完全没有用武之地。
此举也让美国多年建立的防御网络,如同马奇诺防线一样毫无意义。
而格里芬很显然get到了特朗普的痛点,大肆宣扬东风-17的威胁性,并且公开表示五角大楼必须有自己的优先项目,那就是高超音速导弹。
格里芬拍着胸脯保证自己主管该项目定能马到成功。
还大言不惭表示,要让对手举手投降,要让他们重新感受到无法超越美国的忧惧。
随后美国一大批高超音速武器项目上马,结果到了2024年,依旧是毫无建树。譬如,X-3A试飞并未完全成功、HTV-2试飞失败、X-51A试飞后,连续三次掉进大海、AHW原地爆炸、JFC-1试飞失败、ARRW试飞失败。
不难看出,格里芬主导下的高超武器项目真的是一地鸡毛。
最终在2023年,美国空军表示,碍于高超音速武器接连失败,不得不叫停ARRW项目,代表着美国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以失败而收尾。
说到这,很多人会以为这不就是格里芬造成的么?
事实上,这与格里芬没有百分之百的关系,格里芬的责任最多占据百分之十。
要知道,高超音速武器,最早是由我国科学家钱学森在1946年提出。
按照钱老的论文,只要达到5倍音速就能算得上高超声速。
那么是不是达到5倍音速的导弹,就能算得上高超声速?当然不能。
简单来说,就连二战末期的V2导弹都能达到五倍音速,甚至有的洲际导弹可以达到二十倍至三十倍也不奇怪。
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大概要满足三个条件:
第一,主要在大气层内飞行,第二,最大速度超过五马赫,第三,可实施大幅度机动。
但是真正要了解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展史,就绕不开冷战。
当时,苏联为了应对美国所谓星球大战计划,研发出战略反导系统A-135。
为了反制苏联。
美国拿出了30多年前,钱老提出的“钱学森弹道”。
这一弹道和传统弹道有何不同?传统弹道以抛物线轨迹飞行,但是此举会被远程预警雷达提前发现。
而钱老的弹道就很逆天了。
要在160公里高空利用太空环境进行加速,然后在大气层41公里的高度开始高速滑翔,缩短雷达探测距离。等到敌方雷达发现之际,导弹距离攻击目标只有几百公里,防御系统对其完全无能为力。
在这一基础上美国人很快推出BGRV高超滑翔弹头和AMARV滑翔激动弹头。
只不过精准度太差,并没有得到批量生产。
让美国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在21世纪之后,中国在高超音速导弹领域实现了突破。当时我们面对美国极强的核打击能力,以及三位一体的核威慑力,仅依靠手中的弹道导弹,根本做不到反制。
对此,我们选择研发高超音速导弹。
而高超音速武器主要分为火箭助推导弹和全程高音速巡航导弹,说人话就是一种属于滑翔弹头,另一种属于吸气式自主动力飞行器,完全是两个不同的研究方向。
其中,滑翔弹头又分为双锥体,弹头有两种锥度。
依靠在一定攻击角度下弹头椎体上下侧对空气压缩程度不同的压力差,和膨胀波来产生一定的升力并进行滑翔。
简单来说,就是我们的东风-15B。
另一种就是乘波体,这一弹头的飞行模式就和我们在水面上打水漂一样,依靠激波的压力产生升力并进行滑翔。
最典型的产品就是东风-17。
但是对于我国而言,这都不是高超音速武器的终极形态,无论是双锥体还是乘波体,核心技术均为滑翔,即便可以在大气层内飞行,最高速度也能达到五马赫,但是飞行轨迹依旧可以被预测,代表着依旧有被拦截的可能性。
因此,真正的高超音速武器是第二种,也就是吸气式。
毕竟,吸气式高超音速武器可以凭借发动机在大气层内进行全程可操控飞行,就像巡航导弹一样,飞行轨迹难以捉摸,而且不需要携带氧化剂,代表着这款武器的体积更小。
只要有需要,完全可以搭载至发射车以及军舰上进行发射。
只不过无论是飞机的发动机还是巡航导弹的发动机,都需要设计进气口,只有让空气从进气口进入燃烧室与燃料融合并燃烧,才能提供动力。
而高超音速武器要飞40公里,这个高度的空气很稀薄。
这也是为何咱们在爬山的过程中,随着海拔上升,会感到呼吸困难,甚至会出现高反的情况。
想要解决这一问题,似乎只能依靠超燃冲压发动机。
通俗来说,就是解决高反的氧气罐。
美国早在2004年就进行相关试验,这也是为何美国一直称中国的高超武器属于“伪高超”,美国才是真高超。
只不过美国的高超武器技术并不成熟,甚至被美国人干稀碎。
原因是想要实现在5马赫的飞行过程中,让空气从吸气口进入,然后再排出去,相当于在12级台风中点燃火柴一样困难。
同时还需要考虑诸多因素:
譬如黑障、材料、空气粘稠度、动力系统稳定性等等,都需要攻克之后才能实现技术性突破。
让美国没有想到的是,就在自己苦心钻研之际,中国取得突破。
不仅研发出属于我们自己的超燃冲压发动机,同时还让这款发动机与乘波体相结合,在中国还没想好如何命名的时候,美国已经将其称之为“WU-14”。
让格里芬无论如何都想不明白的是,在NASA有X系列试验机作为基础的前提下,为何被中国反超?
原因是美国整个科研系统的花活太多了。
所谓科研系统不仅包括美国国防部的科研系统,同时也包括NASA的科研系统,堪称是烂到家。
就拿AGM-183来说,这是美国军方的重点计划。
设想是让B-52携带六枚AGM-183一小时打遍全球,可试射结果并不理想。
那么这一项目的主管之一是谁?那就是詹姆斯·戈德。
这是又一个需要大家记住的美国人,此人是美国空军研究实验室首席科学家,还是美国航空航天学会成员,是AGM-183项目的主管之一。
为何要重点介绍此人?当然与AGM-183项目有关。
戈德主要负责项目资金的分配和供应商招标,这一权力别说在美国,就算是在全球任何一个国家都属于肥差,供应商必定甘愿为戈德当牛做马。
甚至在很多时候,戈德的话就是圣旨。
可是戈德有一个爱好,那就是美女。
无论去任何国家出差,走到哪都会找美女作陪,而且是按小时付费的那种。根据不完全统计,戈德任期内至少有27名女性担任过此人的女伴。
结果戈德在一次出差中,乘坐飞机时被身旁的一名美女吸引,随后要到了电话。
经过了解,这名女子叫阿曼达·萨洛维,也是一名特殊从业者。
为了解决自己长期在外找女伴所面临的风险,戈德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将其长期包养。
为了让萨洛维常伴自己左右,不惜伪造学历让供应商光谱能源将其招入麾下,顺势安排到戈德工作单位所在地,怀特·帕特森空军基地。
结果,萨洛维在没有任何专业技能傍身的情况下。
仅凭借一手让软件硬化、让硬件软化的本领,在帕特森空军基地与多名科学家谈笑风生,还能拿到25万美元的年薪。
对此,戈德自然不愿意自己的私家车成为公交车甚至是印度火车,随便找了一个理由便开除萨洛维。
同时还将光谱能源踢出供货商的名单之中。
坏就坏在这件事上,光谱能源一看这老戈德太不讲武德了,自己跑前跑后,仅凭戈德提供的萨洛维生物化学专业就让其拿到25万美元的年薪,结果戈德来了一招过河拆桥。
显然,光谱能源也不是好惹的。
直接将戈德的行为举报给美国空军特别调查办公室,经过核实,萨洛维并不是大学生,所有履历均为伪造,同时在戈德的私人电脑中还发现了此人和27名女伴的暧昧短信。
就在美国军方准备采取强制措施之前,戈德却选择自杀。
同时在戈德自杀一年之后,美国顺势叫停了ARRW计划,但是将美国高超音速武器失败的原因,归结到一名女人的身上,显然是不公平的。
这就是笔者接下来要说的事。
美国高超音速武器失败的真正原因,是美国制造业的衰退。
回想当初奥巴马高呼让制造业回流的口号,结果大风吹过,身后的龙门吊上赫然写着振华重工四个大字,真的是要多打脸就有多打脸。
要说龙门吊的技术并不难,但是美国就是搞不定。
除此之外,美国目前最大的模锻水压机为4.5万吨,哪一年生产的?1955年。
在2001年,美国又手搓了一台,吨位只有4万吨。
相比之下,中国早在十几年前就拿出8万吨水压机,目前距离成功研发出12万吨级的水压机也不远了。
有了大吨位的水压机之后,中国不仅可以搞定重型发动机、核电站设备以及水力发电叶片,甚至连潜艇壳体都能搞定,这就叫一通百通。
同样的道理,为何中国能在高超音速武器领域有所突破?
最大的原因就是有风洞。
说到风洞,视线又回到了美国身上,美国是全球第一个拥有超音速风洞的国家,最高速度为2.75马赫。
这个风洞是由谁设计的?当然是钱学森。
从这一点就能看得出来,美国的科学家在空气动力学领域的造诣,并不像表面看起来那般强大。
很多人不明白风洞有何作用?
简单来说,风洞可以模拟飞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外部干扰,比如说可以实现高超音速气流,以及高温环境。
这样在实验过程中,就能百分百还原真实场景。
而中国也拥有目前能够覆盖全部高超声速飞行走廊的三个高超音速风洞群,譬如2021年交付使用的JF12高超音速激波风洞。
但是对于中国而言,JF12只能视为初级风洞。
2023年,还推出爆轰驱动超高速高焓激波风洞,总长度167米,要比JF12驱动能力足足高10倍。
反观美国,钱老当初研发的风洞,足足用了30年。
直到NASA选择研发航天飞机,才搞出4倍和6倍音速的风洞,90年代才推出勉强能达到15倍音速的风洞。
可是想要研发高超音速武器,显然以美国现有的风洞无法实现。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脑洞大开”,选择用计算机替代,也就是模拟实验。不用多说,这种手段很显然存在弊端,基本上和纸上谈兵没有区别。
想想都知道不靠谱。
再加上风洞试验对于电力要求极高,就拿JF12来说,瞬时功率达到1500万千瓦。
这是什么概念?三峡大坝的发电功率也不过2250万千瓦。
以美国老破小电网的实力,根本不足以支撑如此之大的瞬时用电量,没准会在一瞬间让试验现场一片漆黑。
因此,是美国亲手搞砸了自家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展。
以美国的糊涂官僚和动不动就质问的国会,再加上背后有利益链错综复杂的军工复合体,甚至连首席科学家都沉迷于女色,美国高超音速武器如何能顺利上马?
所以,美国高超音速武器的失败完全在情理之中,就算让冯·卡门复活都无济于事。
毕竟,冯·卡门是人不是神。
如何能扶大厦之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在高超武器领域被中国超越,一切都显得那么顺理成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