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一位美女茶商聊天的时候,
她说:今年的茶叶,是做茶4年以来最难做的一年,太难卖了。
老杨无奈地说:消费降级了,山头茶太贵,喝不起了。
神奇的逻辑
美女老板说:都说茶叶贵,3000一公斤的茶叶,贵吗?
听到这话,老杨都惊呆了。
美女茶商说:3000块一公斤,3块钱1克,每泡茶8克,一个357克饼,够喝一个半月。每天花24块钱,三五个好友一起喝喝茶,聊聊天,好好享受生活,一天喝一泡24块,其实不贵啊!1万一公斤的茶,一泡也才80块。
听她这么说,老杨一愣一愣的,这分明就是茶界何不食肉糜!
直播卖茶为啥那么火,难道茶客不知道,直播间卖的不是真正的名山茶吗?
当然知道,重点是直播间的茶便宜啊。
爱茶的人,谁都想喝点好茶,但这两年,消费降级太严重。大多数茶客喝茶,真假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价格和品质都能接受。
直播间那些99块一公斤的茶叶,够喝两三个月,这才是市场和茶客的选择。
老杨平时写文章卖茶叶,客户消费单价稍高一些,但卖的好的茶,是千元以内,品质好,但价格低的,
诸如有年份的懂过和那焦古树,忙肺。新茶里的梅子箐古树,坝歪大树,正气塘大树等性价比高的茶。
高端茶拼的也是性价比,冰岛坝歪单株,别人卖五六千,自己卖四千,当然也能卖,无非就是薄利多销少挣点。
喝茶的人,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哪有那么多人,天天喝得起贵茶,偶尔尝一泡已是奢侈了。
茶叶消费经济链
一泡茶,看起来不贵。
考虑茶叶在家庭经济支出中的地位:人,只有吃饱了才会喝茶。
一个家庭,夫妻两人的收入,就是大多数家庭的全部收入来源。这些收入,要率先满足房贷车贷和柴米油盐的日常开支以及孩子的教育费用。
卖茶,是一饼一提地卖。除去这些开支,还能花几千买一公斤的茶叶的人,不多。
这两年的行情,一旦夫妻双方有一人失业,生活重担全落在另一个人身上,这时候,满足这些必要开支都难。
对于老茶客来说,茶叶当然要喝,可是,先喝喝家里的存茶。
纵然存茶喝完了,两三饼的买,小几百块钱,也能从必要开支里挤出来,这才是这两年真实的茶叶市场。
几千一公斤的茶叶,那是少数人喝的,不能理所当然的想象在每个茶客身上了。
而且,这两年,喝贵茶的少数人也不敢过度张扬了。
一边是对未来预期持观望态度,一边是大家都难,低调点,躲着喝。没有了带头大哥,市场少了带动性,贵茶也难卖了。
市场冰火两重天
山头茶的价格,涨了十几年。
过去十余年,以名山为点,名山与名山连成线,带动山头茶层面价格上涨。
茶农觉得:几百年的古树,茶园生态,树龄极大,有品鉴价值和健康价值,几千块一公斤,值得啊!
有的茶商也觉得:喝茶享受生活,3000一公斤,一泡茶叶24块钱贵吗?
经济高速发展的时候,大家都能赚到钱,爱茶的人比比皆是,谁都想好好享受一下生活,愿意为这些贵茶买单,茶叶几千一公斤也能卖掉。
可是,一旦经济快速发展的时代过去,在柴米油盐房贷车贷等生存面前,茶叶曾经引以为傲的生态和树龄等品质,都变得不足为贵了。
茶叶,成了消费降级最严重的商品。
茶叶市场,整体消费降级。
消费降级,并不是突然就不喝好茶了。而是,茶客群体性地选择性价比高的茶叶。
喝几万一公斤名山顶级古树的少数人,不会受市场影响。
但是,原本喝七八千一公斤的茶叶,现在找到三四千的替代品。原本喝一两千一公斤的,改喝千元以内的古树。
茶叶市场依然在,表现在市场行情上就是:今年秋茶,春茶时候没有卖掉的春茶,降价后价格仍然偏高,依然大积压。
然而,那些有些名气,品质不错,但价格低的秋茶,被人追捧。
这冰火两重天的背后:是赤裸裸的消费降级。
市场,不接受虚高的茶价
市场,允许有名山。
然而,市场会将虚高的山头打回原形。
山头茶,茶客的真实需求,反馈到茶商,茶商又根据市场需求,到源头做茶。
这两年,大家都更珍惜手里的钱了。
这种现象层层反馈到源头就是:那些茶叶价格虚高的山头,愿意买单的人越来越少。
茶叶市场不会消失,该喝茶的人还是会喝,但是,在一块钱巴不得掰成两半花的当下,品质好、价格便宜,性价比高的茶会被市场喝掉。
而价格虚高的山头,不愿主动降价,市场会逼着它们,先积压再被迫降价。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