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在神经系统的基础建设上,就对周围的环境变化非常敏感,所以才会进化出模仿他人行为的镜像神经元。我们人类的大脑虽然现在很复杂,但是在细胞层面上,很多基本原理跟几十亿年前的单细胞祖先仍然很相似。
比如,很多单细胞生物的翻滚动作频率一般都是保持不变的,除非在环境的营养水平发生变化的时候,才会有相应的变化。这个原理很简单,因为单细胞生物是需要找到营养更丰富的环境,才会进化出翻滚移动的能力,所以如果外界环境不变,就没有必要多翻滚,避免消耗过多能量。而对我们现在神经系统来说,每一个神经元也是一个细胞,当一个神经元传递了一个外界刺激的信号之后,如果这个刺激保持不变,神经元之后就会降低继续发送同一个信号的频率,整个身体也就更少注意到这个刺激,而不会主动回避。有很多时候你会发现你对电脑散热扇的噪音忍一忍,慢慢就听不见了,习惯了,其实也是所谓的“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的原理。
我们神经系统机制的基本原则,是:“当一些令人惊讶或意外的事情发生时,你的大脑会做出强烈的反应;但是,当一切都可以预测的时候,你的大脑反应就会比较小,有时甚至根本没有反应。”这个道理跟当初的单细胞生物逻辑相同,只不过现在我们作为发达的多细胞生物,拥有了更加复杂的生理反应,但最终的原理,就是因为生物生存最重要的是注意到变化,可能是避开突然出现的危险,也可能是抓住从天而降的机遇,比如旁边的草丛突然出现了响声,可能是有一只狮子,或者突然看到树上有一个红点,可能是能吃的果子,这些在以前都是可能关乎生死的瞬间,对这个不敏感的个体很容易就在自然选择的过程中被淘汰掉了。类似地,当外界变化不明显的时候,生物就会减少反应,节约生存必需的能量。
而那些习惯化能力出现问题的,就意味着他们会过度敏感。比方说,现在我突然“哇”地一声大喊,你可能会觉得很不爽,甚至要投诉。但如果我隔几秒钟就喊一下,听众就习惯了。但如果有个人,他一直都对同一个刺激做出最初的敏感反应,那很显然他就没法适应周围的背景噪音,可能会被街上的汽车声、办公室的键盘声刺激到,那就很难好好生活。这种情况就发生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他们的听觉皮质中的神经元反应一直保持高度敏感,这就让他们难以集中注意力。类似的还有各种恐惧症,比如鸟类恐惧症、蜘蛛恐惧症,甚至密集恐惧症,就是大脑一直都对同一个刺激源保持高度紧张,习惯化机制失效。同样的情况,也会在抑郁症患者身上出现,大多数人的情绪状态会在经历挫折之后的3个小时内就逐渐习惯化,恢复到正常水平,而抑郁症患者则会不停咀嚼和反刍挫折经历,习惯化更慢,恢复可能要8个小时以上。
总之,“习惯化对于良好的心理功能至关重要”。但习惯化的影响,不仅仅影响到心理健康,还直接影响到我们对外界的感受上。愿不愿意一直重复自己最美好的一天。可能有些朋友一开始会说,当然愿意。但现在我们知道了人类的神经系统对同一个刺激做出的反应是越来越小的,那么当然也就明白,我们会逐渐麻痹,慢慢觉得这种美好也就不过如此。而反过来说,如果是反复体验人生中最差的一天呢?听起来非常残忍,但最后,人也还是会逐渐接受。也就是说,我们的“习惯化”本能,会逐渐降低我们感受的最低阈值,特别是对快乐、痛苦的感受。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