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因路而兴,百姓因路而富。为了解决满足建制村群众出行和乡村地区对外沟通交流的需要,高要区在2022年发布《肇庆市高要区交通运输局建制村“单改双”车道工程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高要区建制村道路“单改双”工程计划实施381.9公里,区内17个镇(街道)合计131条路线。截至2024年8月底,已完成道路“单改双”166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往高要区河台镇三围村的Y109乡道经过“单改双”工程后,为当地村民出行带来便捷。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严炯明 摄

路宽带来财路宽

沿着Y109乡道驱车驶入高要区河台镇三围村,一条宽敞平坦的道路映入眼帘。“以前这里路窄弯多,安全风险大。运送农资的货车司机每次进村,都说行驶得心惊胆战。”当地村民卢先生说,通过对旧路的改造,将原来的单车道拓宽为双车道,并完善沿线路肩硬化、安防设施等,变得畅顺安全多了。

事实上,三围村的情况在高要区不是孤例。该区部分农村道路路宽为2.5至3米,会车难、行车慢等问题凸显,造成村民出行困难。同时,路窄还导致部分农业运输货车无法进村,成为阻碍农村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

路通,也让当地农业企业更有信心,带动了乡村产业发展。今年,Y234乡道“单改双”工程顺利完工,造福沿线分布的众多种养殖户。这些养殖户多以养殖罗氏沼虾为主,在道路拓宽前,由于道路相对狭窄车辆避让困难,导致较大型的货车无法驶入,他们只得自掏腰包,通过小货车将鱼、虾等运输到高明区更合镇,再转交到收购商手上。

道路运输造成养殖成本增加的情况,在距离高明区更合镇12公里远的蛟塘镇迳洞村更为明显一些。迳洞村养殖户何先生承包了30多亩虾塘,他告诉记者,经由小货车转运,每斤罗氏沼虾的运输成本增加1元,每包饲料价格也要增加几毛钱。“‘单改双’工程完成后,我每年能节省养殖成本约2万元。”何先生笑着说。

村民积极支持“单改双”

在高要区新桥镇布塘村Y153乡道“单改双”项目工程建设现场,挖掘机正紧张作业,工人们正加紧碎石垫层施工,后续紧接着进行混凝土摊铺工作,预计在11月底完成路面建设。

“单改双”道路改造工程得到村民及社会各界的积极支持。村民纷纷为道路改造贡献力量,或出力,或出资。其中,拓宽村道要经过多个村民的居住点,根据施工方案,可能会用到村民屋前屋后的空间。

布塘村年过五旬村民廖先生表示,因为道路狭窄,村里每逢节假日都塞到水泄不通。当得知村道要扩宽,且需砍伐他种在路边的200多根竹子时,他马上主动砍掉,配合工程开展。像廖先生一样,积极支持配合道路扩宽工程的高要村民数不胜数,这使道路改造开展得十分顺利。

一些返乡过年的村民也享受到道路改造的红利。河台镇三围村不少村民反映,今年春节,村周边道路没有再出现塞车的情况,出行交通畅顺,大家纷纷为“单改双”扩路工程点赞。“我们平时从镇里回村要20到25分钟,道路改造后,现在足足快了10分钟。”卢先生说。

以路为媒推动乡村振兴

高要区切实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并以路为媒,充分挖掘区的优势、镇的特点、村的资源,推动“四好农村路”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融合发展。

据了解,高要区针对农村公路建立起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目前,该区乡道养护管理职责下放至镇级,建立起一支专业的道路管理团队,对各乡道进行细致巡查。一旦发现路面出现龟裂、坑槽等病害,将迅速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维修,确保管护工作落到实处,让道路的养护管理更加高效、及时。

农村公路“单改双”也把高要区特色乡村串联起来,打造“美丽农村路”经济带,充分发挥示范带动效应。436县道、184乡道将莲塘万亩虾塘、哈哈乐农耕文化园、莲塘荔枝古村等高要特色产业、旅游景点、文化遗址串联起来。今年,环大湾区西(肇庆·高要)百公里骑行活动暨“百千万工程”绿美乡村巡游活动中,来自五湖四海的万名骑友在高要的“四好农村路”中驰骋,尽情领略高要独有的生态之美、人文之美、活力之美。

高要区地方公路管理站工作人员陈俊宇表示,“单改双”项目建成后,能有效解决农村道路的安全隐患问题。接下来,该站会继续加大农村道路的升级改造力度,确保农村道路安全畅通。

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严炯明 通讯员 陈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