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都在加速化债,青岛也紧跟步伐。

11月15日,中国债券信息网发布《关于发行2024年青岛市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九期)有关事项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根据《通知》,青岛市政府拟于11月22日发行142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品种为记账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发行期限为10年,募集资金将用于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在国家10万亿化债计划落地不久便率先发债,将有助于青岛化解“燃眉之急”。同时,越早发债也会为青岛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来介绍一下青岛本轮化债的大背景。

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随后,财政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方案做了详细的说明:

一是2024年至2028年连续五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置换地方隐性债务,合计4万亿元。

二是2024年至2026年每年发行2万亿元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隐性债务,合计6万亿元。

作为我国近年来“力度最大”的化债行动,其将达到怎样的效果一直是外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认为,此次化债方案是显著的增量政策,并表示:

一方面,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置换为规范的债务后,享受政府的信用条件,利率相对较低。这对经济的影响可类比个人按揭贷款提前还款,“还债压力大的时候,实体经济资金净流回银行体系,实体经济可用于其他消费和投资的资金较少,经济下行压力就较大”。

另一方面,在经济形势不好、信心不足的时候,大家反而更愿意持有政府债务,债务置换有利于发挥财政稳定器的功能。

简而言之,此次行动就是要通过帮助地方化解隐性债务,在纾解地方债务压力同时,腾挪出更多的财政资源进行经济活动。

之所以聚焦隐性债务,概因其已经给地方政府带来了极大的财政压力,而考虑到其成因复杂,既有地方政府超前建设等自身原因,也受到房地产下行引发的宏观税负下行等外部因素影响,必须通过合理手段化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较于此前地方对“隐性债务”讳莫如深的态度,随着国家层面政策落地,各地纷纷打出“明牌”,比如青岛。

实际上,青岛所承受的财政压力,此前就已有所体现。

今年前三季度,青岛固投同比增长1.2%,低于全国2.2个百分点,低于全省2.7个百分点。而扣除房地产开发投资,青岛固投增速则达到5.7%,这也从侧面证明了青岛房地产市场的低迷。

要知道,卖地正是地方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财政收入紧缩,或许也促成了青岛此番加快发债。

从时间上看,青岛的表现确实可圈可点。根据中国债券信息网显示,青岛发债的速度在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大连。

考虑到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的盘子一共只有6万亿,且一年只有2万亿的配额,越早谋划,就越有把握争取理想的数额。

而从发债规模来看,142亿的额度确实有望为青岛带来一场“及时雨”。

根据东方金诚国际信用评估有限公司出具的信用评级报告显示:

截至2023年末,青岛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3650.9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1077.45亿元,专项债务限额2573.50亿元。同期末,青岛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620.01亿元,其中,一般债务余额1076.89亿元,专项债务余额2543.12亿元。青岛市政府债务均控制在财政部核定的限额之内。

换言之,青岛虽然面临一定的偿债压力,但尚且在可控的范围内。这一点,青岛官方口径也曾有过明确表态。

今年7月,青岛市财政局在《中国财政》杂志上撰文提到:“近年来,青岛市融资平台债务规模和融资成本持续下降,全部债务均正常接续,未发生债务违约,地方债务风险防得住、控得稳。”

不过,如果将时间线拉长可以发现,自2021年到2023年,青岛市政府债务限额与余额的差额分别为307.18亿元、310.62亿元和30.94亿元。其中,2023年青岛债务余额已明显逼近限额,间接制约了城市的发展。

毕竟,只有解决了财政的后顾之忧,才能有余力加大在教育、医疗、环保等领域的投入,从而增强地方经济的内生动力和社会福祉。

再者,对于近年来明显发力实体经济的青岛来说,财政压力的纾解将有利于更好落实减税降费政策,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和项目落地,进而为城市产业发展带来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再融资专项债券的支持外,青岛也在谋划其他“搞钱”的方式。

8月18日,青岛市政府与渤海银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公开报道显示,双方将围绕深化实体经济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等方面展开务实合作。

与渤海银行的合作是青岛加大与银行机构合作的缩影。今年以来,青岛已分别与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等多家金融行业的“国家队”达成合作,其中一项重要的合作内容便是为青岛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多金融“活水”。

不论是争取中央财政支持,还是发行政府专项债,确实能看到青岛市级层面拼经济的努力。但要注意的是,东方金诚在评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青岛市政府债务主要分布在下辖区市”

显然,这是青岛下一步化债的重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