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赵小康 通讯员 裴珣 文/图)近日,秦都区马泉街道茂陵东街社区以“小网格”为切入点,通过系列举措,有效解决了长期困扰居民生活的问题,在基层治理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悉,茂陵东街社区面积约1平方公里,涵盖5个居民小区,是马泉街道较早成立的社区之一。长期以来,社区面临着诸多治理难题,如基础设施老化,管道堵塞现象屡见不鲜;公共区域维护资金紧张且管理无序;人口老龄化严重,7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达284人,相应的监管服务存在空白,老年人精神文化活动也严重不足;居民小区分布分散,给老年人前往社区办理业务造成极大不便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居民生活质量,制约了社区的和谐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困境,在马泉街道网格化管理服务中心的专业指导下,茂陵东街社区积极作为,全面深入分析现状,梳理问题所在,同时也敏锐地察觉到自身优势。辖区内拥有一所中医院和一所高级中学,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相对充裕,且各方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很高;社区工作队伍年轻富有朝气,工作者持证上岗比例可观,学习能力较强;物业企业积极配合,对辖区居民信息掌握详实。基于这些条件,茂陵东街社区大胆探索,开创了以“一岗多能”为基石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为实现辖区老年人便捷办事的目标,社区努力将公共服务延伸至网格内小区楼栋单元,社区工作者们通过轮流担任“老师”、相互学习的方式,营造了良好的“教学相长、学学相长”氛围,在模拟实操中不断巩固业务水平,成功打造出一支打破传统“一人一岗一业务”局限的“一岗多能”工作队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经过系统培训,社区按照轮岗工作机制,除社区值班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员安排至网格内设置的“全岗通”便民服务窗口。在这里,居民可享受到养老代缴、医保代缴、其他代办、代跑、代买业务以及上门服务等一站式贴心服务。通过服务站点前移,极大提高了网格内信息收集的准确性、问题发现的及时性和对居民需求响应的速度。

不仅如此,社区在推进“全岗通”便民服务窗口的过程中,进一步制定“家门口”服务站制度,将“动态化值班、常态化走访”工作模式落到实处。通过这一制度,社区能够迅速收集老旧小区环境脏乱差、买药困难、消防设施欠缺等问题信息,同时,积极组建红色物业,充分挖掘整合辖区优势资源,进一步拓展服务维度。例如,社区联合马泉中医院和东方高级中学开展“3+1” 志愿者帮扶活动,即为每一位老年人配备1名社区工作人员、1名志愿者和1名医护人员,目前已为30位老年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档案,每季度集中举办一次关爱老年人健康讲座,每月定期上门帮扶行动不便的老人。网格员在日常走访中发现一纺机小区活动空间狭小、活动器材不足的问题后,社区迅速联合秦茂物业,成功申请并安装了20件运动器材,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活动空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社区工作者在“全岗通”窗口服务过程中,用心挖掘各类文艺、文化爱好者,引导居民组建了太极拳、广场舞、书法、合唱队等7支文娱活动队伍,惠及居民100余人。同时,社区协助秦茂物业,凝聚辖区微小企业举办拔河比赛、乒乓球比赛等活动4次,吸引众多居民走出家门,融入小区生活,形成了邻里互助互动的良好局面。

茂陵东街社区“一岗多能”治理模式的成功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居民的急事难事,还极大促进了居民之间的互动交流,形成了和睦邻里的融洽氛围。马泉街道高度重视这一成功经验,及时总结并加以推广,秦都花苑社区在借鉴“一岗多能”模式的基础上,实行错时上下班工作机制,将“全岗通”窗口直接设置在楼栋内,让更多惠民服务项目贴近居民;玉泉苑社区通过“一岗多能”模式推行“网格+弱势群体”精准服务,为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信息咨询、老龄复审、心理疏导、爱心理发等特色服务;宝泉路北社区则在流动人口集中的粉铺居民小组成立“老吴调解室”,打造“平安示范”网格,利用信息系统安装144个智能化门牌,为居民提供扫码登记住房信息、居住信息以及一键报警等便捷服务。

如今,马泉街道“一岗多能”模式正掀起一股基层网格精细化治理的实践热潮,推动公共服务从传统的“中心—边缘”治理结构向共建共治共享的“多中心”治理格局加速转变,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生动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