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4年9月14日,随着最后一名日军士兵倒在腾冲古城的废墟中,这座被日军占领两年多的千年古城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这是中国抗战史上一个令人振奋的时刻——腾冲成为抗战中第一个被成功光复的县城,这场胜利并非轻而易举,而是中国远征军用鲜血与生命铸就的一场惨烈胜利。
腾冲战役历时127天,远征军以极大的勇气与牺牲攻克了日军精心构筑的碉堡群、防御工事和坚固城墙。
战后统计,日军守军被全歼,而远征军也付出了超过9000人牺牲、1万余人受伤的惨重代价,这场战役不仅象征着腾冲百姓的光复希望,也标志着滇西战场局势的重大转折。
腾冲城在这场战火中几乎被夷为平地,远征军的高昂牺牲也让人不禁深思:为何这场战斗如此惨烈?今天,我们将回顾这场中国远征军的光复之战,探寻那段血与火交织的历史,并挖掘这场胜利背后的深远意义。
沦陷与反抗
时间回到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首次入缅作战失利,日军趁机沿中缅边境线长驱直入,迅速占领了滇西重镇腾冲。
这座千年文化古城沦陷后,成了日军的重要据点,腾冲的战略地位十分关键:它不仅威胁滇西的整体安全,还切断了中国远征军的后勤补给线。
日军占领腾冲后,迅速展开了疯狂的暴行,他们强征劳力,掠夺粮食资源,甚至大肆屠杀平民,目睹家园被摧毁的腾冲百姓被迫逃入深山,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就在这暗无天日的时期,腾冲人的抗争之火却未曾熄灭。
面对日军的残暴统治,腾冲的民众没有选择屈服,他们自发组织起游击队,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的斗争,当时的县长张问德更是以笔为刀,撰写了《答田岛书》,痛斥日军的罪行,号召全县百姓团结抗敌。
这封铿锵有力的书信,不仅揭露了日军的暴行,还点燃了腾冲人心中的希望,在这片黑暗中,腾冲百姓用鲜血和勇气守护着自己的信念,他们的抗争成为光复腾冲的重要力量,为远征军日后的反攻提供了精神支持。
光复之战
1944年5月,中国远征军第20集团军20万人集结于怒江东岸,拉开了滇西反攻的序幕。腾冲作为滇西日军的核心据点,自然成为首要目标。
这座古城的防御异常严密:日军依托高黎贡山的地势,在腾冲周边布下了层层防线,尤其是来凤山、飞凤山等制高点,更被构建成了“死亡区域”。
远征军面对的,是一场艰难的硬仗,他们深知,这场战斗不仅仅是军事上的胜利,更是为腾冲百姓带来自由和希望的曙光。
7月26日,远征军对来凤山发起猛烈进攻,这座山峰是腾冲的南大门,战略地位极为重要,日军在来凤山上修筑了五个防御严密的碉堡群,依托山势进行顽强抵抗。
远征军派出5个师、4个加强团,总兵力高达7.2万人,在空军的掩护下展开攻势,战斗异常惨烈。三天三夜里,远征军将士冒着密集的炮火,奋力向日军阵地发起冲锋。
子弹在空中呼啸,山坡上血流成河,最终,远征军付出巨大牺牲后成功攻克来凤山,这为下一步的围城作战创造了条件。
1944年8月2日,远征军正式开始对腾冲城发起总攻,日军的防御工事极为坚固,远征军的多次试探性进攻都以失败告终,为了打破僵局,远征军调动空军对腾冲城墙进行轰炸,终于炸开了十余处缺口。
突破城墙后,远征军迎来了更大的挑战——腾冲城内的巷战,日军将每一座房屋都改造成火力点,构建起层层防线,8月14日,远征军在狭窄的街巷中展开了血腥的逐屋争夺战。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惨烈的牺牲。
日军采取了“焦土战术”,在弹尽粮绝时甚至引爆炸药,与远征军同归于尽,面对敌人的疯狂抵抗,远征军将士只能稳扎稳打,一步步推进,最终,腾冲城内的日军防线被彻底瓦解。
胜利的曙光
9月14日,腾冲战役落下了帷幕,远征军成功全歼腾冲守军,光复了这座千年古城,这场胜利的代价异常惨重:远征军牺牲了9000多人,1万余人受伤,腾冲城也几乎被战火夷为平地,满目疮痍。
战后,当地百姓自发收殓远征军烈士遗骸,将他们安葬在腾冲国殇墓园,这座墓园如今成为后人缅怀英雄的圣地,记录着这场战役的伟大与悲壮。
腾冲战役不仅是滇西反攻中的经典战役,更是中国抗战史上的一次重大胜利,它粉碎了日军长期占领滇西的企图,为滇缅战场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基础,这场胜利的背后,是远征军将士的血肉之躯和腾冲百姓的巨大代价。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腾冲战役提醒着我们,和平来之不易,国家的独立与尊严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换来的,铭记历史,不仅是对牺牲者的尊重,更是对未来的警醒。
信息来源:【峥嵘腾冲】远征军腾冲之战:中国极边第一城的抗战往事
腾冲发布1970-01-01 08:00
作品声明:内容取材于网络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