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秦胜南)11月22日举行的AIIC2024酒业创新与投资大会上,中国贸促会研究院院长赵萍谈及白酒出海时表示,品牌出海是寻求经济新增长点的必然趋势,中国酒业出海还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中国酒企出海面临文化差异、政策与技术壁垒等风险,她建议,酒企可以通过制定差异化市场策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讲好中国酒文化故事等方式应对出海风险。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白酒行业实现了总产量629万千升,销售收入7563亿元,出口量和出口额分别占到0.24%和0.74%。2024年前三季度,中国酒类出口量同比增长7.45%,出口额同比增长8.91%,这显示出中国酒类出口实现了量额双升。

赵萍看来,中国酒业出海还处于方兴未艾的发展阶段。中国品牌出海是我国实现高水平对外开放,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应对新全球化,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一招,也是我国制造业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寻求经济新增长点的必然趋势。

《中国酒业“十四五”发展指导意见》提出,中国酒业在产业结构方面要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在品牌培育方面要培育世界顶级品牌。头部酒企如五粮液、茅台等已经开始组团出海,推动中国名优白酒集体走向国际市场。

赵萍表示,中国酒企出海面临诸多风险,既包括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供应链不确定性增加、绿色贸易壁垒等一般风险;还包括文化差异、市场竞争、政策与技术壁垒、品牌影响力等酒类行业的特殊风险。

酒企应如何应对出海的风险?赵萍建议,一是制定差异化市场策略:针对东南亚市场,通过与当地经销商合作、举办品鉴会等方式,扩大品牌影响力,拓展市场渠道;针对欧美市场,研发适合当地消费者口味的白酒产品。并通过高端品鉴会、文化沙龙等方式,树立品牌形象;二是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包括加快推进中国白酒标准与国际标准接轨、削减中国酒业出海面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三是积极开展国际合作:通过在跨境电商平台开设海外旗舰店、参与国际酒展等多种渠道拓展海外市场、探索与海外知名酒企的并购重组等方式加快建立国际化品牌,加强与海外政府、行业协会等机构的对话与合作,积极反映困难与挑战,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四是讲好中国酒文化故事:积极建设国家级酒文化与产品贸易推广平台,通过相关行业协会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宣传中国白酒文化,协同中国白酒文化与餐饮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等民族文化打包在海外融合宣传推广,打造富有中国特色美学价值的白酒“1+N”国际传播模式。

编辑 唐峥

校对 卢茜

来阅读我的更多文章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秦胜南

新京报记者

记者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