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大医院夜诊排到近600号,社区儿科少药“接不住”……
近来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尤其是患儿扎堆儿,令家长焦急万分。10月下旬至11月中旬,北京晚报记者对本市三级医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展开探访,发现患儿数量持续增长,多家三级医院高位甚至超负荷运转。
11月13日晚上9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前往北京某三甲医院儿科小夜急诊,虽然夜间的小雨绵绵不断,但是带着孩子穿梭在医院门诊的患者家属和孩子却络绎不绝。
11月12日,据北京市卫健委消息,北京市全市公布了85家能够提供儿科夜间急诊服务的医疗机构(包括分院区),以便儿童就近、便捷地获得医疗服务,减少等候排队时间。
据市民反馈,名单里的信息基本准确,但由于分级诊疗衔接不畅,导致儿童尤其是低龄患儿就诊仍较困难。
探访儿科夜间急诊:
医生一晚最多要看200个号
“最近天气突然降温了,孩子因为温差的原因,出现了咳嗽发烧的情况,这让我们很担心。”一位带着孩子前来就诊的“上班族”母亲小丽(化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她平常工作很忙,有时候加班到很晚,儿科小夜急诊方便很多家长,陪孩子来医院就诊。
“我的孩子是晚上突然开始咳嗽发烧严重,所以就赶紧带孩子来医院了,来到医院之后医生说是感染了支原体肺炎,秋冬季节这种疾病确实常见,孩子班里好多的同学都感染了。”雷雷(化名)的妈妈告诉记者,今天因为下雨路上堵了很久才到附近最近的儿科小夜急诊,幸好赶上了最后的就诊时间,这下晚上就能放心一些了。
11月13日,儿科小夜急诊问诊室一对母子正在就诊。高瑞瑞摄(图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
“今天因为是下雨天气,前往门诊的患者相对较少,正常的话,每天17:00-21:00这个时间段之间,4个多小时能够有100多位患者前来就诊,人数多的时候能够达到200多个患者,几乎都是好几位家长陪着孩子过来。”北京某三甲医院儿科小夜急诊当日值班医生告诉记者,近期由于秋冬季的原因,前来就诊的很多小患者都感染了支原体病毒,但是也有感染其他病毒的患者,小夜急诊能够快速地帮助患者退烧,也能满足一些白天不能前来就诊的患者需求。
此外,11月中旬,北京晚报记者实地探访,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下称首儿所)输液室人满为患,很多家长只能带着患儿在走廊上输液。
家长到分诊台询问得最多的问题是:能不能多开几天药,带孩子回社区输液。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高烧两天了,每天都要到医院挂号排队输液,“孩子生病本来就体弱,这样折腾太受罪了。”
北京儿童医院今年采取了新办法,内科和发热咳嗽门诊均不限号,在白天门诊基础上还增设了小夜门诊,每晚10点30分前都能在自助机上完成挂号。然而新举措仍抵不过近期患儿数量的激增。11月16日晚上10点多,分诊屏幕上已经叫到590多号,二楼的输液室里,候诊的家长排起了长队。
诊疗衔接不畅
社区中心“接不住”
梳理市民诉求,对于分级诊疗,大家反映最强烈的是输液和后续诊疗。很多市民表示,在大医院给孩子完成首诊后,知晓了孩子的病情和用药,就放心了一半,后续的诊疗希望能回到社区,避免在大医院扎堆儿,可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却“接不住”。
在本市陆续公布的名单中,记者联系了不少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对于低龄患儿或有药物过敏史的患儿,这些机构的诊疗能力非常有限,工作人员大多建议还是去三级医院诊疗。而且三级医院之间、三级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之间可提供的药品并不共通,还有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缺医少药,导致分级诊疗难以落地。
记者还根据名单走访了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能否完成后续诊疗的问题,各单位也都按照相关要求提出了限制条件,除了对6岁以下低龄患儿难以接诊外,在材料提供和流程衔接上也存在不小的障碍。
对于输液,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般要求携带原就诊机构输液的药品,多家卫生服务中心均表示,可提供患儿口服的一些药物,但没有相应的输液药物。
儿科诊疗专业性强
流程优化有待提升
记者梳理大量市民诉求发现,市民一方面呼吁大医院能优化诊疗流程,缩短候诊时间,另一方面呼吁分级诊疗能更好落实。
有市民建议三级医院能开辟专门的复诊输液窗口,或者根据孩子病情,一次性开具多天的输液凭证,减少反复挂号反复排队,避免孩子在医院停留时间过长,出现病情加重或者交叉感染。
对此,不少医院反馈称,之所以输液患儿需每日挂号复诊,一方面是因为患儿病情变化快,在治疗过程中会发生变化,患儿需每日来院就诊。是否维持原治疗方案,需要由医生根据患儿当日病情决定。另一方面,如果一次开出多天药品,家长需从医院带药回家,而从用药安全考虑,带离的药品不能再回医院使用。
而针对医院人手不足的问题,有医护人员表示,相较成人,儿童无法清晰表达病症的感受,因此在面对面诊疗时,儿科医生需要更强的专业性。考虑到儿童的配合度,后续进行输液等治疗手段也同样需要医护人员具备更强的专业技能。因此仅靠临时抽调很难从根本上解决人手短缺的问题。
在采访中还有医院表示,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相关文件规定,一级、二级医院有相应的用药限制。因此才会出现一些特定药物在一级、二级医院内无法开出和使用的情况。
来 源 / 华医网综合整理自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北京晚报
现在报名《中医预防保健调理技术》课程,系统学习艾灸、刮痧拔罐、食疗养生、穴位贴敷等传统中医技术!培训证书“双章认证”,认可度高!
*此处为课程推广广告
点击上方卡片了解详情!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