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直逼首都北京,曾国藩发布一篇檄文,洪秀全看完马上撤兵!

公元1853年3月,从广西金田县一路走来的太平天国攻克了南京,随后便定都于此并改名为"天京"。南京作为南北枢纽的重要地区,它的沦陷对于清政府来说后果非常严重,慈禧等人生怕洪秀全等人率领太平军打进北京。因此,他不断地对曾国藩以及他的湘军施加压力,希望这个来自湖南的汉臣能够彻底打垮太平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元1854年,洪秀全、萧朝贵等人开始发布一系列的战斗檄文如《奉天讨胡檄》、《奉天诛妖救世安民谕》和《救一切天生天养中国人民谕》等等,并且以此展开对清朝北方的攻势。

洪秀全等人从广西出发以来,可谓是一路高歌猛进,1851年3月23日,洪秀全在众人的簇拥下登基称王,此后又正式将自己的名号改为"天王"。太平军在"天王"洪秀全的带领下,与萧朝贵、冯云山、石达开等人同心同力,终于在1851年秋季冲破了清军在永安的封锁,随后在永安建制。

公元1853年1月12日,洪秀全等人攻克了湖北三镇之一的武昌,湖北巡抚常大淳在失利之后自尽谢国。攻克武昌之后,许许多多普通的百姓也加入了太平军,为此洪秀全的部队达到了50万人之多,他们浩浩荡荡地涌入了南京城。

在占领了南京之后,1853年的5月8日,林凤祥、李开芳等人率领2万余人北伐,他们的人马直逼当时清朝的首都北京。为了增强北伐军在舆论上的力量。洪秀全和萧朝贵等人先后起草了《奉天讨胡檄》等檄文,希望以此来收纳沿途的百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面对此情此景,临危受命的曾国藩也是一筹莫展,他知道此时的清政府已经危在旦夕。尤其是在1853年4月27日,英国战舰以及公抵达江宁之后,秘密与当时太平军的北王韦昌辉与翼王石达开会晤,随后英国人便公开宣布了自己"态度中立,不参与任何一方"的决定。

其后到来的法国人也没有打算帮助清政府,所有的重担都落到了曾国藩的身上,他作为湘军的最高统帅,理应负起这个责任。曾国藩在思索了很久之后,他发现太平军的壮大与他们的宣传有着相当大的关系。

洪秀全等人以"拜上帝教"的名义起兵,沿途在舆论方面做得相当好。尤其是在攻克了武昌重镇之后,太平军通过自己在舆论上的造势能力,大量吸收了当地数十万的百姓及游兵散勇,这是太平军在短短几年之内就迅速壮大的重要原因。为此,曾国藩首先就将自己的目光放在了舆论上,他也起草了一篇檄文与太平军打擂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洪秀全等人所有的檄文都有两个致命武器:第一,攻讦清政府是满人,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华夏正脉。例如在《奉天讨胡檄》中曾有这样一段话:

"慨自满洲肆毒,混乱中国,而中国以六合之大,九州之众,一任其胡行,而恬不为怪,中国尚得为有人乎?"

这样的话出现的次数很多,这是赤裸裸地对清朝合法性的打击。

而第二点则是,洪秀全、萧朝贵等人在檄文中极力推崇"拜上帝教",并且鼓吹"人人都是上帝的子民",因此人人都是平等的,并且以此来和儒家传统的等级观念对抗。

太平天国方面在舆论方面的两大武器相当管用,底层的百姓早就对清政府相当不满,他们从内心深处渴望平等和自由。

曾国藩在熟读了洪秀全等人的檄文之后,开始逐条反击他们的论点,洪秀全在看完曾国藩的檄文后,不久之后便取消了北伐的计划。

曾国藩的檄文到底写了些什么呢?为何洪秀全在看完之后就马上撤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的这篇檄文名字为《讨粤匪檄》,它被称为"晚清第一奇文",这篇檄文针锋相对地逐条批驳了洪秀全等人。

曾国藩首先陈述的是太平天国对三江两湖地区的破坏,"荼毒生灵百余万,蹂躏州县五千余里",这一句话就戳到了洪秀全等人的痛处了。但这还不是重点,真正的重点是曾国藩对"两大武器"的批判。

首先,曾国藩避开了清朝是"满清"这个问题,而是直接地将华夏正统提升到"孔孟之教,人伦之序"上,也就是说,只要是符合这八个字的王朝,那便是华夏正统。而后,曾国藩开始贬低"拜上帝教"这个不中不洋的东西才是真真正正的"夷狄"。

紧接着,这篇檄文又强调了太平军沿途对于佛寺、道观、祠堂、孔庙等信仰寄托场所的破坏,并且发出了"不特为百万生灵报枉杀之仇,而且为上下神祇雪被辱之憾"的呼声。

曾国藩的这篇檄文是站在地主以及知识分子阶层写的,所以他的湘军受到了地主以及读书人的拥护,很多人加入了湘军的阵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的这篇檄文在舆论上战胜了太平军,大量的地主阶级愿意为湘军筹措银两,许许多多的读书人也加入了湘军,这使得湘军的力量逐渐壮大。而清朝的兵勇以及将领们深受这一檄文的感召,洪秀全的两万北伐大军最终破产。

他们虽然一度达到了北京的咽喉天津地区,但最终没能进入到北京,1855年3月,北伐将领林凤祥、李开芳先后兵败被俘,之后被处死。洪秀全命令其他部队撤兵之后,再也没有打过北伐的主意,这与曾国藩的那篇檄文有着密切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