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云影
来 源:正和岛(ID:zhenghedao)
当今世界,正处于一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除了资源类、科技类、经济类、军事类这些基础因素外,能够影响人类意识和行为的“文化类”因素,其重要性也在不断提升。
2019年,在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上,“建设文化强国”这一目标被列入了我国的“十四五”规划当中,会议上提出要在2035年前,建设更加完善的文化制度体系。
2024年,正处在第一个“五年”的重要关口,回顾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已经交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在人工智能领域,数家本土企业在细分领域强势占位;在动画领域,《雄狮少年》成功打破动画技术桎梏,实现了破圈效应;在游戏领域,更是诞生了国产第一款3A大作《黑神话·悟空》,让传统文化讲出了“新故事”。
我国的文化产业,已经步入了新一轮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局面。
然而,由于文化产业往往具有高投入、高周期的特点,因此,稳定的现金流,往往是助力文化类企业健康发展,并实现长期盈利的关键。
为了解决企业的这一痛点,11月20日,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指导,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产业促进会联合主办,召开了为期三天的“2024粤港湾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期间,为三百多家优秀企业提供路演机会,努力促进融资机构和文化企业之间的高水平、高效率、高质量对接服务。
自2004年起,深圳每年便会举办一次号称中国文化第一展的“文博会”,而在有了“文博会”以后,为何又要搞一个“文投会”?其对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到底有何帮助?
一、释放文化新质生产力,已提升至战略新高度
新的国际竞争格局下,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其一,自然是基于综合国力基础,努力打造“文化软实力”。文化不仅仅指的是一个产业,更关系到民族的精气神,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强则国运强。
其二,文化产业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也呈现出“乘数效应”。有学者研究指出,在一个经济体中,文化产业的资本每增加一个百分点,便可以拉动经济增速提高0.21个百分点。
因此,面对存量市场竞争,文化产业往往是打破经济增长阈值,乃至于完成出海创汇的“进攻产业”。
那么放眼全国,哪个省份最适合文化产业的发展?自然是广东。
一方面,广东文化产业生态成熟。截止到目前,广东共拥有1.08万家文化相关产业企业,占到了全国的1/7;在全国文化企业30强中,广东企业占到了11个席位。
图源:《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
2023年,广东文化相关产业营收达22483亿元,位居全国第一。位居广东的文化企业既多,又强,丰富且优质的民间活力,是孕育优质文化IP的重要基石。
另一方面,广东拥有着全国最好的投融资生态。自2019年起,大湾区文化产业合计诞生了融资事件696起,估算总金额达582.8亿,其中1亿元以上的融资事件高达95件。
图源:《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
大湾区囊括了香港、深圳、广州三大金融中心,坐拥港交所与深交所两大交易所,金融优势凸显,活跃的资本力量,是广东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后盾。
正是基于该环境,广东省委宣传部牵头开发了文化产业投融资品牌“粤港湾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大会”(以下简称“文投大会”),旨在为融资机构与文化产业搭建优质服务平台,促进文化、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文投大会”创立于2023年,本年度为第二届召开。本年度文投大会的主题为:“文化金融湾区领航,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在首届基础之上,持续优化引导金融业服务于文化产业,浇灌出更多的优质文化IP。
在金融机构方面,去年参与数量为62家,而今年增长到了100多家,融资规模也有望得到进一步增长。
同时,在本届文投大会上,7只创新性文化投资基金重磅亮相,重点投资包括人工智能、先进制造、智能硬件等在内的科技创新领域,基金总规模超过百亿。
在企业方面,大会不仅吸引了40多家上市公司参与,更吸引了100多家各细分领域的独角兽企业、瞪羚企业,进一步丰富了大会活力。
在本届大会上,大会还发布了“大湾区文投榜单”,而最终上榜的11家企业,均为文化产业领域最为前沿的一批代表企业,这不仅充分展现出了“文化+科技”的融合发展趋势,更是侧面印证了本届大会极高的含金量。
大湾区文投榜单:
1. 广州趣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2. 广州钛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3. 深圳元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4. 广东咏声动漫股份有限公司
5. 广州宸境科技有限公司
6. 深圳市前海手绘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7. 广州易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8. 广州杰森动漫文化有限公司
9. 联合电子出版有限公司
10. Eteam Entertainment Limited(香港)
11. 晒趣科技有限公司(Zyetric Technologies)
据悉,在本届大会当中,不仅设置了基础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主题大会、文化产业投资发布会、文化产业投融资对接会,更是针对性地设置了国潮创意专场,并购专场、数字文化、文化出海专场等。
在这些专场活动中,各界精英人士在此聚集,汇集各产业优势,探讨更为前沿的文化产品形式,新的创意,也在沟通与碰撞中诞生。
那么在资本力量的推动下,都有哪些企业从中脱颖而出,真正站在文化风口上的细分产业,到底都有哪些?
二、扎实的资本后盾,是打造优质企业的关键
文化事业,往往是一个长周期的行为,优质IP的打造,前期往往需要巨额资金的支持。
在“文投大会”上,动辄数十亿的资金投入,这些钱都花在了哪儿?那些成功获得融资的企业,是我们很好的观察对象。
据报告显示,在2019年至今发生的文化项目投融资事件中,“文化智造”类项目多达265件,占比高达38%。
图源:《2024年度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投资趋势报告》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的那样:“文化和科技融合,既催生了新的文化业态、延伸了文化产业链,又集聚了大量创新人才,大有前途。”
因此,无论是基于大湾区的投资风格,还是基于市场中独具的产业优势,文化智造类项目,自然也成为了“文投大会”视野中的热土。
比如在视觉大模型领域深耕多年的兔展智能,便是文投大会上的明星企业。自Sora发布一个月后,兔展科技便宣布了“开源版Sora”计划。在过去3年时间里,其累计了4000万平台注册用户,服务1500万政企组织,成长速度非常快。
而在去年首届文投大会上通过路演结识了多家金融机构后,兔展科技完成了数轮融资,并在今年推出了全球售价最贵的视觉大模型驱动产品——AnyReal。
兔展智能CEO董少灵表示:“去年我们结识了很多在文化投资领域卓有建树的机构,今年我们会继续参加,希望借这个平台达成更多的合作。”
而致力于开发VtripGPT旅游大模型的视旅科技,也在本届大会上再次亮相,在去年的首届大会中,视旅科技通过路演成功获得了高榕创投与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基金的青睐,最终实现了过亿的融资。
视旅科技创始人李少华表示:“我们特别感谢文投大会,在会上我们看到了很多耐心的资本,也让资本看到了我们的技术领先优势,以及对旅游产业供应链的重塑价值。”
在视旅科技的融资规划中,将继续在“AI+旅游”的细分赛道深耕,进一步把企业往“独角兽”的方向去发展,带给投资人更丰厚的回报。
在AI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VR产业,也是粤港澳大湾区近年来成长的一块新热土。
数据显示,在近五年时间内,大湾区成立的VR/AR企业有12家,仅次于北京,估值更是来到了27亿,发展势头极其迅猛。
而作为“AR四小龙”之一的影目科技,也再次亮相了本届文投大会。
在上一届文投大会,影目科技通过大会上的融资,成功量产了INMO AIR和INMO AIR2两款产品,成为了业界第一款实现无线AR眼镜量产的企业。
影目科技CEO杨龙昇表示:“我认为文投大会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桥梁作用,可以帮助我们与国资建立更紧密的交流,我们将继续参会,展示更多的核心技术优势,帮助影目科技更好的完成出海。”
而在文化智造领域之外,相比于前一届文投大会,本届文投大会的路演项目开始变得更加多元化。
例如掀起了国漫新浪潮的《雄狮少年》制作公司易动文化,在2023年得到了中金资本、白鹅潭基金的5000万融资后,为动漫板块开了一个好头。2024年,咏声动漫携手《落凡尘》亮相大会,进一步增强了动漫产业在资本视角中的声量。
而作为现象级的3A游戏作品,《黑神话·悟空》在本年度拥有极强的声量,作为其背后重要的技术支持公司,致力于用数字化保护文化遗产的建为历保,也亮相了本届大会,并对核心技术进行了路演。
建为历保董事会秘书公开表示,借助文投大会这个平台,可以更好的向大众展示数字化文物保护技术,并借助金融的力量,冲击文化遗产保护“第一股”。
三、借助金融力量,让“中国风”吹向全世界
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30日,首届大湾区文投大会的路演项目中,项目平均营收增长率达65%,市场估值平均增长率达23.6%。
从首届大会的投资结果中不难看出,在文投大会的助力下,无论是前期寻求开发资金的项目,还是助力企业落地量产的项目,都获得了不错的经营结果。
随着第二届文投大会的完美召开,不仅让资本力量在文化产业上看到了更多的可能性,也让越来越多优质的文化项目实现突破。
同时,大会的成功举办,也为金融产业与文化产业之间的交流摸索出了一条非常成功的道路,为其他经济地区类似的平台搭建,提供了切实可靠的模板。
而在这场文化产业领域的“新质生产力”革命中,用新的手段、新的技术、新的方式向海外去传播中国智造的力量,焕发中国传统文化全新生命力,也是文投大会的目标之一。
正如紫荆文化集团董事长许正忠所说的那样:“粤港澳大湾区区位优势明显,政策环境优越,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发展迅速,是文化产业出口的天然‘良港。”
截止到2024年10月,广东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额约占全国2/5,覆盖了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以数字出版、创意设计、文化产品和设备制造为优势的文化出口格局。
让“湾区制造”走向“湾区创造”,变“湾区产品”为“湾区出品”,让“世界工厂”变成“文化卖场”,是下一步粤港澳地区文化产业耕耘的主要方向。
而“文投大会”的举办,便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不仅我国各地的文化产业能够得到更丰富的交流融资机会,还能进一步推动文化出海的步伐。
随着文投大会的持续发力,我国的文化产业将持续产出更多的想象力,而文化产业为国民经济增长带来的附加值,也将进一步得到释放。
很显然,“文投大会”为我国文化事业带来的价值,不止体现在现在,更体现在未来。
排版| 米小白| 米禾主编| 孙允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