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熊芳雨11月23日报道:“我想用影像去复活一个时代,想把中国的’表情’带到全世界”,导演贾樟柯说,因此有了《风流一代》中独特的时代记忆。昨天,电影《风流一代》在上海举行首映,这部电影曾入围戛纳主竞赛单元,也因为是贾樟柯时隔四年才和观众见面的作品,备受影迷关注。昨晚,大光明电影院内,导演贾樟柯、主演赵涛、特别出演周游与观众分享创作、拍摄体会。影片也于11月22日全国上映,限时上映22天。
游历方式拍摄影片
在拍了20多年电影后,贾樟柯在《风流一代》中放弃了强情节、强逻辑、强故事性的叙事,不失为一次冒险。
从大同到重庆再到珠海,《风流一代》通过真实感十足的影像,再现了千禧年至今的中国社会变迁,用游历的拍摄方式来呈现时代。贾樟柯介绍说,《风流一代》从2001年开始断断续续地拍摄,起的名字是《拿数码摄影机的人》,就像吉加·维尔托夫拍《拿摄影机的人》一样,去陌生的地方探险,捕捉影像,在剪辑时通过影像完成一部影片。
“那时我已经拍了两部故事片《小武》和《站台》,都是从剧本到影像。但我特别喜欢在现场发挥,而DV的出现,让这种游历式的拍摄变成了可能。那两三年拍了很多素材,最早是DV,有时候也用胶片拍,用相机拍,反正手边有什么器材就拍下来再说”,贾樟柯说,当代艺术中有一个术语叫“综合材料”,这也是我们的剪辑思路。拍到后面技术已经发生了更迭,现在再回看DV拍摄的画面,影像色彩还原和焦点都不是太好,但又恰巧表达那个时代无序又充满活力状态,所以我们没有去改变那些影像原始风貌,而是把它们都放在一起,让影像质感的改变、演员容颜的改变、空间建筑的改变,共同去形成一种变革。
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WTO、三峡移民……影片中出现了许多关于时代的标志性事件。“它是在二十多年的岁月里不断拍摄积累下来的素材,当时拍摄时我不知道那会成为符号,这就是游历的拍摄方式所带来的成果吧”,贾樟柯透露,比如我剪到其中一场戏时发现,当时人们用的泡沫饭盒,我们已经很多年都没用过了。
“这部电影断断续续拍了很多年,找不到一个结束的理由。直到2020年大家都待在家里,旅行也不方便,我突然意识一个时代结束了,所以这部电影也该结束了”,贾樟柯感慨,那段时间电影行业都很丧,但我想证明电影还活着,即使在家也能做出电影。
这部电影拥有时间力量
“感动于我们的电影观众,我看了下数据,今天上映第一天已经有3万观众看完这部电影了,为导演拥有越来越多观众感到高兴”,上海电影节协会主席、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任仲伦也来到现场观影,他说,贾樟柯在二十多年中一直坚持自己的创作理想和道路,始终书写大时代风潮下底层老百姓命运。看完以后既有一种陌生感,又有一种力量,力量是什么?慢慢就感悟到就是来源于时间。
这是一部特别好又好特别的电影,有一种片子就叫贾樟柯,它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演员许魏洲也感慨,影片最后出现的男主斌哥,以为画了特效妆,后来发现并没有,这就是时间的力量。
京剧演员王珮瑜说,看过评论有些观众会认为这部电影不在观影习惯中,观影门槛比较高。但我想说环境对人影响特别重要,今天这里的影迷都是带着一份尊重、学习和思考来的,就像在剧院里看戏曲,首先是尊重优于娱乐心态。
值得一提的是,路演现场还出现了多名三峡移民的身影,一位在奉节出生、现居上海的观众动情地表示,能在贾樟柯导演的作品中看到自己儿时的生活环境,令他感慨万千。另一位三峡移民激动地表示:“贾导以最清晰、最真实的影像再现了那个时代,让我在电影里找到了一份久违的‘归属感’。”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