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在人民军队中,有这样一位将领,他被誉为“虎将”;在敌军眼中,他是让人闻风丧胆的“夜老虎”,对于傅作义而言,他是傅作义的一大克星。

他为人正直,做事果断,擅打大仗、恶仗,聂荣臻曾对他给予高度评价:“打仗心细如绣花。”

他曾任北京军区司令员,却由于一场变故,在1971年被免去了职务,下放到了基层农村劳动。

那么,他究竟是谁呢?他的身上又有着怎样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爬雪山,三过草地

他就是开国中将,郑维山。郑维山曾说,自己这一生,与“三”字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长征期间,大多数的红军都只过了一次雪山、草地,而郑维山却足足过了三次。

1935年,郑维山率部迎接中央红军,在行进的途中,遇到了一座高达四五千米的大雪山。

为了能顺利地爬过雪山,郑维山在行进前,做了充足的准备,从御寒的衣物到辣椒、烈酒,再到辅助攀登的拐杖,一切都制备的十分妥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大自然的变幻莫测,给战士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刚开始攀爬时,晴空万里,战士们汗如雨下,可在攀爬的途中,又突然下起了暴雨。

在即将到达山顶之际,天空又开始飘起了鹅毛大雪,此时战士们是又累又苦。

郑维山见状,决定站出来为大家鼓舞士气,他和几名宣传员告诉大家:“翻过这座雪山就要见到中央红军了,同志们坚持住!”

就这样,部队继续向前进发,也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天空不再飘雪,太阳也出来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士们历经千辛万苦,终于爬过了雪山,但由于长时间打刺激,很多战士虽然平安的走出了雪地,但很多人得了雪盲症。

郑维山第一次过草地是在1935年8月,郑维山刚率部走出大草地,迎接他们的不是休息,而是敌人。

如果不消灭敌人的话,就只能退回草地,于是便决定与敌军展开战斗,而最终也成功击退了敌人。

这场战斗中,郑维山不幸感染了风寒,昏迷不醒。也正是在此时,张国焘却下达了“回过草地,南返川西”的命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郑维山清醒过来后,发现自己又在草地,便询问身旁的战士什么情况,不过战士也说不清,只说是听从上级的安排。

10月,郑维山二爬雪山,翻越了夹金山,并在半个月内,歼灭了一万余人的敌军。

蒋介石见状大为震惊,急忙又调派重兵参战,经过七天七夜的战斗红四方面军共歼灭了1.5万余人的敌军。

但自身也有不少的伤亡达近万人,因此,红色方面军被迫翻越折多山,而这也是郑维山第三次过雪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36年,郑维山接到命令迎接红二军团,为向兄弟部队表达心意,郑维山购置到了大批的牛羊,用来织毛衣,当作会师北上的礼物。

会师后,在朱德、任弼时、徐向前等同志的共同斗争下,张国焘最终同意两个方面军共同北上。

经过20多天的长途跋涉,郑维山终于走出了草地,这也就是郑维山三爬雪山三过草地的经历。

1938年,由于种种原因,郑维山被分配到了晋察冀军区军政干校担任一名普通的军事教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郑维山在课堂上,深受学员们的喜欢,他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实战经验,把枯燥的理论知识讲的生动有趣。

每次都会亲自示范给学员们看,如果遇到一些基础较差的学员,他会耐心的指导,从来不会不耐烦。

他的名声很快就传开了,许多前来办事的干部得空时就会来旁听他的课。在一次行军的途中,他们遭遇了日伪军的袭击。

长时间处于军事教育工作的孙毅,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办,郑维山冷静思考分析了敌情,提出了吸引敌军注意、侧后兜击的战术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场战斗打下来,孙毅赞不绝口,他更是直接在聂荣臻面前夸赞郑维山是个“难得的军事人才”。

不过,那时聂荣臻对他并不太了解,随着时间的推移,郑维山便用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能力,最终赢得了聂荣臻的信任与重用。

在郑维山的带领下,部队开始尝试夜间游击,他们常常利用夜色做掩护,对敌人突然袭击,“夜老虎”也成为了郑维山的代名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让傅作义耿耿于怀

1948年,晋察冀野战军,直指平张路与平汉路,意图劈开敌人的防线。

然而,傅作义仅派遣地方部队作为诱饵,其精锐主力则继续集结于涿县与徐水之间的战略要地。

我军见状,迅速调整战略布局,上演了一场精彩绝伦的“声东击西”。他们佯装攻打保定,瞬间搅动了敌军的阵脚。

傅作义果然中计,急忙调兵遣将,驰援保定,却使得涞水防线瞬间变得薄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杨得志抓住这一战机,果断下令对涞水发起猛攻,第31师在猛烈的攻势下,瞬间土崩瓦解,全军覆没。

傅作义不甘失败,派出了他的王牌部队——第35军第32师,这支部队以其强悍的战斗力,被誉为“虎头师”。

面对这股嚣张的势力,郑维山将军决定给予其沉重的打击,以挫其锐气。

经过一番激烈的较量,虎头师32师最终也难逃覆灭的命运,傅作义得知后,怒火中烧,誓言要亲手消灭郑维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10月,傅作义,决定组织一支突击部队,企图偷袭我军的战略重镇石家庄。

不过,这一阴谋被我军及时察觉,周恩来总理亲自下令,要求坚决反击,捍卫领土。

郑维山接到命令后,立即率领部队极速行军。尽管战士们已连续数月奋战,身心俱疲,且沿途道路崎岖难行。

但他们深知,每一分每一秒的耽搁,都可能带来无法估量的危险。

因此,郑维山挑选了数名精干战士,与他们并肩前行,既加快了行军速度,又确保了能够迅速掌握周边情况,做出准确反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尽快抵达战场,郑维山命令战士们轻装上阵,只携带必要的枪支弹药,其余一切累赘之物,皆被弃之不顾。

当部队终于抵达指定地点时,又传来紧急情报:敌军正向唐河以南进犯。郑维山与战士们无暇喘息,又急匆匆地赶往沙河。

最终,迫使敌人不战而退,成功保卫了石家庄。战后,郑维山一直对傅作义改变行动的原因感到困惑。

后来才得知,原来是傅作义发现郑维山率部出现在此,回想起与郑维山多次交手,从未讨到任何便宜,心中不禁生出了惧意,于是急忙撤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傅作义知道,华北会战是不可避免的,因此,他精心布置了长蛇阵,将蒋系部队配置在南口以东,作为第一道防线;

而自己的35军则作为机动兵力,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这样的部署,既可守又可逃,显得颇为狡猾。

郑维山决定实施毛主席提出的分割包围战略,将傅作义的第35军困死在包围圈中。

原本,35军是有机会撤离的,但他们过于轻视解放军的实力,以为自己拥有汽车和充足的时间,可以轻松撤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是这种狂妄自大的思想,导致他们最终被重重包围,直至天黑也未能成功突围。

对于傅作义来说,35军是他的心头肉,他绝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它被消灭。因此,他急忙派出部队前来增援。

郑维山早已料到这一步,他果断切断了傅作义的增援路线,打退了敌人的进攻。最终迫使傅作义走上了和平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朝鲜战场出“奇招”

1951年,郑维山踏上了赴朝作战的征程。他立下铮铮誓言,誓要在夏季反攻中创造辉煌战绩。

面对敌方那呈凸字形、高耸入云、比我方阵地足足高出200米的坚固阵地,郑维山深知,要取得胜利,首要任务便是攻克这个看似不可逾越的高地。

这座高山阵地自1951年起便开始构建,其防御体系经过精心打造,已变得坚如磐石,攻克它无疑是一场硬仗。

我党高级将领们围坐一堂,就如何攻克这座阵地展开了激烈的讨论。郑维山将军大胆提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作战方案——以潜伏的手段攻占阵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个方案震撼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由于作战方案极具风险,会议现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就连一向以胆识著称的许世友将军也不禁感叹,自己虽一生征战沙场,却从未见过如此大胆的计划。

郑维山却坚定地表示,虽然这个战术听起来有些冒险,但他对成功的把握却很大。

就在此时,邓华将军的电话打了进来,他们一致认为该计划过于危险,不建议实施。但郑维山将军却斩钉截铁地表示,一切后果由他一人承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确定了战术之后,接下来的挑战便是如何进行潜伏。

毕竟,要让数千名战士在敌人眼皮底下潜伏而不被发现,其难度可想而知。任何一点纰漏都可能导致整个计划的失败。

1953年6月9日,3500余名战士悄无声息地潜伏到了敌人的阵地前沿。他们将在那里潜伏长达二十多个小时,等待着最后的冲锋。

郑维山将军与潜伏的战士们一样,心情紧张而焦虑。这场战斗的胜利与否,不仅关乎战士们的生死,更关乎国家的荣誉和尊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10日晚8时,随着信号的发出,潜伏部队向敌军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在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军便歼灭了敌方一个团的大部,并成功占领了高地。

当胜利的喜讯传来时,众人却发现郑维山不见了踪影。原来,为了这次行动,他已经连续五六天没有合眼了。

当得知部队获胜的消息后,他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竟趴在桌子上沉沉地睡着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郑维山将军被授予中将军衔,并担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

然而,在1970年代,他却因受陈伯达事件的影响而被免去了职务,并被分配到农场进行劳动学习。

但他并未因此沮丧,反而迅速调整心态,积极面对新的生活环境。

他的儿子郑勤同样优秀,曾担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并在2009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结语

他的一生都在为国家和人民奋斗,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心中所念的仍然是国家和人民。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和战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参考资料
传奇战将郑维山. 党史纵横
与“三”结缘的解放军第六十三军受任军长郑维山. 党史博览
聂荣臻三留郑维山. 世纪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