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明书》之 “土壤理论” 读后感:育儿土壤,用心耕耘
读完《孩子说明书》中关于 “土壤理论” 的这一章节,我的心就像被一只温柔的手轻轻触动,思绪也随之飘飞,沉浸在对育儿之路的深深思索之中。
它宛如一位智慧的长者,轻声地向我诉说着家庭环境这片土壤对于孩子成长那无可替代的重要性与深远意义,让我不禁对过往的育儿点滴进行细细回味与认真审视。
回想起自己的成长经历,我发现家庭氛围对我的性格塑造有着不可磨灭的影响。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虽然工作忙碌,
但他们总是努力在有限的时间里给予我关爱和陪伴。这使我从小就拥有了较强的安全感和幸福感,也让我懂得了如何去爱与被爱。
然而,并非所有孩子都如此幸运,文中所描述的忙碌冷漠型家庭土壤下成长的孩子的境遇,让我不禁为他们感到心疼。
我曾见过邻居家的孩子,他的父母都是商人,经常奔波于各地谈生意。这个孩子就像被遗忘在角落的花朵,虽然物质生活富足,但眼神里却总是透露出一种孤独和迷茫。
他每天都是一个人上学、回家,吃饭也只能靠外卖或者自己简单对付。有一次,我看到他在小区里摔倒受伤了,他只是默默地自己爬起来,没有哭也没有向任何人求助。
那一刻,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内心的无助和坚强背后的无奈。这正如文中所说,在忙碌冷漠型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安全感缺失,自我存在感低,遇到困难时只能独自面对,久而久之,学会了孤独和自我忽略。
我自己在育儿过程中,也有过一些类似忙碌冷漠的时刻。在孩子还小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压力大,有时会对他的需求不够耐心。
当他想要我陪他玩游戏或者讲故事的时候,我会因为手头的事情而敷衍他,或者让他自己先玩一会儿。现在想来,我那时的行为可能已经在不经意间伤害到了孩子幼小的心灵。他可能会觉得妈妈不够爱他,或者认为自己不够重要。
这让我无比懊悔,也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中所提到的孩子在这种家庭环境下产生的各种负面特性,如幸福感低、有强烈依附感等。
文中提到孩子会把安全感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中,在关系里找寻自我价值,这一点我在身边的孩子身上也有发现。
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因为父母平时对他关注较少,他在学校里就特别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他总是努力表现自己,甚至不惜讨好别人。一旦受到一点批评或者被同学忽视,他就会情绪低落,陷入自我怀疑。
这就是在冷漠家庭土壤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交往模式上的典型表现,他们试图通过掌控或者讨好他人来获取关注和安全感。
而关于家庭责任感的问题,我也有深刻的感悟。我有一个亲戚家的孩子,他的父母常年忙于工作,很少关心家庭事务。
这个孩子长大后,对家庭的概念非常淡薄,总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关心家人,也不愿意承担家庭责任。这就是长期在缺乏家庭温暖和榜样示范的环境下成长的结果,孩子无法从父母那里学到对家庭的热爱和责任感,自然难以在自己的世界里将其践行。
不过,这篇文章也让我有了反思和改变的动力。我开始调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节奏,尽量抽出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
我会和他一起制定家庭规则,让他参与到家庭事务中来,比如一起打扫卫生、做饭等,培养他的家庭责任感。在他遇到困难时,我会耐心地倾听他的烦恼,给予他支持和鼓励,让他感受到无论何时何地,妈妈都是他最坚实的后盾。
我也会更加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他积极的反馈和正面的引导,帮助他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价值观。
《孩子说明书》的 “土壤理论” 让我明白,家庭这片土壤,需要我们父母用心去耕耘、去滋养。我们不能因为忙碌而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要努力为他们营造一个充满爱、温暖和支持的家庭环境。
只有这样,孩子这颗种子才能在健康的土壤中茁壮成长,绽放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绚丽光彩,成长为有安全感、有幸福感、有责任感且内心强大的人。
我愿在这片育儿的土壤上,用爱和耐心播撒希望的种子,陪伴孩子走过每一个成长的阶段,见证他的蜕变与成长。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