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第124代天皇裕仁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接受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日本战败后,美军接管了日本。驻日美军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考虑到日本的历史原因、民族情感和政治环境,决定保留日本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天皇制度。但同年11月,一个名叫熊泽宽道的日本男子,向麦克阿瑟递交了请愿书,宣称自己才是日本的正统天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件事引起了麦克阿瑟的好奇心,他立即派人前去与熊泽宽道碰面,以了解详细情况。此后媒体也将这件事报道了出来,日本国内一片哗然,深居宫内的日本皇室也如坐针毡。在“熊泽天皇”的带头作用之下,日本又冒出了多位天皇,比如:“外村天皇”、“三浦天皇”、“长滨天皇”、“佐渡天皇”和“横仓天皇”等。他们纷纷宣称,自己才是皇室正统,宫里的那位裕仁是个“伪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去证实,这些自称天皇的人的真实身份,但细究日本的历史会发现,他们说的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皇室之中,皇权继承的合法性,与继承人的能力、朝臣的支持等因素不直接相关。唯一能够赋予新君主合法性的,是老君主的主动承认和指定,哪怕接班人是个傻子,比如晋惠帝司马衷。百姓受苦受难几乎易子相食,他却来了一句“何不食肉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元日战争与幕府倒台

那么日本皇室的正统,到底在哪里呢?这还得从中国的元朝说起。1264年蒙古大汗忽必烈定鼎燕京,建国大元。1266年,忽必烈要求属国高丽谴使日本,希望与日本“通好”。但忽必烈的外交愿望,并没有得到日本方面的有效回应,即便是以战争相威胁。此时的日本正处于镰仓时代中期,但幕府将军惟康亲王却并无实权,掌握实权的是权臣北条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任执政北条时宗认为元朝“书辞无理”,拒绝接受忽必烈的要求。与此同时,北条时宗积极备战,应对即将到来的元朝军队。1274年第一次元日战争爆发,元朝与高丽组成共计3.23万人的联军直扑日本肥前沿海诸岛,并斩杀了几百名日本武士。轻而易举就在九州岛登陆,但日军凭借顽强的战斗意志、借助九州岛崎岖的地形,使得元军始终无法突破日军防线进入九州的腹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战至酣处,元军将领被日军射中,为防日军偷袭而撤回船上休整。但谁也没有料到,这天夜里突然起了台风,元军舰队损失惨重只能撤退回国。第一次元日战争,以元军的无功而返而宣告结束,幕府的统治进一步强化。幕府认为元军不会善罢甘休,于是继续积极备战,准备应对可能到来的第二次元日战争。忽必烈也不甘心因为台风而失败,也在筹划第二次入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279年,元军在崖山击溃南宋最后的抵抗力量,彻底统一中国。1281年春,忽必烈调集蒙古人4.5万、汉人10万、高丽人5万,组成20万的大军意图一举征服日本。但是在台风面前,只能是“来得多,送得多”,元朝大军再次遭遇台风,这场台风持续了两天,摧毁了元军的大部分船只。这场拯救了日本的台风,被其命名为“神风”,二战中的“神风特攻队”便是得名于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日本虽然侥幸获胜,但元军的两次入侵,也让原本就资源匮乏的日本,在全国经济和军事的双重重压下,将资源消耗到了极限。架空天皇而获得统治权的镰仓幕府,一方面获得了继续统治日本的借口,毕竟战争的胜利有目共睹。但另一方面,被战争消耗掉财富的镰仓幕府,也拿不出任何的财物来赏赐给支持其统治的大名和武士。有功却不受赏,镰仓幕府的统治开始动摇。

二、倒幕运动与南北分裂

在镰仓时代(1192年—1333年)之前,日本的实际统治权还掌握在中央贵族手中,因为当时的都城为平安京,所以也称平安时代(794年—1192年)。镰仓幕府的建立标志着原本地位低下的武士,登上了日本的政治舞台,武士们以“忠君、节义、廉耻、勇武、坚忍”为思想核心,并形成了“武士道”,影响后世的日本近千年。1318年,第96代天皇后醍醐天皇即位,决心倒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众多抗元有功却不受赏的势力,开始选择支持没有实权的天皇。1324年,后醍醐天皇开始第一次倒幕,但不幸失败,支持天皇的主要大臣也被镰仓幕府流放。1331年,后醍醐天皇第二次倒幕,但倒幕武装却没能击败幕府的武装,甚至连天皇本人也被流放,这便是“元弘之乱”。但倒幕势力中的护良亲王、楠木正成、赤松则村等人,却依旧表示效忠于后醍醐天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333年,后醍醐天皇在名和长年等人的帮助下,从被流放的隐岐岛逃离,在众人的拥护下举兵讨幕。天皇带头讨幕所带来的影响力是不可估量的,各地豪族纷纷开始加入这场倒幕运动,企图分一杯羹。镰仓幕府派大将足利高氏带兵迎敌,同为幕府家臣的足利高氏早已不满北条氏专权,带兵倒戈攻下镰仓。镰仓幕府的最后一代执权北条高时兵败自杀,镰仓幕府退出历史舞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醍醐天皇掌权后终于推行新政,但他只顾着重用公卿贵族,完全忽视了下层武士在倒幕运动中的功劳,招致了武士阶层的不满。倒幕大将足利尊氏有意自己开设幕府,便趁机逼迫后醍醐天皇退位,改立光明天皇。日本的实权在短暂回归天皇之后,再度落入了武将的手中,足利尊氏如愿以偿地建立了室町幕府,这便是北朝之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被废的后醍醐天皇不仅逃了出来,还带着象征皇权的“三神器”,他前往吉野在支持者的拥护下建立南朝。1336年,日本的南北朝对峙时期正式形成,是为“一天二帝南北京”。“三神器”在古代日本的政治意义,和传国玉玺在中国是一样的,其影响力甚至还要超过中国的玉玺。南北朝的大致格局是,南朝具备正统地位,但北朝在现实的实力面前却更胜一筹。

三、南北统一与正统之争

就像中国古代的南北朝一样,南朝是西晋帝统衣冠南渡之后所延续的,比北朝更加具备正统地位。但是在现实的国家实力面前,正统不正统却并没有什么实质上的作用。从控制的土地面积上来看,当时全日本并没有包括北方的北海道岛,南朝控制的领土包括四国、九州二岛全部,以及三分之一的本州岛,面积是北朝的1.5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面积的大小不代表实力的强弱,在56年的对峙中,北朝的国力超过了南朝。1392年,室町幕府第三任征夷大将军足利义满开始谋求南北统一,他瞒着北朝后小松天皇向南朝后龟山天皇允诺了三个条件:

第一、“三神器”转交北朝后小松天皇

第二、统一后的皇位由两位天皇和后人轮流继承;

第三、各国土地归属后龟山流所有,但长讲堂领地则归后小松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三个条件,在确保日本统一的基础上,让南朝占据了很大的便宜,因此后龟山天皇便欣然接受了。但是足利义满一个野心家,还是北朝的实际统治者,怎么可能给敌对的南朝这么多的好处,所以这压根就是一个圈套。毕竟足利义满早就把自己当成了日本的最高统治者,他不仅接受了明朝颁发的“日本国王”金印,还在回书中自称“日本国王,臣源义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对他来说,无论是正统的南朝天皇还是自己所控制的北朝天皇,都是自己实现政治抱负的棋子而已。所以对后龟山天皇的承诺拒不履行,也是意料之中的。因为已经交出了象征皇权的“三神器”,所以后龟山天皇只能屈服北朝的统治。1392年,日本的南北朝时代以南朝失败而结束,北朝不是正统的后小松天皇成为了唯一的天皇。值得一提的是,“一休哥”就是后小松天皇的私生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对于南北朝的正统之争,日本和中国分别是怎么看待的呢?早在1374年时,足利义满多次以“日本征夷将军源义满”的名义向明朝朝贡,希望与明朝建立贸易联系。但朱元璋拒绝了他的请求,他认为足利义满所在的“持明系”不是日本的正统,所以果断拒绝了。但朱棣登基后情况转变了,北朝的皇位是抢来的,自己的皇位也是抢来的,所以朱棣承认了统一后的北朝的正统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相比于中国的看法,日本对自己的看法更加重要。在南北对峙期间,双方互相斥责对方为“伪朝”。16世纪,德川光国编纂《大日本史》,赞美拥护后醍醐天皇倒幕的将领楠木正成,使之成为了日本忠君精神的一个化身。日本民间对楠木正成的喜爱,大致相当于关二爷在中国民间的地位。所以围绕楠木正成的正统争论,一直在持续发酵。南朝的确是正统,但赢的却是北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到了明治维新时期,日本几乎全社会都在争论正统的问题。为了巩固统治、转移矛盾,明治天皇索性宣布:灭亡的南朝为正统,他所在北朝天皇一系不再列入天皇系谱。正因如此,才会有文章开头“熊泽天皇”宣称自己是南朝天皇后裔、是日本皇室正统的“闹剧”。1946年1月18日,《星条报》发表了标题为《他才是真正的日本天皇》的新闻,美国政界为之震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担心日本因为正统之争陷入混乱,从而损害美国在日本和远东的利益,白宫责令麦克阿瑟拿出解决方案。要知道从南北朝统一到日本战败投降,多少日本人为了天皇抛头颅洒热血,谁愿意接受自己的祖先和家人为一个冒牌天皇尽忠的事实?所以在充分考虑了美国的在日利益、日本的政治环境和民族情感后,麦克阿瑟宣布只承认裕仁天皇的北朝系。1966年,熊泽宽道因胰腺癌逝世,正统之争悄然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