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件事情在网上热传:
因逃避国家消防检查,广东省潮州市多条街道的商铺关门暂停营业。从网传视频中可以看到,多条街道的店面处于闭店状态,有的还贴出了暂停营业等标识。
有网友称“关门三天损失两千,开门迎检会被罚五万”等说法在网上不断传播,有人质疑是否消防罚款过重才让商家害怕最终“关门避检”。
对此当地回应:绝大多数商铺都是配合检查的,不存在用关店的方式逃避检查的现象。
不存在——这句话在各种热点事件里都是最常见的回应。对我来说,虽然不能主观臆断事情真相,但在网友的评论区里,我的确看到了很多当地商户的吐槽。
难道这些网友是集体约好了在网上瞎说、造谣吗?
其实,对于这种检查组即将来临从而导致商铺关门的现象,我再熟悉不过了,因为我就是开过餐厅的,我也经历过很多次那样的事。
那时候,每年都会有那么一两天,食药所的工作人员到我店里紧急通知——省上要来这边检查了,这两天店不要开了。
有一次,我的店是关门了,但我去那附近专门瞅了瞅领导们莅临检查的盛况。原来,食药所的人把他们带到了几个“样板店”,其他店很多都是关门的,这样检查就皆大欢喜。
可能有人会问,那你证照合规不就行了嘛?怕啥?
但问题就是证照无法合规,不是你想不想合规,而是根本就无法合规。一些商铺里面本来就没有合规的条件,比如下水道问题、排烟问题等等。在日常的管理当中,这些店也会给颁发食药证,但其实是不合规的。
这是因为,在日常管理中缺乏标准化、法律化的管理方式,随意性非常之大。
有一次我去食药所问怎么办证照,工作人员正在嗑瓜子,说:“你这个情况我们不知道咋处理,你去问一下我们领导吧!”
我去领导办公室,人家正在抽烟、打牌,整个办公室里乌烟瘴气。我问了一下证照咋办,领导皱着眉头说:“那我就给你办个XX类型的照吧!”
可能有人会说,你这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嘛。
事实上,我宁可他们给我一个详细的标准。因为标准模糊就意味着你得经常打点,我开餐厅那些年,被迫打点的次数也不少。如果有个详细的管理标准,虽然一开始我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但以后就不会再有灰色地带了。
食药所的日常管理非常粗糙和随意化。有时候他们想起来需要什么,就临时通知你去办,但是办完了就又没人管了,这种事情总是发生。
每一年的证照也很不一样,从名称到证照细则,几乎年年变化。有时候1年期限,有时候3年,但也出现过3年的证照尚未到期,就提前要求重新办的情况。
续办,有时候很容易,有时候很苛刻,要看运气。
我认识一个老板,还遇到过一种情况,就是开店的时候工商、食药、消防各收取5万元押金。这个押金是干什么用,并没有一个说法,这个钱实际上就是违法收取的。最后他闭店之后退到押金了没,我也不得而知。
食药所的人有时候突然跑过来要求一些细节,比如备料盒必须是食品级,就感觉是心血来潮过来要求一下,然后他们自己都忘了。
什么索证索票、原料追溯备案之类的管理也很凌乱,并没有明确说需要准备,但有时候又突然来检查。我觉得这个规定本身也很奇葩——上游供货商的资质和票证,难道不是上游的食药局监督吗?怎么要求商户自己来做监督了?
说到底就是一种懒政和甩锅,出了事你就自己承担。
那些年经历下来,我们这些商户和食药所形成了一种默契的关系,即食药所平常也会对我们有所“照应”,比如大检查来临之前私下里提前通知,但这些“照应”其实又是为了保住他们的乌纱帽。
作为“交换”,他们也会说,平常我们就睁一眼闭一眼,检查的时候你们该关门关门,大家配合一下工作,就这一两天,你们克服一下困难。
我对面的川菜馆,吃完以后必拉肚子,我知道他们后厨非常非常恶心,也亲眼看到过他们将大桶的无标志地沟油往里面拉,但一直没有真正遭遇过严厉的检查。
创建文明城市那几年,就更是商户们的噩梦。反反复复的检查,只要工作组一莅临,商户们就必须承担额外的责任,比如去清扫门口不属于自己的卫生区域等等。
那一年,全城商户都苦不堪言。一有检查就要折腾,折腾完了就再没人管文明不文明了。
直到后来有一天,新闻曝出我们那个城市创建文明城市失败,大家喜大普奔,极尽讽刺——这事儿终于到头了。
最形式主义的一件事,是创建文明城市的时候,店内需要张贴核心价值观全文,店员还要能流利背下来。这事儿他们是认真要求过的,我让店员也背过。
所以,潮州的事情并不奇怪,不管事情的规模究竟如何,为了应付检查而有商户关门,这种现象肯定是存在的。
经济下行期,商户们的收入都遭遇腰斩之类的重大挫折,苦不堪言。我所了解的绝大部分民营企业与个体户都出现了大幅营业额下降,对于这时候的检查,自然也是怨声载道。
如果平常就通过规范管理,从源头上要求大家合规,也就不存在临时应付检查的情况。但大部分时候,都是“平常不作为,临时抱佛脚。”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在一些网友的说法中,当地对不合规者有高额罚款的通知。这我也熟悉,以前食药所找我,也都是以高额罚款、勒令停业等作为“威胁”,来侧面让我们停业配合检查的。
经济下行期,需要的是给民营企业和个体户“松绑”,尽可能地创造宽松自由的环境,才能继续保持经济的活力。
但现在各种乱罚款的新闻层出不穷,这两年中国的罚没收入也呈现高速增长,这就等于是越困难越掐住小微企业的脖子。
“搞好一个企业很难,搞垮一个企业还是很容易的”。这句“名言”,何时才能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