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发展的叙事里,近期成都又增添了不少新的生动故事——

第七届进博会期间,成都组团赴进博会招引项目,促进一批项目签约落地成都;赴塞舌尔举办2024塞舌尔(成都)国际经贸博览会,组织近40家“成都造”优质品牌出海拓市场:还有成都创新药企业康诺亚传来好消息,实现今年创新药第二次出海……

从企业依托自身技术优势实现出海,到城市精心策划推动成都造“组团”出海、千方百计把外商投资企业请进来,一进一出,折射出企业与城市推进开放发展的同频,这背后,是成都坚定走出去与请进来、加速融入全球市场和产业分工的坚定步伐。

这种融入程度还有一个清晰的度量值——成都在2024世界城市名册排名跃升,位居全球第58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千里留客

一批外资项目签约落地

在第七届进博会开幕之前,“进博会”就成为了成都项目引进的关键词,因为成都精心策划筹备系列投促活动,欲借势进博会推动新型显示、智能网联汽车、卫星互联网、创新药等重点产业面向全球配置资源。于是,由市级部门、区(市)县联动组成的成都招商团队千里出击,深入进博会展馆面向参会企业精准招商

当前,成都正加快建设西部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对外交往中心和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成都抢抓战略机遇期加大外资项目招引力度,在进博会平台重逢“老朋友”、邂逅“新伙伴”,加快项目促谈促签。期间,成都共举办了多场招商活动,促进美国优宝(成都)国际生物医药生产基地等一批外资项目落地。

根据合作计划,优宝药业将在成都投资30亿元,建设优宝国际生物医药生产基地及优医保西南总部数字经济平台项目,通过该项目引入一家世界500强药企。默克生命科学与成都东部新区达成合作,重点围绕生物制药等领域,在技术培训、应用演示、运营支持等方面开展合作。 对此次合作,默克生命科学表示了“期待”!

进博会让世界共享中国开放机遇与红利。依托进博会的平台和机遇,成都已吸引了世界500强企业林德、勃林格殷格翰等一批外商投资企业落地。这些老朋友至今仍在成都深耕发展甚至一投再投,成为产业强链补链延链的重要力量。如今,这些新增外资项目的落地,必将助推成都产业强链补链延链,进一步推动成都加速融入全球产业分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加速出海

“成都造”搏击全球市场

近日,创新药“成都天团”在国际市场频频“出圈”。

成都恩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跨国药企葛兰素史克公司(GSK)达成管线合作协议,交易潜在价值最高可达8.5亿美元。在此之前,科伦博泰、百利天恒、康诺亚相继三次创下中国ADC药物出海授权交易新纪录,授权交易金额达到213.88亿美元。“成都造”创新药出海加速度,折射出成都以创新药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在国际市场竞风流。

近年来,成都加快由内陆腹地迈向开放前沿,坚定以大开放促大发展,吸引一大批外国投资者在成都投资,外商企业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模式,参与推动了成都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赋能成都加快建设制造强市,形成了万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千亿级的产业集群,并坚定创新驱动,一体推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位列2024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科技集群”百强榜第23位,成都研发的成果也实现了成都造、全球卖。

在刚刚举办的2024塞舌尔(成都)国际经贸博览会期间,还有近40家“成都造”优质品牌亮相。这不是“成都造”组团拓展海外市场的第一站,今年以来成都已组织多批次企业出海欧洲、中东地区抓订单、拓市场,推动“成都造”提速冲刺国际市场。

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对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健全高水平开放通道枢纽体系、加快建设西部对外交往中心等已提出明确要求。面向未来,成都将继续坚定扩大开放,围绕重点产业链,面向全球配置资源要素,加速“成都造”产品出海,更深度融入全球分工、更紧密连接全球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升级政策措施

推动外商投资扩容

“接下来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把握制造业外资准入限制措施‘清零’和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机遇,锚定全年目标,紧盯拟到资目标企业,因企施策、跟踪服务,推动尽快履约到资。”成都市投资促进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近日,一群由境外华侨组成的旅游团来蓉体验了为期4天的天府文化之旅。这是成都第一家外资旅行社——成都蓝屿文化旅游有限公司接待的首批入境外籍游客。今年7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在成都等6个城市暂时调整有关行政法规和经国务院批准的部门规章制度,“以制度形式推进试点城市服务业领域扩大开放”。从当月成都开出首单涉外涉港澳台营业性演出“许可证”,到如今首家外资旅行社在成都落地“开张”,无疑都见证了成都服务业领域的开放步伐。

与此同时,成都市持续升级外资政策措施,增强外商投资的引力场。于近日印发《成都市鼓励外资研发中心设立和发展暂行办法》,拿出“真金白银”鼓励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的境外世界500强、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在蓉设立研发中心和发展,给予的奖励每年最高1000万元,这样的力度在全国城市并不多见。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中心已经从最初以‘服务于全球产品的中国本地化落地’为目标,越来越多地转向‘在中国为全球’。此时升级政策措施的支持力度和精准性,有利于为外资研发中心营造更好发展环境,更好发挥其全球创新资源配置作用,释放产业升级驱动力,加速推动成都产业链融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财富500强企业世邦魏理仕(CBRE)西南区董事总经理谢凌说。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唐小未 责任编辑 曾书睿 编辑 戴艾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