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心理状态:

明明不想做的事,为了让别人满意,硬着头皮答应了;

和其他人交流时小心谨慎,生怕说错了话让别人不开心;

日常穿衣服、换发型都要担心自己在别人眼里是不是“好看”……

很多时候,为了维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满足他人的期待、获得社会的认可,我们常常压抑自我,迎合外界的需求,我们以为这样的妥协就能“你好我好大家好”,但却忽视了这种妥协会让我们不断放下自己的真实想法和需求,一点一点地放弃自我,从而逐渐失去主体性,变成了满足他人要求的“工具”。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如何“重拾主体性

工具人心态vs主体性思维

首先,什么是“工具人心态”?

它的核心在于“为他人而活”,根植于一种“客体性”思维。在这种思维框架下,我们把自己视为“宾语”——一个被评估、被定价、被取舍、被利用的对象,是提供某种功能、满足他人需要的“被选择者”。换句话说,我们将自己“物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与之相对的是“主体性”思维,它强调个人的独立性、自主性和自我决策。因此,保持“主体性”的核心,是“为自己而活”。

主体性强的人,一切从“我”出发,万物为“我”所用。生活中的每一个决策和行动都基于对自身真实需求的理解和追求,清楚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能够在嘈杂的外部声音中保持独立思考,不轻易被他人的期待和意见左右。简单来说,就是做自己生活的主角,从第一人称视角看世界的“选择者”。

然而,保持主体性并非易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被各种外部力量所牵引,比如家庭的期望、社会的规范、文化的习俗等,这些因素无形中塑造了我们的行为模式和决策逻辑。例如,有人可能会说:“我不喜欢现在的工作,但是上有老下有小,不能没有这份收入,我别无选择,只能得过且过。”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现实中约 80% 的选择并非完全出于行为人自己的意愿,而是被外部因素所驱动的。

所以,我们所倡导的“主体性”,并不是罔顾现实或盲目追求自我满足,而是基于对自我需求的真诚认知和独立判断。主体性是一种深刻理解自我的态度,它意味着在面对外部压力和自身需求时,能够理性权衡后做出独立的选择。这种主体性是一种平衡:在理想与现实之间找到适当的位置,不被环境轻易裹挟,也不一味对抗客观条件,而是保持清醒的自主权,以从容应对生活的挑战。

有这几种表现

你可能已经陷入“工具人心态”了

“工具人心态”的本质是自我放弃,认为自己的存在只是为了满足他人的需求,而不是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去生活。正如《认知觉醒》的作者周岭所指出的,那些对自我缺乏了解、对生活没有主张、对命运没有选择的人,只是随着生活的惯性不断前行,成为了“醒着的睡着的人”。

因此,我们会发现,主体性缺失、工具人心态强的人,通常表现出以下特征:

1

总是为了满足他人的期望而改变自己

为了迎合他人,可能压抑自己的兴趣、观点甚至生活方式,忽略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比如,一个人在职场上明明想要追求创意性的工作,但因为老板更看重执行力,就把自己强行改变成一个“服从命令、机械执行”的角色。

2

在关系中充当“情感垃圾桶”

不管自己是否心情低落,总是让他人向自己倾诉和发泄情绪,而忽略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这样的人往往会觉得自己在关系中是“被利用”的,但又不敢拒绝,因为害怕失去对方的认可。

3

依赖外部评价和认可来确认自己的价值

不敢主动追求自己的目标,而是等他人对自己“认可”之后,才去尝试或付出。比如,一个人可能并不喜欢某个专业,但为了得到家人或社会的肯定而选择继续深造,从而将自己限制在他人定义的框架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4

无偿提供帮助而不计回报

即便事情超出自己的能力或带来极大负担,也很难说“不”。例如,一个人在朋友或同事遇到困难时,总会无条件提供帮助,但很少意识到自己也需要支持,从而导致心理负担不断加重。

5

在决策时完全依赖他人

没有清晰的自我判断力,总是认为他人比自己更了解“该怎么做”。比如,在人生重大决策上,比如择业、恋爱、婚姻,完全听从他人的意见,把自己视为“被安排”的角色。

6

害怕独立、害怕承担个人责任

即使不满现状,也会继续保持现有状态,因为觉得离开别人、独自生活会让自己失去价值。这样的人往往在内心中把自己定位为“跟随者”或“辅助者”,没有清晰的独立目标。

如何摆脱“工具人心态”

重拾主体性

主体性与“工具人心态”截然相反,体现的是一种清晰的自我觉知和主动掌控的生活态度,即“我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为之付诸行动”。主体性追求的是独立思考、深刻理解自我需求,同时具备不惧他人评价的内在力量。这种内在力量不依赖于外界的认可或条件的充裕,而是源于一种深层的信念:无论处境如何,自己始终“有得选”。

因此,衡量一个人是否真正具备主体性,不在于他拥有多少客观选择,而在于他内心深处是否坚定地相信并感知到自己有选择的自由。这种信念是我们摆脱“工具人”命运、成为生活主宰的关键所在。

1

从“我”的角度看问题

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往往忽视了内心真正渴望的那个“我”。久而久之,真实而自主的自我被压抑了,我们逐渐被“客体性”思维支配,生活成了他人期望的舞台,缺乏自我表达的机会与自由感,变成了他人眼中的“角色”或“工具”,而非一个独立的“主体”。

因此,我们需要从自身出发,问问自己:“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什么对我来说最重要?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通过思考这些问题,我们能更清楚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而不是盲目地迎合他人的期待和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2

从“我”的角度去评价

我们有很多“不开心”,其实都源自外界的否定;我们有很多“不得已”,也都是为了获得外界的认可。比如,会因为别人的一句“不好看”,就脱下喜欢的裙子;会因为一句“你不行”,就放弃尝试新事物的勇气;会因为一次面试没过,就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我们把自己当成了“展示品”,时刻等待着他人的评估和评价。

因此,要重拾主体性,我们需要走出“展示品”的角色,收回给外界评价我们的权力,由自己来做出判断。当别人说“你不适合穿裙子”“你不擅长和人打交道”或“你不够聪明”时,如果我们将其内化为“我不适合穿”“我不擅长”“我不够好”,我们实际上是把自己置于被动的“客体”位置,接受他人标准为自我评价依据。这种思维是把“我”与某个事物、环境或角色不相匹配的原因归结于自身,从而给自己设定了不必要的限制,认为自己无法达到某个目标或无法胜任某个任务,就会选择放弃努力和尝试挑战。

为此,我们可以将“他人评价”转化为以自己为主体的思维方式,将“我不适合 XXX”“我不擅长 XXX”转变为“XXX 不适合我”“XXX 无法凸显我”。例如:

“你不适合穿裙子”——“这条裙子没能展示我的特点”
“你不擅长和人打交道”——“这个社交场合没能让我发挥出自己的交际潜力”
“你不够聪明”——“这次的任务没有充分体现出我的聪明才智”

这种思维方式将关注点从“我哪里不行”转移到“我如何展示自己的优势”,不再将他人的评价视为绝对标准,而是从自我角度来评估是否与环境、事物匹配。例如:

“我不适合这份工作”:暗示自己能力不足或兴趣不匹配,可能削弱主体性。

“这份工作不适合我”:强调个人需求与工作环境的匹配度,体现对自我价值的清晰认知,助于建立主体性。

“我不适合参加大型聚会”:容易带来社交焦虑或不适。

“大型聚会不适合我”:基于对个人喜好和舒适度的认识,增强对自我需求的理解。

“我不适合穿这种衣服”:可能反映自我形象不自信。

“这种衣服不适合我穿”:体现对个人风格的清晰认识,有助于选择更符合自我形象的服装,增强主体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库版权图片,转载使用可能引发版权纠纷

工具人心态是一种“物化”的表现,无论是他人将我们当作“工具”来使用,还是我们将自己当作“物品”来展示,都在削弱个人的主观体验和情感需求,用客体性逐渐替代了主体性。正如哲学家玛莎·努斯鲍姆所指出的“否认主体性”:在物化过程中,个体被视为一种没有自我体验和感受的存在,纯粹是为了满足他人需求而存在的“物品”。

要摆脱这种工具人心态,重拾主体性,我们需要主动思考自己的真实需求和渴望,不再单纯用外界的标准评估自身的价值。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物品”的角色中解放出来,恢复作为“主体”的地位,真正去体验、感受,并主导自己的生活。这不仅是超越他人期望,更是回归内在价值的过程。

参考文献

[1]周岭.(2020).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人民邮电出版社.ISBN:9787115543424和学新.学生主体性若干基本概念辨析[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3.

[2]Ramsey, L. R., & Hoyt, T. (2015). The object of desire: How being objectified creates sexual pressure for women in heterosexual relationships. Psychology of Women Quarterly, 39(2), 151-170.

[3]Rijavec, M., Brdar, I., & Miljkovic, D. (2011). Aspirations and well-being: Extrinsic vs. intrinsic life goals. Drustvena istrazivanja, 20(3), 693.

[4]Subjectivity and selfhood: Investigating the first-person perspective.

策划制作

作者丨苏静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审核丨樊春雷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副研究员

策划丨杨雅萍

责编丨杨雅萍

审校丨徐来 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