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超
蒙古国官员近期访华时,不断强调本国新出台的“区域化发展构想”,并表示希望推动该构想的实施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相衔接。这充分体现出蒙古国政府对于进一步同中国发展战略对接、深化各领域合作的强烈意愿。
过去30年,蒙古国在经济和人口增长的同时,出现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蒙古国46%的人口、90%的高校、75.8%的企业和84%的贸易服务业集中在首都,乌兰巴托也因此创造了国家63%的GDP。这使得蒙古国农村劳动力短缺、国家经济缺乏多样化发展。蒙古国曾于2001年推出过区域化发展构想,但收效甚微。鉴于此,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议会)分别于2020年和2021年,通过了包含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目标的“远景2050”长期发展政策和“新复兴政策”。在此基础上,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在2024年又批准了新的《蒙古国区域化发展构想》。
以往,蒙古国对首都和21个省基本是按纵向分区,包括西部、杭盖、中部、东部和单独的乌兰巴托地区。新区域发展构想则是将纵向与横向划分相结合,在重新组合省份的同时,增加北部和戈壁地区,共七大片区。各区块包含若干优先发展方向,如文化、能源、旅游、工业、农业、金融、商业等,蒙古国政府据此分配预算和配置资源。
从对外经贸影响来看,一方面,“构想”旨在提升本国各区域的经济竞争力,促进国家融入地区经济一体化,新增北部和戈壁地区的发展目标,被分别明确列为扩大同俄罗斯和中国的经济联系,这无疑增强了蒙古国同邻国协调区域发展及共建经济走廊的动力。
另一方面,蒙古国的戈壁片区与中国相邻,涵盖四省,被定位为以矿业、戈壁原生态、历史文化遗产、古生物资源为基础的“特色工业区和绿色能源区”。这有利于中蒙两国加快推动互联互通和能源领域合作,特别是在清洁能源领域打造示范性项目。
《蒙古国区域化发展构想》包含众多子目标,在2024年至2050年间,分三个阶段实施,目前,同我国相关的两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一是经济自由区或合作区建设。建立和开发自由区是蒙古国各地区共同的发展目标之一。蒙古国早在1995年就提出建立拥有关税减免等特殊经营制度的经济自由区概念,随后进行相应立法,以及给予扎门乌德经济自由区的权利和地位。2014年,中蒙政府部门签署关于建设经济合作区的谅解备忘录。2015年,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通过了修订后的《自由区法》,为扎门乌德经济自由区向中蒙经济合作区的转变进行法律准备。2021年,蒙古国国家大呼拉尔通过了关于建立蒙中扎门乌德—二连经济合作区的协定。2024年,中国国务院同意设立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这也是中国与毗邻国家共同建立的第三个跨境经济合作区。同年,中蒙举行经济合作区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二连浩特口岸作为中国对蒙开放的最大陆路口岸,不仅是距离北京最近的边境陆路口岸,也是国家向北开放的前沿和窗口。立足二连浩特市设立的跨境经济合作区,既直接推动了蒙古国经济自由区的发展,也因其具备吸引投资、产业集聚、技术转移的功能,对于中国发展枢纽经济,打造沿边地区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将发挥带动作用。
二是跨境铁路对接。对于蒙古国这样的内陆国而言,道路交通和口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蒙古国已经制定了“将战略矿与边境口岸用铁路线联通”的新铁路扩建规划,计划将现有连接中俄两国的中部纵向铁路建成复线铁路,并最终实现纵贯东、中、西部的“三纵”和连接靠近中蒙边境省份主要矿区的“一横”铁路网络,而未来准备实施的西部、东部垂直铁路建设工程就涉及同中国相邻的戈壁和东部区域。
在此背景下,中蒙之间原有的一些公路口岸也将与蒙新铁路网对接,并打造相应跨境铁路通道。目前,中蒙间甘其毛都—嘎顺苏海图、满都拉—杭吉、策克—西伯库伦3对口岸跨境铁路的铺设规划,已被列为《蒙古国政府2024—2028年行动计划》14个大项目之首,足以可见蒙政府的重视程度。2023年和2024年,两国相继签署了《关于成立中蒙策克—西伯库伦口岸跨境铁路工作组的谅解备忘录》《关于共同建设嘎顺苏海图至甘其毛都口岸跨境铁路桥的协定》,为后续中蒙新增跨境铁路线的连接奠定了基础。
2024年是中蒙建交75周年,也被蒙古国定为支持区域化发展年。蒙古国正以此为新起点,大力推动同中俄毗邻地区的互联互通以及推进本国大项目合作,这将为中蒙两国发展战略对接,深化互利合作,提供有力支撑。(作者是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一带一路”研究所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