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女儿叶嘉莹:一生只为诗词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人饮终老吧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诗人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下午逝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出生于北京书香之家,本姓叶赫那拉,满族。三四岁开始跟随长辈吟诵古诗词,家庭旧学氛围浓厚,为她的诗词之路奠定基础。

1924 年,叶嘉莹出生在一个颇有地位的满人家族。她的曾祖父在咸丰同治时期官至二品,祖父是光绪时期的进士,父亲叶廷元是北京大学英文系毕业生。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叶嘉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

在开始读书的第一天,父亲叶廷元在家中举办了传统的拜师仪式,让叶嘉莹和弟弟向 “至圣先师孔子之位” 的牌子磕头。叶家的家教严格,叶嘉莹很少出门。从很小的时候起,她就开始学习背诵唐诗,这也成为封建传统教育的一部分。

虽然叶嘉莹童年时期的教育环境属于传统封建文人的家庭教育氛围,但她所接受的教育内容却超越了人们对封建教育的认知范畴。父亲叶廷元用毛笔在黄表纸上写字教她认字,遇到多音的破音字就单独讲授,还以此方式教授英文,帮助她理解中英文在词性和读音变化之间的差异。此外,叶嘉莹童年时虽以《四书》为主,但每天下午也要学习数学,姨母会检查作业。

小时候背诵的诗词,一开始叶嘉莹并不理解其含义,只是听从大人的要求背下来。然而,这些诗词深深地印在了她的记忆中。后来,在某些触景生情的瞬间,诗词的生命力便涌现出来,其意义和魅力也得以彰显。比如,因为出生在六月 “荷月”,小名 “小荷子” 的叶嘉莹对荷花充满好奇。她阅读与荷花相关的诗句,观察荷花的茎叶,还自己写与荷花有关的诗词。直到抗日战争爆发,看到逃难的同胞和无家可归的人,她对荷花的意味以及其中的宗教寄托有了深刻感触。

二、历经坎坷岁月

战乱之痛与少年磨难

初二时七七事变爆发,年少的叶嘉莹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她的家庭本就因父亲随部队南撤而失去了顶梁柱,此时更是陷入困境。她亲眼目睹了战争带来的苦难,看到逃难的同胞和无家可归的人,内心深受触动。在这样的背景下,母亲的离世对她来说无疑是沉重的打击。1941 年,母亲因病去世,年仅 17 岁的叶嘉莹悲痛欲绝,写下八首《哭母诗》。此后,她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投奔伯父伯母,在艰难的环境中继续求学。在辅仁大学,她师从顾随先生,与诗词结下了更深的情愫。顾随先生的授课方式独特,旁征博引,兴会淋漓,触绪发挥,皆具妙义。他将修身与诗词相联系,这对叶嘉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成为她日后教学的一大特色。

漂泊台湾,艰难求生

叶嘉莹随丈夫赵钟荪前往台湾后,生活充满了坎坷。不久,丈夫入狱,她独自抚育女儿,靠教书艰难维持生计。在丈夫入狱期间,她经历了无数的辛酸。她曾怀抱着幼小的女儿寄人篱下,住在姑姐家的走廊上。生活的压力和他人的眼光让她倍感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后来,她得到了在私立女中教书的机会,一边含辛茹苦地抚养女儿,一边等待丈夫出狱。三年后,丈夫被释放,然而他早已性情大变,变得脾气暴虐。次年,叶嘉莹的小女儿出生,但丈夫对她没有生儿子十分恼火,开始对她恶语相向,甚至拳脚相加。面对失败的婚姻,叶嘉莹只能将自己的一腔愤懑投入到古典诗词之中。她在台湾的日子充满了艰辛,但她凭借着对诗词的热爱和坚韧的性格,坚持了下来。

三、诗词成就斐然

叶嘉莹出版有《Studies in Chinese Poetry》《杜甫秋兴八首集说》《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等数十种著作,在诗词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成就。她的著作涵盖了对中国古典诗词的深入研究和分析,从杜甫的诗歌到王国维的文学批评,展现了她深厚的学术功底和对古典诗词的热爱。她的作品不仅在国内受到高度评价,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广泛影响,成为了中西比较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籍。

海外讲学,传播诗词

叶嘉莹接受哈佛大学、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等高校邀请,为欧美汉学研究者讲解中华古典文学。她在海外传授中国古典文学时间最长、弟子最多、成就最高、影响最大。从 1966 年起,她先后受邀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和哈佛大学讲学,随后移居加拿大,成为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在国外教学期间,她不仅讲解中国古典诗词,还尝试将其与西方文学批评理论结合,开拓了中西比较文学的新领域。她用流利的中英文将中华诗词的美传播到了异国他乡,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她的学生遍布世界各地,其中不乏成为世界汉学权威的学者,如马汉茂、施吉瑞等。她的教学不仅让学者受益,也为普通大众提供了接触和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机会,为中华诗词在全球的传播做出了巨大贡献。

四、回归祖国奉献

回国教书,传承诗教

改革开放后,叶嘉莹对祖国的思念愈发强烈,她毅然给国家教委写信,请求回国教书。1979 年春,她的申请得到批准,在南开大学开始了回国讲学的第一课。初回南开授课,盛况空前。教室里满满当当,台阶上、窗户上都坐着学生,叶嘉莹得从教室门口曲曲折折地绕,才能走上讲台。她穿着蓝色中式上衣,仪态高雅,激情四溢,京腔婉转,让学生们惊为天人。叶嘉莹继承了她的老师顾随先生的讲课风格,“纯以感发为主”,注重分享心灵的感受。在黑板上的板书也很好看,竖排繁体,一边说一边写,速度很快,学生们听都听呆了。从那儿以后,一传十,十传百,很多外校的学生也赶到南开大学旁听。临时增加的课桌椅一直排到了讲台边缘和教室门口,以致有时叶嘉莹想要走进教室、步上讲台都十分困难。学校无奈中出一下策:只有持听课证的同学方可入场。但这样一来引起了其他院校学生的不满。天津师范大学一个女生,竟找来一块萝卜刻了一个南开大学文学院图章,自制了一个假听课证。一时间,真假听课证统统洛阳纸贵,每回上课,教室的阶梯和墙边依然挤满了或坐或立的人。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学生听到不肯下课。她与学生们就这样如痴如醉地沉浸在诗词的世界里,直到熄灯的号角吹起。

此后,叶嘉莹先生在中国各大高校讲授诗词,像候鸟一样往返于太平洋两岸。她讲授古典诗词的足迹遍布祖国大江南北。1993 年,她受邀担任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并捐献出一半退休金 —— 约十万美元设立 “驼庵奖学金” 和 “永言学术基金” 奖掖后学。2015 年,叶嘉莹定居南开后,有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在家中的小客厅里,她每周给学生上一次课,逐字逐句地帮学生批改论文。

设立基金,弘扬诗教

叶嘉莹一生 “只为一件事而来”,那就是中国诗词的创作、研究和教育。她捐出自己的积蓄 3500 多万元,成立了 “迦陵基金”,志在全球弘扬中华诗教,把古典诗词传播到世界各地。2018 年,叶嘉莹将自己的财产捐赠给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用于设立 “迦陵基金”,继续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如果人有来生,我就还做一个教师,仍然要教古典诗词。‘莲实有心应不死,人生易老梦偏痴。’只要还能站在讲台上讲课,我仍然愿意继续做这样的工作。” 叶嘉莹在自己 90 岁的生日上许下心愿。2019 年,95 岁的叶嘉莹在自己归国执教 40 周年的活动上再次表明愿望:“我现在 95 岁了,因为这两年生病的原因,我不敢再说努力地工作,但如果我幸而不死、身体得以恢复,我还有一个愿望:就是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

作为一名当时执教已 70 余载的古典诗词教师,叶嘉莹觉得有些对不起她的早期学生,“以前我上课没有怎么教学生吟诵。中国的古典诗词本来是以吟诵为主的,吟诵不是歌唱,不是现在把一首诗编成一首歌来唱,它是真正有平仄韵律、含着作者内心感发的吟诵,这种兴发感动的力量是伴随着声音出来的。我希望中国的吟诵不要失传,我想要把我所有留下的从古至今的诗词歌赋的录音整理出来,能够为国家、为后面的年轻人留下一些我们中国几乎失传的吟诵,不然我真是上对不起古人,下对不起来者。”

五、众人评价赞誉

学界高度评价

历史学家汪荣祖评价她 “继绝学于不坠,使中国古典诗词得以新生,厥功至伟”。汪荣祖以《红蕖留梦 —— 叶嘉莹谈诗忆往》为依托,梳理了叶嘉莹的诗词人生。叶嘉莹出生于传统书香之家,自幼在充满传统人文气息的氛围中成长,打下了读古文的坚实基础。她虽出生于民国,却在旧学的浸润下迈向成为古典诗词大家的第一步。她的热心与努力可比宣教士,将中国古典诗词的种子播撒到世界各地,让其在新的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

学者戴建业称她的逝世是我国学术和教育的巨大损失,但先生之德和先生之业将山高水长。戴建业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叶先生一生只为弘扬中华传统诗教而来,她怀有热情与才华,完成了宏大的人生使命。先生的离去令人惋惜,但她留下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珍惜。

六、感动中国颁奖词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你发掘诗歌的秘密,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转蓬万里,情牵华夏。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这段颁奖词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叶嘉莹先生的一生。她桃李满天下,将诗词的传承视为一生的使命。叶嘉莹先生发掘诗歌中的秘密,用自己的传奇人生让人们感受到诗词的魅力。

她如转蓬一般,漂泊万里,却始终情牵华夏。她接续了李清照(易安居士)的灯火,传承唐宋诗词的薪火,继承了王国维的绝学,贯通中西文脉。她是诗词的女儿,自幼在诗词的熏陶下成长,一生与诗词为伴。她也是风雅的先生,以高雅的气质和深厚的学养,成为诗词教育的旗帜。

叶嘉莹先生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诗词的热爱和对文化传承的执着。她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让我们更加珍视中华诗词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努力将其传承和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