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过花甲之年的李汴生,在华园讲台上走过了40个年头。“你是个当老师的料!”大学时大家对他的一句评价,是他40年师者生涯最好的“颁奖词”。40年来,他牢记传道授业解惑的初心,做青年师生成长道路上的“筑梦人”;致力于食品领域技术革新与产业升级,做食品行业发展的“领路人”。他的身上,生动体现着“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人物简介
李汴生,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广东省食品学会理事长,教育部学校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专家组专家;致力于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安全与控制等领域的教学和研究,主编教材和专著5部,发表论文300余篇,主持或参加国家、省以及地方项目50余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南粤教坛新秀、改革开放三十年广东省食品(医药)行业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
击鼓传后人,
他走上三尺讲台立志报国
把南粤大地和华南理工大学作为人生追梦的起点,乃至在毕业后留校从教,并以科研服务社会,带动广东省食品行业转型升级,对李汴生来说,这些都不是人生的偶然。
小时候,李汴生常到母亲工作的开封搪瓷厂玩耍。这个工厂是为支援三线建设从上海迁来,里面的工人技术能力都很强。在技术革新过程中,大家把原来的人工生产线改造成为机器生产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让亲眼对比了前后变化的李汴生,对工业化生产有了浓厚兴趣,“学工挺好”的一粒种子就此在心中萌芽。
1980年,李汴生填高考志愿时选择了“往南报”,“当时刚刚改革开放,办的4个经济特区都在南方,家里人对广东也比较了解,认为南方很有吸引力。”
就这样,李汴生考入华南工学院(1988年更名为华南理工大学)微生物工程专业,步入了华园这个梦想开始的地方。“当时国家号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处处充满着朝气和希望,大家心里都有奔头,再加上77、78级的师兄师姐们做样板,我们的学习也很有股干劲。可以说,校园里每天都充满了生机。”
在这里,李汴生遇到了大批良师益友。特别是老师们不仅精通学科知识,还能“手到病除”解决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被国内同行赞誉为 “白酒王”“酱油王”“味精王”。李汴生说:“这不单是读书就能做到的,‘学以致用、知行合一’成了我学习的方向”。
由于成绩优秀,李汴生担任了学习委员。当时的学习辅助材料很少,他便将老师总结的各类有机化学反应式汇成复习资料,手刻蜡板并油印成册发给全班同学。大学四年,他以身作则,成绩在班里名列前茅,沉稳的性格也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李汴生(后排左一)到工厂实习
到了李汴生毕业时,恰好学校复办食品工程专业,急需补充青年教师。班主任想到了李汴生,就动员他留校做老师。起初,李汴生也拿不准自己是否适合,但老师、父母和同学都给了他很大的鼓励。“毕业答辩时,当我流利地回答出老师们提出的问题,并获得优秀答辩成绩时,大家都对我说:你是个当老师的料。”李汴生笑着回忆。
留校后的李汴生,不忘继续学习深造,先后考取全日制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跟随陈连就教授、卢寅泉副教授下厂解决技术问题,深悟工科思维;在彭志英教授、曾庆孝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纵向、横向科研项目;而后获得机会,前往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访学进修。
“他们皆我师,恩泽吾终生,涌泉无以报,击鼓传后人。”李汴生十分感谢国家和学校给予的平台,以及恩师们的谆谆教诲。他立志要将所学所得,回报于国家和社会,传承给华园的后来人。
重启智润心,
他开启学生认知专业的窗口
李汴生与课题组的学生们
带着这份使命感,李汴生在讲台上一站就是40年。这40年里,他言传身教,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
在教育理念上,李汴生提倡“先育人再育才”。他认为,优秀的人才首先要有正确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才是经过系统训练而获得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除课堂上谆谆教导外,他经常组织课题组集体活动,如打球、郊游、观影。活动过程中,他与学生拉家常、聊未来,引导他们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三观,成为“顶天立地”的人,组内形成了大家庭般的温暖氛围。
对于专业课教学,李汴生自走上讲台起,就反复琢磨,深入探求里面的规律特点,并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此,李汴生在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上双管齐下。
“我们要教会学生科学的思维,帮他们打开认识专业和世界的窗口。”平日,李汴生常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实例,引导学生抽丝剥茧地解开学科谜团,不少学生甚至老师反映,原来搞不太清楚的问题,经他一讲就豁然明了。在讲授《食品加工保藏原理》时,有学生提出“食品为什么要加工”这一问题,李汴生就从人类进化史的角度切入:“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会用火烹饪食品,火可以带来温暖,也可以带来健康长寿。”他结合高温杀菌、微生物抑制等原理,再从工业化的角度,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学生的疑惑。
李汴生带领学生下厂开展科研
刚留校任教时,教室还没有电教设备,李汴生就自己买图纸、画图表,上课时挂在黑板上,减少板书的时间;现在有了电教设备,所有的讲授内容都可以做成PPT,但是他反而不时地去写一些板书。这又是为什么?
“以前少写板书,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给学生们讲解原理,避免整堂课全是老师写、学生抄;现在多写板书,是为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避免整堂课全是老师念、学生听。”李汴生总结道,“教学的关键就是让学生愿意听你讲,跟着你的思路走。”
丰富的案例讲解,一直是李汴生课堂教学的法宝。李汴生说:“我们的专业课,最吸引人的地方还是实际运用的例子。”课上,他用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来配合讲解专业理论、技术原理;课余,他常带着学生深入企业开展实习,共同探讨理论的运用。2014届校友、现任广东省食品学会秘书长彭红梅回忆起上学时,李汴生经常给学生们介绍生产一线的设备,“这无形中激活了我们探索和创新的愿望,也提升了我们面对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多年教学过程中的宝贵心得,李汴生从不藏私,总会倾囊相授。他常与身边的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感悟传承创新,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近年来,他和团队承担专业主干课程的各层次教学任务,《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课程获国家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精品课程等荣誉,课程教材成为“十一五”“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至今已经3版20多次印刷,销售达6万余册。教学团队还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项。李汴生本人也多次获“南粤教坛新秀”、华南理工大学教学名师、“最受学生欢迎的导师”。
在喀什大学讲课
2017年,李汴生应邀加入了“天山学者高层次人才特聘计划”团队。这一计划旨在为新疆高校打造一支高层次人才队伍,引领学科发展和创新团队建设。数年间,他给喀什大学的本科生讲课,培养指导硕士研究生,协助建设喀什大学食品工程实训中心,对该校青年教师开展教学辅导。同时参与该校食品学科的建设发展,带着教师一家又一家地跑当地食品企业,了解和解决生产技术难题、洽谈实习基地建设。可以说,他用智慧和汗水,为西部地区高校送去了宝贵的“华工经验”。
民以食为天,
他为你我“舌尖安全”保驾护航
食品加工与保藏团队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让科技和人才资源走出校门,服务产业、贡献社会,是华南理工大学由来已久的传统。早在上世纪80年代,大批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星期六工程师”,助力珠三角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成为广东这一改革开放前沿阵地经济崛起的“秘诀”。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的中国专利奖、科技特派员数量,也是学校一直致力于产学研结合的见证。
“民以食为天,用我的专业知识服务国家社会,是我的一大心愿。”李汴生除承担教学与科研任务外,也持续关注食品安全和质量这一社会热点话题。他与恩师陈连就教授、曾庆孝教授,以及阮征、陈中、张立彦、朱志伟和李丹丹等人组成“食品加工与保藏”团队,以中国传统食品生产的现代化改造为主要目标,参与和承担了10余项国家、省、市的重点领域研发和招标项目,与省内外众多企业开展科研联合攻关。
无穷食品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案例。李汴生团队通过优化盐焗鸡肉杀菌技术、设备和工艺,解决了长期以来难以克服的肉禽类产品高温杀菌后口感软烂这一世界性问题,使该企业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大幅提高,并带动了禽类食品加工行业的整体提升。无穷公司也在10多年间,成长为国内同类企业中的龙头,累计产生的经济效益达百亿元以上。
广州利口福、中山咀香园、广东点都德……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食品企业,都是李汴生团队的合作对象。团队为企业解决了粤式包点、广式月饼工业化生产中的品质变化和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共建多个新产品新技术研究中心。“我们要做的,不只是研发,更是要从管理体系、人才培养和生产技术等方面,全方位地帮助他们实现产业升级,帮助企业实现从依靠经验到依靠科技的根本性转变,”李汴生总结道。
李汴生前往企业进行生产技术指导
作为广东省食品学会的原秘书长和现任理事长、广东省食品安全专家委员会的“老委员”,李汴生牵头首创基层“科技服务站”,为企业科技进步提供指导,共同创建实验室、开发和改进生产技术设备,助力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广东省食品学会曾荣获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和广东省科协授予的先进集体,也是省科协五星级学会。
同时,李汴生还积极通过政协会议提案、接受媒体采访、参加科普讲座、担任智库专家等方式,为食品产业振兴建言献策,为食品健康安全大力宣传,获得广东省政协优秀履职委员称号,多个提案获得“优秀”。
在李汴生看来,和企业打交道的过程,并不是一个单向的“输出”,同时也是由实践向理论、由科研向教学的“输入”。他提到校友企业广州卓诚的例子。其创始人陈家文校友有着食品加工的专业背景、多年的机械维修经验和国企管理经历,退休后投身创业,带领团队研发的固态食品无菌封装技术是全球唯一的新技术,国内外无技术特点相同技术。“他们的科研能力不比高校差,”最让李汴生佩服的,是公司的转化能力很强,好的想法很快就可以实现,就在工厂里做出来,“和他们的合作,可以充分利用企业的技术优势,助力高校原始创新,同时为学生提供实践锻炼平台”。
“用心,才能做好一件事情。我希望能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对国家、社会和家庭有用的人。”今年,李汴生的研究生课题组又迎来一批新成员,这也将是他带的最后一批学生。谈起未来规划,李汴生有离别讲台的不舍,但更多的是春满华园的欣慰。他说:“学校和学院的发展非常好,我们已经把青年教师的力量都带动了起来,让好的东西传承和发扬光大。”
华南理工大学 学生记者团
图:由受访者提供
文:黄明华
微信编辑:黄明华
初审:冀早早
二审:卢庆雷
终审:邹浩
华工原创,版权所有
若需转载,敬请联络
邮箱:hgxcb@scut.edu.cn
“分享”“点赞”“在看”,记得一键三连哦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