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文/十一弟

这两年,房地产行业闯进来一匹黑马——

中建壹品。

它是大央企中建三局旗下的开发业务平台。

三年前,中建三局地产业务销售规模326亿,在百强房企榜单上,还只能排在100名开外。

到了去年,尽管行业整体下行,但中建壹品的销售规模,逆势扩张到了519亿,排在了第34名。

今年到上个月,中建壹品在销售榜单上更进一步,已经卖了400亿,挺进了行业前二十强。

比销售增长更快的,是投资拿地,中建壹品在抓紧储备弹药。

今年以来,它在土地市场上花了229亿,百强房企拿地榜单上,排名第四。

只有保利、绿城和厦门建发,在今年的拿地预算比中建壹品更多。

连华润、中海、招商,都被它压过一头。

现在的市场行情下,中建壹品的黑马成色十足。

最近,中建壹品的一把手,接受了一次公开采访——

“把我们称为黑马,深感荣幸,但也需要理性。”

“这个称呼背后,蕴含着压力与挑战。”

“尤其是在行业转型的背景下,必须时刻保持头脑清醒,不断创新进取,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

中建壹品的扩张,不是盲目砸钱,它有一整套拿地策略——

核心城市、中心地段、主流产品,坚持深耕重点区域。

它把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作为全力聚焦拓展的第一发展梯队。

在拿地的评估与选择上,绘制出了重点城市投资地图。

从宏观与市场等多个维度,对城市区域和板块进行研究,形成了板块评级标准——

重点拓展、机会进入、谨慎跟进。

有了城市投资地图工具,在区域布局和项目选择上,就变得相对精准了。

比如,在北京,中建壹品选择了海淀、朝阳、丰台等成熟区域;

在上海,持续深耕杨浦等核心区域;

在深圳,以龙华为发展原点。

在各个城市,通过把重点区域做深做透,不断加深市场理解,确保所拿地块具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和市场前景。

今年初,中建壹品与湖北省属国企——湖北文旅集团组成联合体,以将近52亿的代价,拍下了位于深圳龙华区民治街道一块地。

折算下来,这块地的楼面价大约2.5万/平米。

而其所处的梅林关板块,是深圳龙华有名的豪宅区,在售新房单价卖到了七八万块钱。

中建壹品把这块地开发成了“鹏宸云筑”,即将开盘入市。

十一弟查了下,鹏宸云筑定位品质人文住区——

它采用围合式布局,以岭南建筑美学理念,打造岭南艺境、山水雅集的东方诗意园林。

项目南侧是民治水库,算得上妥妥的湖景盘。

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市中心,能有这样的山水景观资源,非常稀缺了。

鹏宸云筑以核心地段、成熟配套、纯商品社区和极致的户型设计等卖点,来吸引需求旺盛、眼光挑剔的深圳买家。

这是中建壹品进入深圳市场拍下的第一块地,也是其开发的第一个住宅项目。

01

四十多年前,中建壹品的母公司——中建三局,是最早一批进入深圳参与特区建设的央企

中建三局在深圳的开山之作,是国内超高层建筑的起点——

深圳国贸大厦。

改革开放之初,为了打造一个对外发展的窗口,深圳决定修建一座标志性大厦。

这就是后来被称为“华夏第一高楼”的国贸大厦。

按照当时的设计方案,国贸大厦共53层,高160米,将建成中国最高的大楼。

最终,这个项目由中建三局中标建设。

这是总部设在湖北武汉的中建三局,历史上第一次外出找饭吃。

据说,当时的领导层,立下了不接任务誓不回家的决心。

从一开始,中建三局就尤其看好特区的建设发展。

在成功竞标国贸大厦后,甚至一度从湖北整体搬迁到了深圳。

1983年,国贸大厦主体结构开始施工。

如果用传统工艺的话,每一层主体结构施工最少需要15天时间,地上50层,工期长达750天。

而在投标书中,中建三局明确提出要使用滑模技术,最少可以节约一半工期。

这在所有参与项目投标的七家建筑公司中,是最有技术特点的方案。

但这座大楼,地上高度150米、建筑面积超过10万平米,如此大面积的滑模施工,从无先例。

中建三局历经三次失败后,终于第四次试滑成功了。

滑模技术的大规模应用,大幅提高了施工进度,且质量完全合格。

在国贸大厦的建设过程中,中建三局创造的深圳速度,成为了改革开放的代名词。

1984年,国贸大厦封顶竣工,展现了深圳人敢想敢干、敢为天下先的特区精神。

此后十年间,国贸大厦一直占据着中国第一高楼的桂冠。

后来这个纪录,也是由中建三局在深圳承建的地王大厦打破的。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总设计师南巡讲话之后,中建三局抓住了建筑业蓬勃发展的历史机遇,开始主攻“高、大、新、尖”的建设项目。

那时,深圳已经愈发繁华,光是在罗湖闹市中心,已经建成了上百座高达百米以上的商业大楼。

其中,由中建三局承建的项目,就有四十多座。

在深圳最繁华的人民南路上,矗立着中建三局承建的多座高楼——

国贸大厦、发展中心大厦、天安国际大厦,这里被人们称为“中建三局一条街”。

1996年竣工的地王大厦,是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摩天大楼。

它是中建三局在深圳的又一个里程碑式的代表作。

在项目钢结构施工中,中建三局以两天半一个结构层,创造了新深圳速度。

从这之后的三十年里,中建三局在深圳建设了一个又一个地标性建筑——

中国华润大厦,也就是“春笋”,高达393米,是深圳排名第三的摩天大楼;

前海卓越金融中心,是深圳前海首座交付使用的写字楼;

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一期,总建筑面积超过160万平米,是全球最大的会展中心;

深圳机场T3航站楼,是深圳建市以来单体面积最大的公共建筑;

深圳罗湖口岸,被誉为“南国第一门”,每年的通关能力高达2000万人次;

深圳华星光电t7工程,拥有全球最大的最高世代液晶面板显示器生产线。

这些地标建筑,刷新了特区的天际线,丰富了城市功能界面,是中建三局与深圳发展共振的见证。

从国贸大厦到地王大厦,从罗湖到南山,中建三局融入了特区建设的每一段历史。

02

作为中建三局旗下的开发业务平台,中建壹品首次进入深圳,以龙华为发展原点,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深圳,父辈们喊龙华,将其称之为塘朗山北;到了千禧年,人们把它龙华当作深圳的后花园。

而现在,大家把这里叫作“宇宙中心”。

2011年之前,龙华还是属于宝安区的龙华镇,深圳决定成立功能区,设立了龙华新区。

彼时,对很多深圳人来说,龙华还只是个睡城——

在龙华租房买房,然后赶早赶晚地去福田上下班。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来往通勤的庞大人流车流,相对受限的交通路网,让进出龙华的交通变得很非常拥堵,出行体验十分糟糕。

据说,有个段子——

一些住在龙华的打工人,每每提到地铁4号线,就会浑身发抖,嘴里还不自觉地嘟囔着,“不要推我”、“我要下车”……

而每当早晚高峰,驱车经过福龙路的时候,只能从口袋里掏出香烟,默默地燃上一根,无奈地看向窗外的远山和天空。

龙华的交通拥堵,给深圳人带来的心理阴影,甚至衍生出了一句俚语——

英雄难过梅林关。

2017年,龙华正式升级为龙华区,以深圳北中心的身份,告别了福田后花园的地位,迈向了全新的高度。

龙华处于广深港中轴线上最中心的位置,堪称连接香港、广州的中轴核心,是贯通大湾区一体化的中轴脊梁。

在深圳“十四五”规划中,把龙华明确定位为都市核心区,与福田、罗湖、南山中心并驾齐驱。

位于龙华区的深圳北站,是中心中的中心,是连通大湾区铁路网的核心枢纽。

这里汇聚着地铁4号线、5号线、6号线、广深港高铁,以及规划中的地铁27号线、深惠城轨、地铁22号线。

这几条轨道交通,与香港、广州、惠州、东莞形成便捷生活圈。

除了轨道交通,还有几条深圳主干道,也都在此穿行环绕——

梅观大道、福龙路、南坪快速、北环大道等,便捷地通达福田、南山中心区。

中建壹品开发的鹏宸云筑,项目所在的梅林关片区,整体规划建设对标的是哈德逊城市广场、巴黎拉德芳斯区。

这里将打造垂直立体的轨道上盖之城,新增开发量达到了180万平米,总投资将近700亿。

英雄难过梅林关,有望成为历史。

建设深圳的都市核心区,龙华不但提升改善了交通路网,还打造了一众文化、商业、教育、生活配套的新地标——

光是在北站中心,就有深圳展览馆、深圳市第二图书馆、深圳市美术馆新馆,简上体育综合体、壹方天地、星河盛世、万象商业。

还有深圳外国语学校(龙华校区)、在建的格致中学民治校区、深圳高级中学(集团)北校区、绿芯公园、民治体育公园、深圳北站中心公园等。

中建壹品首进深圳,发展原点之所以落在龙华,是因为看重区域内的产业。

它绘制的城市投资地图,基于一个底层逻辑——

“房地产行业,短期看政策、长期看人口、人口看产业。”

“房、地、产,已转换为产、地、房。”

“土地和市场主要向高能级城市、向新兴产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朝阳产业聚集。”

去年九月份,深圳公布了全市创新型中小企业名单。

龙华区上榜企业数量最多,共有1179家,占比接近三成,超越了南山和宝安。

这意味着,龙华已经变成了深圳的创业第一区。

在龙华,创新型中小企业遍地开花,数字经济的崛起,起到了支撑性作用。

去年,龙华区的数字经济总产值4783亿,占GDP的比重超过了31%。

鹏宸云筑,坐落于一个超级产城融合综合体——

华南数字超级总部基地,是龙华区承载数字经济的核心产业空间。

它定位于新一代数字产业集聚区与功能型总部基地,聚焦人工智能、5G技术、工业互联网及软件和信息服务等数智科创产业。

据说,华南数字超级总部基地,预计可吸引1.5万高新技术人才,整个园区的总产值将达到500亿。

十一弟查了下,阳光电源、乐融软件、朗文科技、李森智能、图灵科技等,都已经入驻了园区。

目前,世界五百强企业——海克斯康,也选择落户这里,就在鹏宸云筑的隔壁。

海克斯康是一家数字化信息技术领域的科技巨头,它打算投资50亿,打造一个世界级智能制造示范基地。

这个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将不低于200亿,成为世界级工业4.0示范样板。

有人说——

正如当年腾讯对南山科技园的带动、华为对龙岗坂田片区的拉动、比亚迪对坪山的影响。

海克斯康落户华南数字超级总部基地,也能撑起龙华梅林关片区的半边天。

而华南数字超级总部基地,是龙华区数字经济的核心集聚区,将承载着片区的产业未来。

03

过去四十多年来,中建三局是最早一批参与特区建设的央企。

这个中建排头兵,用一座座钢筋水泥垒起来的高楼大厦,标定和刷新了深圳的城市天际线。

矗立着的摩天大楼,就是一座座地标,见证了特区改革开放以来的恢弘历史——

城市变迁、经济腾飞、敢为人先的时代精神。

四十多年后,中建壹品首进深圳,以龙华为原点。

它让中建三局与特区的发展共振,延续到了更深的频率——

城市生活、品质人居、极致用心的岭南美学。

作为房地产行业最大的一匹黑马,今年刚刚闯进深圳的中建壹品,递上的第一张名片,就是鹏宸云筑。

参与深圳建设四十多年来,中建三局承建了2200多项城市地标与民生工程,总建筑面积逾3亿平米。

而鹏宸云筑,是中建壹品在特区布局的起点、开篇的封面作品。

中建壹品不会像中建三局建造的国贸大厦、地王大厦、春笋一样,刷新深圳的天际线。

但鹏宸云筑嵌入了更深的城市肌理,在有深厚产业基础的核心片区,为深圳提升和重新定义新的人居标准。

在深圳,这匹刚刚闯进来的黑马,需要做的是一件简单纯粹、又有价值创造的事——

用心造出好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