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世上曾有齐白石,余墨尚存人世间。

若问余墨哪里求,白石山堂少白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齐白石再传弟子、少白公子--汤发周齐白石诞辰150周年拍卖会视频

白石山堂是中国齐白石书画院全资子公司:是目前收藏齐白石作品最多的一家书画院,全权负责齐白石文创、齐白石风尚等品牌的创立与发展致力于对齐白石书画、艺术、篆刻鉴定及拍卖等资产进行内容挖掘、体系梳理、产业推动、业态创新、价值观重现等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打造基于齐白石文化艺术的产品创新平台的重要环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Lot 2653

齐白石1864~1957

篆书「衡庐」

镜心 水墨纸本

29.5×66 cm

估价:RMB 300,000-500,000

题识:衡庐。福华弟属。白石山翁。

钤印:白石翁、借山翁

衡庐:多指隐者之居,谦称自己所居房舍。

“岐少修孝义,栖迟衡庐,乡里归仁,名宣州里。”

——晋皇甫谧《高士传•姜岐》

“南昌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唐•王勃《滕王阁诗序》

“蒙投辖,愿执鞭。只是盼衡庐,久萦念。”

——明•杨珽《龙膏记•旤媒》

“伊川之东,衡庐在焉,君何不同往耶?”

——清•王韬《淞滨琐话•田荔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郎绍君先生讲齐白石书法:“字有画意,是齐白石书法的一大特点。”字有画意,画存书风,齐白石诗书画印相互配合、彰显,形成完整的艺术创造和审美特色。齐白石自谓“书法得于李北海、何绍基、金冬心、郑板桥与《天发神谶碑》的最多。写何体容易有肉无骨、写李体容易有骨无肉,写冬心的古拙,学《天发神谶碑》的苍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齐白石的篆书除直接取法《天发神谶》外,还受到《祀三公山》刻石的深刻影响,更是自70岁后学习秦权,秦权其风格迥异,有较为严肃工整的,笔画方劲健挺,错落有致,生动自然。同时又将目光锁定东汉魏晋南北朝的篆隶碑版和摹印篆。他为了学习刻印,曾用朱笔双勾赵之谦的《二金蝶堂印谱》,由此入门识篆字,于是在篆书上,他一变“篆尚婉而通”的常态,于方整中见生机,在篆隶间抒发自我性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幅篆书“衡庐”的结体近汉篆而又掺隶书用笔,将篆隶融冶一炉,将原来小篆方形起笔改为圆起,转折加重顿笔,纵横涂抹,不与点画细微处斤斤计较,既有秦篆的雄强质朴,又有以古为今的勃勃生气。字的结体随意和行笔流畅,结体的张弛、欹斜、多姿明显得益于他对绘画构图的理解,巧拙之中有着精心的设计,似欹反正。结字大开大合,结体上疏密对比强烈。(未完待续·选自:齐白石传人书画网、齐白石书画院)注:以上图文节选自讲座《少白公子趣说齐白石》 主讲人:汤发周

甲辰年 【龙年】编撰于华东上海齐白石书画院(上海浦东总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