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之有悟”
ZJUSOM
6年前,来自武汉大学的本科推免生胡俊铭因被杨翼老师的学术研究与治学态度深深吸引,满怀热情地踏上了管院直博深造之路。
但相比本科时期,博士阶段的科研写作要求更为严苛。胡俊铭在科研上的这份“热情”很快迎来了第一道考验——她绞尽脑汁琢磨、自认为写得相当完美的第一篇论文,导师杨翼竟然说“看不懂,逻辑混乱。”
这让胡俊铭感到很震惊,因为过去的她,从未质疑过自己的写作能力。直到这一次,她才发现,原来自己在做高质量科研方面还只是个“小白”。
浙大管院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胡俊铭
故事的结局,不是她因此自卑、消极,而是她创造了惊人的“逆袭之旅”。
读博的几年来,胡俊铭始终对做高质量科研心存敬畏,虽走了不少弯路,但总能过关斩将,一路蜕变。她勇敢挑战的第一篇跨学科研究仅经过两轮修改就顺利登上国际顶级期刊《Production and Operations Management》(UTD24期刊之一);她的科研成果入围“启真杯”浙江大学2024年度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她的博士学位论文获“浙大管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她刚毕业就拿到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职。
更值得一提的是,她读博期间的论文不仅备受导师认可,还获得了国际高水平期刊评审专家好评,称她的论文“选题新颖、结论有趣、写作流畅、逻辑清晰。”
从第一次写论文时的“逻辑混乱”到如今的论文写作“备受认可”,且第一篇论文就登上顶刊,她到底经历过怎样的科研成长逆袭路?
荣获“启真杯”浙江大学2024年度学生十大学术新成果后,胡俊铭上台作分享
本期【研之有悟】专题,我们邀请浙江大学管理学院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胡俊铭来到采访现场,为大家讲述那段被她称作“简单、纯粹,痛并快乐着”的管院读博时光,分享多年来沉淀在她脑海中的科研经验与感悟。
专访现场
登上POM的研究涉及到跨学科,当时作为科研新手的你,为何会挑战做这样一个选题?
Q1
胡俊铭
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因为关注到区块链融资的泡沫很大,想要帮助中小企业做出更科学的融资决策。”
我进入管院读博的那年,区块链技术是个很火热的话题,大家都不知道这一新技术背后藏着怎样的机遇与挑战。
由于我本科辅修了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设计做的内容刚好又与区块链相关,所以导师杨翼老师建议我在读博阶段继续深耕这一方向。于是,我就开始通过阅读相关资料、文献等,寻找区块链技术与商学的契合点。
在这个过程中,我看过很多与区块链技术相关的新闻与材料,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很多中小企业因盲目跟风开展区块链融资而损失惨重。
看着一个又一个企业深陷区块链融资泡沫,我就在想:是不是可以通过科研帮助他们做出更科学的融资决策?比如通过比较区块链融资与传统众筹融资的不同特征,探究最优的融资策略。
我和导师讨论后,他也觉得这是个选题很有意义,因为当时在学术界,这是一个很有争议的话题,有人觉得二者实质相同,也有人觉得不同。企业界也亟需明晰二者的区别,以尽可能减少错误决策带来的损失。
或许正是学术界与企业界的迫切需求,驱使我们在2019年开启了这项研究。这也是我读博阶段的第一项研究。
胡俊铭在学术会议上作汇报
这项研究做起来难吗?研究过程中遇到过哪些挑战?
Q2
胡俊铭
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这个研究问题本身存在争议,且之前没人做过,有难度、有曲折,但总体还算顺利。”
可以说,研究的每个环节对我来说都很难,且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难。
研究初期的难在于,没人做过这方面的研究,可参考的文献特别少,不知该从何下手。而且作为一个新的方向,这个选题可能存在一定的风险。
我的导师杨翼老师一开始也说,这个选题比较新,但接受度不一定很高,不能保证一定可以发表在顶级期刊上,但仍值得研究。
我也认为这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否则现实问题得不到解决,学术争议也会一直存在。而且既然开始做了,就应该专注思考如何解决研究中的难题。就算失败了,我也能从中学到很多。
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我在导师杨翼老师、合作者薛巍立老师的共同引导下建模、求解,越做越发现这项研究的趣味与价值,大概半年后,我们就迎来了第一个关键结果。这也意味着,这项研究可以继续深入探索下去。
但这时候距离文章发表还很遥远,而且很快,我就陷入了研究中期的曲折探索。
胡俊铭在会上汇报研究进展
因为光有一点关键结果还远远不够,我们需要探索其他内容去丰富这项研究。就在这个探索阶段,我走了很多弯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在一些不重要的问题上面。
但如今回想,这些弯路也很难避免。因为这项研究无人探索,本身就没有正确的路径可以去借鉴,更何况我还是个科研新手。
有一次,我卡在一个地方很久都证明不出来,苦干了几个月,以为终于做完了,然而后面又发现证错了。
类似这样的情形非常多,有些内容花了很长时间去探索,结果在终稿中又可能因为重要性不够、结构调整、篇幅有限等原因,不得不把这一整块内容全删掉。但这些内容,只有去探索过后才知道是否有价值。
虽然过程曲折,但论文写作与发表都还算顺利。我们是2019年8月底开始做的这项研究,在2019年底就得到关键结果,2021年开始投MS,被拒了过后因为忙别的项目搁置了一段时间,2022年7月才投到POM,结果非常顺利,大概10月就返回了第一轮结果,总共经过两次修改就被顺利接收了。
很庆幸,面对第一次投MS被拒,我没有气馁或内耗,而是思考如何将文章顺利发表在其他高质量期刊上。
也算是比较幸运,在投稿POM的过程中,有审稿人对我们的研究给出了非常正向的评价,他肯定了我们这个选题的创新性、结论的有趣以及文章的价值、写作的流畅等,当时我们仅改了一轮,他就建议接收了。
从选题到发表,您认为这个过程中最具挑战的是哪个环节?
Q3
胡俊铭
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每个环节都极具挑战,科研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循环迭代的过程。”
这个研究主要是建模、做数值实验及推导,结果如果可行,就继续做,如果不可行,就修改模型,再做实验推导,是一个不断循环迭代的过程。所以每个环节都充满挑战。
比如写作,我印象很深的是一开始我写的东西导师看不懂,那时候我还比较幼稚,觉得老师看不懂是他的问题,是他没认真看。因为我觉得自己费了很大劲去写,肯定认为相当完美了才敢给老师看,结果老师却说我写的东西没有逻辑,那时候心里多少会有点不服气。
直到后面我慢慢进步了,才发现,原来之前我写的东西确实逻辑不够好。我记得当时导师跟我说,你的论文要让一个完全不懂你这个方向的人看懂,才算得上是好阅读的论文。
自那以后,我开始学习文献中优秀的写作范例,尽力做到逻辑明晰,深入浅出。通过一遍又一遍地修改打磨,最终迎来了写作上的进步。
除了写作以外,推导结果的过程也极具挑战,一不小心就会钻进死胡同。你很可能反复推错,浪费大把时间和精力,但科研本身就是个探索的过程,这很难避免。
胡俊铭顺利完成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为何会选择来浙大管院读博?在管院的这段读博时光感受如何?
Q4
胡俊铭
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因为喜欢管院的一切。读博的这段时光简单、纯粹,痛并快乐着。”
来浙大管院读博,是因为参加管院IPhD夏令营的时候感受到了管院浓厚的学术氛围、认识了很多学术实力强大的老师,尤其是在之后的一次见面交流中,杨翼老师对学术的严谨、乐观态度深深吸引了我,且他多年来所深耕的方向正是我感兴趣的方向。于是我当下就决定要跟着杨翼老师读博。
幸运的是,杨翼老师也愿意接收我,所以我立马拒掉了其他高校的面试机会,就这样坚定地选择了来管院读博。事实证明这是我做过最正确的选择,没有之一。
胡俊铭(左2)与导师杨翼(左3)及其他学者参加学术会议
我特别感恩在管院读博的几年时光,特别简单、纯粹,这段难忘的经历不仅让我从一个科研小白成长为今天可以做高质量研究的学者,还收获了一个在性格上更加乐观坚强的自己。虽然也会经历成长蜕变带来的痛苦,但同样也收获了不少简单、纯粹的快乐。
所以我深感幸运,能够在浙里遇到那么多给予我关怀和支持的老师、同学以及科研合作者,能够在学术氛围如此浓厚的管院里成长。
这几年来让我感受很深的是,管院非常注重国际化与学科交叉融合,基本每周都会邀请一些来自国内外不同学科的优秀学者来分享前沿研究,我经常会去听,对我来说受益颇深。总之,管院读博这段经历我觉得非常值得。
读博期间有没有一些特别的人或事,曾深深影响过你?
Q5
胡俊铭
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在浙里,遇见了很多深深影响我的人。”
还挺多的。首先是我的导师杨翼、我的合作老师薛巍立、在英国访问期间指导我的杨颂老师,在我的整个博士生涯中,这三位老师始终竭尽全力地帮助我,引领我在学术之路上快速成长。
不仅如此,他们的性格和学术态度都深深影响着我。比如我的导师杨翼,他治学严谨,为人乐观,不拘小节,是他教会我要做自己喜欢的科研,要抓大放小,把有限的精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薛老师在合作期间也给了我非常多的帮助,每次我有问题咨询,他都非常迅速地给我反馈,而且是立马打电话跟我交流、讨论;杨颂老师在我访问英国期间,再忙也坚持每周抽空和我讨论研究进展。
除了导师外,我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好朋友也对我影响很大,比如同专业的一个学姐朱梦嫣,她是金庆伟老师的学生,我们一起上过课。她在学术上很厉害,我每次有问题问她,她都非常耐心地回答,无私分享自己的经验,算是我的编外师姐,对我影响很深。
胡俊铭和同学朋友们
另外就是我的室友马达、同学王倩倩,我们经常一起吃饭,她们给了我很多照顾,包括我的同门师姐、师弟师妹们,都带给了我不少快乐。
能否给学弟学妹们分享一下你读博这几年积淀下来的科研经验与自我管理经验?
Q6
胡俊铭
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多看多读多讨论,保持好的心态,正确应对压力。”
对于刚开始读博的学生,这两个方向是学无止境的:
一是打好专业课基础,学好你专业方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这就需要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因为每个专业方向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能有所差异。这个打基础的过程其实就是磨刀的过程,你要有一个好的工具。
二是培养你的学术审美与学术品味,这决定了你的“刀”能砍回一棵什么样的树,这非常关键。因为如果你都不知道什么是好研究,那就很难做出好研究。
那么如何培养学术审美与品味?首先,你需要不停去读文献,边读边思考,并找导师讨论,因为你读文献所体会到的东西和导师读文献体会到的东西可能不一样,这时候讨论就是个修正的过程。
其次,你要多去听听别人的学术报告,看看高水平的研究是怎样的,在这个过程中,你的学术品味会有所提升,还会逐渐发现自己的研究兴趣与偏好。
参加学术会议的胡俊铭
再者,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保持好的心态。科研的本质是探索与创新,而创新本身就是一场冒险,失败是很正常的事。所以并不是你付出多少,就一定会有立竿见影的回报。
我曾经也有过迷茫时刻,觉得自己做的研究很一般,甚至没办法继续做下去了。但我会想办法尽快克服这种情绪,告诉自己: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先把当下这个难关跨过再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很松弛,我依然是紧绷状态。就像这篇研究还没投出去的那段时间,老师们偶尔在群里发两篇文献,我都会心惊胆战地问:“是有人已经发了吗?”
在文章还没发表之前,我的内心始终是很着急、担忧的,生怕拖太久文章就不新颖了,或者选题被别人提前发表了。所以要想做出好研究,不可能一点焦虑都没有,而我们要做的,是接受它的存在,化压力为动力。
面对压力与焦虑,我通常会通过看书来缓解。因为我发现,很多问题书里都有答案,很多我纠结的问题别人早就纠结过了,所以能从中学到一些解决方法。
比如我感觉有点焦虑了,就去看《伯恩斯新情绪疗法》;感觉没有自信了,就看《the confidence gap》;感觉需要学术社交了,就看《the fine art of small talk》;感觉需要改改坏习惯了,就看《atomic habits》等,诸如此类治愈心灵的书。
此外,我会通过与导师、家人及朋友的交流来排解压力,大家一起吃饭聊天、吐槽生活、倾听别人的故事,或者一起出去吃美食、看电影、亲近大自然,都可以很快让一些坏情绪消散,并且收获快乐与灵感。
总之,焦虑每个人都会有,但你不要享受焦虑,不要去纠结已经过去的事,更不要过于纠结导师的批评。与其内耗,不如把更多注意力聚焦在如何解决问题上。
未来想要做怎样的学者?对于未来要做的研究,有何展望?
Q7
胡俊铭
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毕业生
“像导师那样,做高水平研究,育国之栋梁。”
既然选择了以学术为业,我就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些有意义的高水平研究出来。
目前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区块链、人工智能与金融科技、技术创新,近期的目标是希望能在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方面做几篇高质量研究。
同时,作为老师,我希望未来能培养出优秀学生,力所能及地帮助学生,让他们成为国之栋梁,就像我的导师对我这样,培养更多做“顶天立地”研究的学者和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创新型领导人才。
关于研究展望,未来希望能以学科交叉融合开展一些能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研究,助力数字中国建设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
胡俊铭与导师杨翼
透过胡俊铭的采访分享
我们可以看到,
从选择来管院读博,
到勇敢挑战做跨学科创新研究,
再到始终保持乐观应对
科研中的一切困难,
胡俊铭的科研成长路始终
深受一个人的影响,
那个人便是她的导师杨翼。
那么对于这位一路跌跌撞撞、
在困境中勇毅前行的博士生,
杨翼老师又有何评价与寄语呢?
在采访中,他直言:
“我为拥有这样的优秀学生
而感到自豪。”
导师寄语 ▼
杨 翼
作为胡俊铭的博士生导师,我见证了她在学术道路上的艰辛、进步与成长,对于她一路走来取得的进步与成果,我感到非常自豪。同时我也深感欣慰,如今的她,已具备一名优秀学者的素质。
首先,胡俊铭一直以来对科学研究充满热情,极具自驱力。虽然研究过程中常常遇到很多困难,但她总能迎难而上,以勤奋刻苦地钻研应对挑战。
其次,她具有较强的创新性思维,总能以独特的视角去看问题,进而提出有趣的科学问题。当时我们的研究是关于区块链技术在管理领域的应用,这属于一个全新方向,无前人研究可借鉴。然而她并未因此退缩,而是通过对区块链与商学的交叉探索,提出了很多创新性的科学问题,最终找到了很好的切入点。
最后,她具备踏实的基本功。她做过很多跨领域、跨学科的研究,涉及不同理论与方法的交叉。尽管很难,但她始终保持积极学习的态度,打造跨领域的基本功,这也为她后续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如今,她如愿成为了高校里的一名学者、一名老师。关于她的未来发展,我想提几点建议和期望:一是尽快转换角色,提升独立研究能力。二是多交流合作,形成自己的合作团队。三是要有独立之思想,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紧扣研究前沿,切勿跟风炒作。
最后,我希望胡博士能够以此为新的起点,继续努力,始终保持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创新的追求,持续做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为浙大争光,为中国商学院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作为一种直面社会问题的
创新性研究范式,
学科交叉研究存在高风险性
和不确定性,
研究过程中可能面临更多挑战。
但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
交织演进的当下,
开展学科交叉研究
是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路径,
我们需要勇于挑战学科交叉研究。
在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学科交叉BEST战略”引领下,
像胡俊铭这样拥有学术创新思维、
敢于开展学科交叉研究探索的
博士生还有很多。
一流大学是国家基础研究的主力军
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未来将继续
鼓励学者们开展
“顶天立地”的学科交叉研究,
培养具备全球竞争力的
交叉型拔尖创新人才,
以更好地服务管理学科发展
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采访编辑:段婷
审核:佟庆、胡俊铭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