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天津路河南路路口西北角,一座修缮更新中的老建筑,逐渐显露出庄重气派的历史原貌。
这座有着久远厚重历史的老楼,就是如今已少有人知的东莱银行天津路旧址,曾经被誉为大鲍岛首屈一指的建筑,见证了青岛这座城市的光阴流转。
说起东莱银行旧址,一般都是指,北起湖北路,南至湖南路,东临中山路,西靠河南路之间,临近前海的那座漂亮的历史建筑。而天津路上的这座同样保存下来的老建筑,曾经也是旧青岛首富刘子山财产的东莱银行旧址,却很少有人知道了。
今天继续沿着岛城文史学者贺伟先生所著《风雨半城山---刘子山传奇》中的零散片段,一起走进这座老建筑的的历史烟云。
天津路与河南路路口的东莱银行旧址
1918年,在青岛仅仅刚开业一个月后,东莱银行即在济南设了分行。1919年3月1日,又将天津办事处升格为分行。1920年2月,东莱银行组建两周年时,在上海设立分庄。5月,改组为上海分行。其后的一年,大连分行开业。在国内各大城市,东莱银行固定了银行业务特约代理商,争夺各地市场份额,经营规模不断扩展。
随着规模的迅速扩大和盈利率的不断提高,位于河南路的青岛东莱银行两层砖房办公驻地已不能适应需要。刘子山决定建造一座能体现实力的银行大楼,地址选在距离老房不远的天津路与河南路路口。
在此选址的原因在于,自德管时代起,天津路周边便一直是工商业繁荣之地,同时这里离刘家住宅不远。
1922年前后,端庄坚固的新银行大楼竣工。
得以确认天津路东莱银行大楼建成时间的青岛公和兴工程局广告。(班鹏志《接收青岛纪念写真》)
根据1923年《接收青岛纪念写真》的一则广告,我们得知大楼的营造商是青岛公和兴工程局。这家私营建筑商成立于1902年的租借地时代,其总理宫世云在广告中称“东莱银行事物室”等“均为本局所承揽”。由此我们得以确认,东莱银行大楼的建成时间,不晚于1923年。
东莱银行采用了新古典主义风格的欧式立面样式,三层建筑构图严谨,结构划分清晰。建筑入口不对称地位于立面两侧,人口部位略微突起,臂柱贯穿整座建筑,以弧形檐口收尾,形成立面视觉焦点。银行入口部位的两侧和之间为立面规则构图部分,一层立面采用粗犷的蘑菇石,之间留有宽大的水平影线。立面中段的窗间贯穿建筑二、三层,形成富有节奏的街道界面。
一层以及二、三层臂柱之间的窗户方正宽大,使建筑显得十分大气。臂柱之上的平檐口和女儿墙采用了简单的划分和纹样进行装饰,形成建筑纵向收尾。女儿墙使得人们从街道无法看到建筑的坡顶,增加了建筑的庄严感。
天津路,左侧建筑为东莱银行,对面是一家日本医院和一家钱庄。根据照片门前和路边堆放的建材石料信息,这张照片应是大楼刚刚或是将近竣工时拍摄。(班鹏志《接收青岛纪念写真》)
东莱银行的营业大厅,通过天井自然采光,顶端覆盖彩色玻璃,显得明亮华丽。
1922年《青岛概要》中对大楼这样表述:“(鲍岛区)房屋比栉,如东莱银行之建筑,则区内首屈一指也。”这家银行“开办以来,业务日见发达,信用昭著,设总行于青岛,分行济南、上海、天津、大连,各大商埠均有特约代理,定期,活期,存放各款,收买公债,兑换货币”。
收回青岛主权后,暂时驻扎东莱银行的保安岗警及岗楼,右侧数人步行进入之处为银行营业厅入口。(班鹏志《接收青岛纪念写真》)
新营业楼开业后,为了维护营业安全,东莱银行向胶澳商埠警察厅申请7名警察常年驻守。
东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广告(班鹏志《接收青岛纪念写真》)
1923年,是东莱银行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这一年,银行由无限责任公司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东莱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金为300万元,这个资本金额当年属于实力雄厚的财团象征。经过北京政府财政部和农商部审批注册,东莱银行成功改制,在青岛总行下设上海、济南、大连、天津四个分行,并在北京、徐州、苏州、汉口等地铺设了11家代理处,由此迈向华北著名商业银行之路。
由于在改制推动下东莱银行发展迅猛,刘子山决定重建一座银行大楼。
1923年,具有重要意义的青岛东莱银行标志性建筑——湖南路营业大楼开始建造。这座观海大楼竣工后,东莱银行从天津路迁入营业。天津路的营业楼房暂时闲置。
1929年,南京国民政府接管青岛后,入住了东莱银行天津路行址,成为国民党青岛市党部的办公楼。
1930年2月7日,国民党青岛市党部牵头成立了青岛各界国货运动委员会,青岛官方主导的国货运动就此展开。经政府接洽,东莱银行天津路营业楼被租用为青岛首个商品陈列馆,随后不久,商品陈列馆改称国货商品陈列馆,市政府派员前往河北等地引进国货产品参展。
天津路与中山路路口,青岛国货展览会时搭建的广告棚。左侧是春和楼。
1930年7月1日,在代理市长葛敬恩的支持下,位于河南路南段、天津路路口的东莱银行里,青岛国货陈列馆暨首届青岛国货展览会简单开张。青岛国货运动的脚步,在时间上无疑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针对不同群体的消费特点,青岛各界国货运动委员会制订了相应的宣传计划,在全市掀起宣传高潮。此外,政府还出台了奖励政策对于质量精湛和在制造技术上有改良的国货产品,经过展览会评比后由政府给予奖励。对于出口的国货产品,政府特别加强质量检验,以避免因质量问题影响国货声誉。一时全城鼎沸,民众欢腾。
青岛国货展览会牌坊
这个时候国货陈列馆和简单的售品厅已不能满足需要,开办青岛国货公司,成了这股热潮下的一件关乎政治和民生的大事。
1933年11月,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开幕之时,同时举办了第四届国货展览会。
东莱银行行址青岛国货公司营业大楼
青岛国货公司的六个大字招牌,高悬于大楼顶端,用新潮的彩色灯泡装饰,入夜后霓虹闪烁,夺人眼目。竖挂的条幅上写着“挽回权利,提倡国货”“国货运动是救国的运动”“国货商场是救国的商场”“国货运动重在使用国货”“制造国货,济裕民生”等口号。
20世纪40年代,天津路河南路口,右侧建筑为东莱银行,前方是与之平行的东华旅社。(网友“ Frank Duane with E”收藏提供)
1937年,青岛国货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青岛中国国货股份有限公司,并迁往中山路胶州路新址。天津路东莱银行营业楼旧址再次空置。
1938年1月,日本二次侵占青岛后,该楼被日军占用,成为一处军事邮便所,凡是日军及家属往来本土的邮件都要经此处检查,如有对日方不利言论及涉密信息,邮便所负责查扣。青岛光复前三个月,成立不久的伪青岛特别市经济局在此办公,大楼随着伪政权消亡而闲置。
1949年6月2日青岛解放后,东莱银行天津路旧址改作他用。楼上改造后,以民居的形式成为普通市民的居所。许多年以来,一楼经商,楼上居家的形态一直未做改变。
东莱银行门头截图。(网友“ Frank Duane with E”收藏提供)
在这次老建筑的外墙改造中,还意外发现了东莱银行的门头石匾(照片中用白色护膜暂时遮住的部分),这座已超过百年历史,即将焕发生机与活力的老建筑,不仅见证了城市的过去,,还会成为老城区历史保护的一个鲜明符号。
本文编辑节选源自:文史学者贺伟所著《风雨半城山---刘子山传奇》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公众号、青岛城市记忆头条号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