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学术的盛宴,一次思想的狂欢。11月26日,第八届扬子江青年批评家学术工作坊在南京举行。来自省内外的青年学者们齐聚一堂,就当代文学研究与批评方法革新的路径、当前文学创作的新变与问题,以及“新小说”重新出发的可能与方向等三个议题展开对话,开启一场关于文学评论的深度对话与智慧交流。
今年一共有20位来自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江苏等省市的青年批评家受邀参会,他们分别是(以姓氏笔画为序):丁璐、尹林、石岸书、吉云飞、刘媛、李静、邱田、余夏云、宋喆、张高领、罗雅琳、周鹏、赵天成、赵坤、胡行舟、相宜 、唐诗人、唐蕾、臧晴、樊迎春。会议由《扬子江文学评论》编辑部主任童欣主持。
40年后重返寻根,新寻根可能吗?
40年前,一群青年学者齐聚西子湖畔,在“杭州会议”上探讨当代文学的发展方向,这场会议被视为寻根文学的起点,也是中国新时期文学转型的重要标志。40年后,当代文学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和机遇,文学创作和批评的场域更加多元复杂。从文学“向内转”的诉求与社会-历史批评法的盛行,到文学理论的匮乏与文本生产的泛滥,再到AI写作、新媒介的挑战……“当代文学往何处走”的问题,时隔40年又摆在新一代人的面前。
“我们在40年后重返寻根,意味着寻根不仅是一座纪念碑或者知识考古学的对象,这依然是针对当下非常尖锐的提问。”《文艺理论与批评》副主编李静表示。
山东大学文学院研究员尹林同样认为,“无论我们如何寻根、如何重返,本质上都是为了现代或当下文学更好地发展。因此,即使寻根,我们也不能回避当下现实关切的问题。”
“寻根确实是中国当代文学的关键词,也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极为重要的文学思潮。”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相宜认为,当年的文学思潮与当下有很多相似之处。“文学概念可能就是这样,在讨论中形成,启迪作家们找到最贴近自己成长趋势、属于自己的文学资源和文化创作路径。”
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出版学院副教授石岸书直言,新寻根难以实现。“如果对40年前参加‘杭州会议’的作家个别考察,他们的寻根带着非常直接的个人性。而我们今天之所以无法寻根,是因为我们大多在城市长大,再谈寻根时,会发现那些非常在地化、个人化的经验都变得飘忽和缥缈。这也是当下文学生产、文学创作面临的艰难问题。”
当代文学研究,要打开一个个“场”
苏北农村一年种一亩地的收入是多少?研究乡土文学的南京审计大学文学院讲师丁璐现场算了一笔经济账。“我们常说研究现场,‘场’这个词当然有时间的当下性,但更多时候被圈起来了,我希望我们的研究能打开这个‘场’,走向田野。”
“文本和现实之间永远有无法缩小的差额,所以作为研究者,我们要比作家更精明、更现实,也更了解生活的真实。我们必须警惕作家的‘花言巧语’,去找到那个真相。”丁璐表示。
北京大学文学讲习所讲师樊迎春也对丁璐强调的细节真实表示认同。“寻根文学更多是一种现代性的诉求。我愿意把当代文学理解为一种正在进行的文学,我们可以有方法论的焦虑、命名的焦虑、创新的焦虑,甚至必然化的焦虑,但根源在于我们需要人、需要文本,需要多样化的写作和创作,需要关切真正的当下的作家究竟在写什么。”
“寻根文学也是中国文学世界性的一个开端。”苏州大学文学院副教授臧晴认为,“一直发展到今天,寻根了40年,我们的语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很多作品同时具有在地化和世界性两个层面。因此,我们不禁要问,今天一些文学创作当中的新变是否可以在这样的语境中重新审视。在探讨新现象、话题和趋势时,又是否可以与‘世界中国’这个框架进行勾连”。
现代快报/现代+记者 任雨风/文 牛华新 何刘/摄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