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牛肉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兰州牛肉面

在整个中国的饭馆中,如果说卖“兰州拉面”的数量第二,那么没有任何其他饭馆敢说自己是第一。兰州拉面和敦煌、《读者》并列为甘肃三大名片。

2015年,《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曾提供过一个数据,说全国范围内“兰州牛肉拉面”有5万多家。同时,还指出,遍布全国的拉面馆的拉面师傅,除了45%的甘肃师傅以外,还有37.14%来自青海。

来自青海的拉面师傅,绝大多数为青海化隆人。青海化隆是国家级贫困县,也是拉面产业大县。据说,每5个化隆人,就有2人在拉面行业。十多万化隆人因为拉面甩掉了贫困的帽子,拉面也因此推广到了我国的大江南北。所以,你以前吃过的兰州拉面可能并非出自兰州师傅之手哦!

据说,兰州牛肉面最早始于清嘉庆年间,由甘肃东乡族的国子监太学生马六七从学友陈维精处学得。

马保子的面馆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马保子的面馆儿

陈维精是河南省怀庆府苏寨村(现河南博爱县境内)人,出生于耕读世家,祖传有卤牛肉和汤面绝技。到了陈维精这一代,虽然成了读书人、不再开饭馆,但老祖口口相授、流传下来的制作技术还是一直熟记于心。

在京城国子监读书期间,陈维精将老辈留下的牛肉面制作技术传授给东乡族学友马六七,马六七后来将制作工艺后带到兰州后,再经回族厨师马保子等人的改进创新后而成一派。

马保子之前,大家都是走街串巷、挑担卖面的,在马保子的手上,将挑担卖面的营生改为了现场制作面条。那是在1919年,马保子的店开在兰州东城。

当时,马保子的面,最大的卖点还并不是其现场“拉面”,关键是在于其面汤。马保子制作的面汤,取上好的牛腿肉,切成大小一致的块状后,用小火清炖、要熬一夜,做出来的面汤醇香清澈,令食客赞不绝口。

时到如今,兰州城里的正宗的牛肉面馆的招牌,都不写“拉面”二字、据说也是从马家传出来的老规矩。马保子还有一个规矩,就是每天只卖一锅面汤,面汤卖完就收工。时至如今,现在的很多面馆也都在延续这个规矩。

牛肉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肉面

等到马保子的儿子马杰三接手面馆后,店名改为“马保子清汤牛肉面”,并正式给牛肉面定了一个行业标准,就是大家熟知的“一清二白三红四绿”,即汤清、面白、辣油红、蔬菜绿。在这个标准中,陈维精的儿子陈位林、孙子陈谐声与陈和声都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随后,兰州牛肉面在全国范围内声名鹊起。可惜的是,马杰三没有培养继承人。在他身后,马氏后人纷纷自立门户,牛肉面馆满地开花。

尽管兰州拉面现在已经在全国范围遍地开花,但是在兰州之外的城市,要想吃到原汁原味的兰州牛肉面,却是个很困难的事情。多数“兰州拉面”的店铺为了降低成本,开始选用调料或骨汤来代替上品牛腿肉熬制的面汤。还有,正宗的兰州牛肉面,一碗里只有一根面条。兰州之外的地方,也很少讲究这些。

不仅如此,连面条的制作也简化了。拉面剂的广泛应用,也淡化了牛肉面的原始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