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钱币爱好者,收藏的最高境界就是拥有一枚母钱了。特别是清代的雕母,更是每个钱币收藏爱好者梦寐以求的藏品。不过,由于母钱自身的稀缺性,加之母钱的价格越来越高,想拥有一枚母钱成为大部分藏友可遇不可求的梦想。
不过,再难的事情也难不倒藏友,最近两年,开始流行自行加刀变母钱的潮流。一位老藏友就是一个例子,他用五一五天的时间,将一枚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嘉庆通宝,变成了一枚“让人羡慕的母钱”
这是刚开始加刀的钱币状态,可以看到这就是一枚普通的嘉庆通宝,放在普通钱币里面也是一个不起眼的通货。当时,网友精湛的手艺却已经能够看到加刀后的状态,嘉字已经有几分母风了。
已经基本完工的样子,可以看到不仅修了字口,还很用心的修了地章。已经和之前判若两币了。
成品欣赏,虽然还是有部分细节没有处理好,当时整体上已经很有母风了。穿口也用心的修了。怪不得很多网友感慨,真是一刀下去,黄金万两。
不过这只是初级手艺,尺寸不一样,厚度不一样,手艺也仅仅是说得过去,自己改着玩罢了,蒙不到行家的。但清中期很多美制钱的“加刀改母”,确实有一定的杀伤力,一定要注意。
比如下面这三枚:
地方局的美制钱,直径:26毫米。
第一枚虽然文字力度还算好,钱肉也不错。但真母更精彩,这个就要凭经验了。
第二枚的文字力度不好,尤其是满文的力度相当差。
第三枚的文字力度很好,文字之间也没有流铜,它的主要问题就是厚度不够。
清代中期钱局铸造有少量的美制钱(有头炉钱的性质),但和头炉钱还是有区别。这些美制钱并不厚,这一点也是区分真母钱和美制钱比较关键的一点,因为母钱较美制钱厚一些。早年见过美制钱的雕母,真是无比漂亮就像机制币一样,当年卖家所要6000元,可惜财力不足,没有缘分啊。后来也过手一些母钱,可惜有磕碰,也没有留实物,遗憾。
美制钱的特点:钱肉平坦,文字纤细,字钱体不厚,和清中期乾、嘉、道时期的普通钱厚度一样,内穿不修。
最后这个嘉庆宝直如果修好了,还是有一定欺骗性的,这个必须要懂这一版才行。因为地方局的母钱都不太漂亮,至少不如京局。但这版嘉庆唯独漂亮,所以必须要懂这一版才行。
注意:
1)美制钱改母主要是修穿口,然后再将穿口漏铜处氧化,有很大的杀伤力。
2)文字力度不够,比如图中第2枚和第3枚。
3)钱体一般只有1.1-1.2毫米,真母至少也有1.3毫米,甚至还厚。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