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解放战争是从中原突围拉开序幕的。

1946年6月,蒋介石撕毁停战协议,集结了十个整编师25个旅共计30万人,突然向我中原解放区发起进攻,企图将李先念部压缩在以宣化店为中心的纵横不到 30 平方公里内狭小地区一举歼灭。

我中原主力部队能否成功突围,对解放战争的进程和走向,都将产生巨大影响。掩护主力转移并阻击消灭敌人的千钧重担,就落在一纵一旅旅长皮定均的身上。说实话,皮旅这7000多人,是要把敌人的火力全部吸引到自己身上,全旅生还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但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皮定均在圆满完成了阻击任务,保障了主力部队成功突围的前提下,皮旅保存了三个团 5000 人的完整建制,横跨鄂豫皖三省,到达苏皖解放区,创造了震惊中外的中原突围成功战例。

其实,从建国到现在,在军事、经济、外交、科技……方方面面各个领域,我们何尝不是在经历一次次的“中原突围”?

围堵我们的,可能是外部的敌人和霸权,也可能是内部的贪腐和落后。

每次成功的突围,也都会有代价。

建国初期,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落后挨打的被动地位,我们必须快速实现工业化。为此,我们不得已,只能从牙缝里挤出仅有的一点点农业剩余来搞工业化。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

是农民又一次养育了我们实现了工业化。工业化实现了,生产力提高了,今天中国的农民,过着历史上任何朝代都不敢想象的现代化生活,而且今后还会越来越好。

因此,如果没有当初的“舍”,就不会有今天的“取”。我们不能这也想要,那也想要,总会有一些人要去打阻击,总会有牺牲。

个人的奋斗,国家的奋斗,都离不开如何“取舍”这个哲学命题。

你看老美就不懂如何取舍,它只想着让自己取,让别人舍,所以无论他们谁上台,实行什么样的改革,都不会让他们从根本上摆脱困境。因为他们不懂什么是真正的“取舍”,如何“取舍”。

如今,我们是世界上唯一的超大规模生产制造国,但我们相对缺乏各种资源,尤其是工业生产赖以生存的各种能源。以石油为代表的主要能源以及定价权,长期以来都是被美国把控。

不用往远说,2008年美国金融海啸后,我们用巨大的产能挽救了包括美西方在内的全世界,但换回的却是什么呢?通货膨胀!

制造能力都在我们手上,居然还会面临通胀的压力,就是因为能源、资源的定价权不在我们手上,这就叫“输入型通胀”。

有人可能会说,即便我们没有石油,但我们有煤啊。要知道,当石油价格爆涨时,国际煤炭价格也会跟着大涨。

什么叫“煤电价格倒挂”啊?为了保障工业用电成本不会太高,国家限制了电费涨价,可市场上的煤,是随国际市场波动的。最后发电厂发的电,还不如发电用的煤贵,就形成了“倒挂”。即便煤炭资源多,但如果不掌握定价权,还是会处于被动。

后来我们是怎么成功突围的呢?

新能源,和新能源车。包括风能、太阳能、第三、第四代核能等等可再生能源在内的新能源,以及先进的输变电技术和储能技术,让我们在发电上,进一步摆脱了对煤炭的依赖,并成功形成了由我们掌控的以新能源、特高压输变电、和先进储能技术为要素的闭环。

物美价优、性能卓越的新能源车,在对传统油车逐步形成碾压性优势的同时,渐渐摆脱了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说这些,只是举一个局部的例子。

我们在方方面面各行各业取得的各种技术突破、技术创新,让我们在不同领域全面实现突围。

在这些突围的过程中,肯定会付出牺牲,就像当年为实现工业化,很多农民都付出了牺牲一样。

我们现在,在数字化、无人化、智能化更多前沿创新领域取得的成就,等于是主力部队已经成功实现战略转移,接下来,就会在(其实已经在)全国各个战场上,大显身手。

在这个过程中,无论是落后产业的淘汰,还是先进产业的竞争,无论是企业的难,还是个人的卷,某种意义上说,都是在实现全盘的突围。

只有当生产力大幅提升,才会涌现出适应更多人就业的新生业态,只有当世界霸权被彻底干翻,我们的劳动果实才不会被掠夺。就业不是目的,通过就业提高生活品质才是目的。

人人都有工作,人人收入都低,不是我们的目标。让更多的人过上更美好的生活,才是我们的目标。

在实现突围的过程中,特别是担任阻击和断后的“部队”,要凭借中国人的智慧与毅力,把伤亡降到最低,争取全身而退胜利与“主力部队”汇合。

Mate70近日上市了,华为这支皮旅,同样创造出震惊中外的成功突围战例。

我们从来都是在艰难的处境中,尽最大可能取得最好的结果,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建设时期。

向中原突围中的皮旅致敬!向历次突围中各行各业的皮旅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