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电建承建的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计划于年底开通。
这条全长2.2公里的“智慧连廊”将教育、医疗和绿色生活完美衔接,为市民带来更加便捷、高效且充满科技感的出行体验。从北大站浓厚的“学术气质”,到深大丽湖站的“生态绿意”,这不仅是地铁线路的延伸,更是一场关于智慧与美学的城市探索之旅。
便捷地铁网络服务
市民教育医疗需求
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是公司承建的深圳地铁7号线一期的延长线,项目共设深大丽湖站与北大站两座车站,分别毗邻深圳大学总医院和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
其中,深大丽湖站位于柳荫路与幽兰路交汇处,沿柳荫路东西向布置,紧邻深圳大学总医院,与医院规划的二期工程无缝接驳,为患者和医务工作者提供了便捷的公共交通选择,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出行效率。
北大站则坐落于丽水路与春园路交叉口东侧,邻近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是连接深港合作区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的关键交通节点。北大站的通车将极大地便利北京大学研究生院、清华大学研究生院、南方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往来,进一步优化区域交通,增强大学城的文化氛围。
现代科技助力
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
南方公司及工区项目部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程贯彻绿色环保理念,通过一系列创新举措平衡施工质量与环境保护。在北大站沿丽水路的两侧施工区域,采用生态绿植围挡,选用鹅掌藤、五彩千年木等植物,辅以自动化浇灌养护设施,实现了绿色、降噪、吸尘的效果。这种围挡设计不仅美观,还与车站周围的绿化环境相协调,有效提升了丽水路沿线的绿化质量和景观效果。
面对北大站基坑孤石占土石方比例较高等特殊地质条件,施工团队采用“预劈裂+静态破碎技术”处理基坑孤石,将体积高达500立方米、强度达80-100兆帕的孤石破碎为小尺寸石块,便于外运。与传统爆破相比,这项技术不仅低噪音、无粉尘,还免受炸药和工作时间限制,有效降低了对周边区域的环境影响,减少了施工对敏感区域的扰动。
创新管理与工程设计
助推高效建设
7号线二期工程在建设和管理中大胆采用创新技术与现代化管理模式,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与施工质量。
在运营管理方面,7号线二期工程率先试点国内车站群组化、少人值守管理模式,通过车站设备功能提升、岗位调整融合,由深大丽湖站作为中心站负责集中监控和管理本群组内车站业务,实现“控员”“降本”“增效”的运营管理模式。
在工程设计领域,项目作为深圳地铁领域首次采用BIM(建筑信息模型)正向设计的试点线路,通过基于BIM模型形成的三维图,极大地发挥了BIM可视化的优势,使设计图纸更加精准,不仅有效提高了设计质量,还进一步保障了施工质量,缩短了工期,实现了项目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艺术化设计赋予
地铁空间新活力
秉承一期“中国梦·缤纷生活梦”的设计基因,
7号线二期注入了“阳光+”的设计理念,
将文化、艺术与自然生态融入地下空间。
北大站
北大站以“温雅学塾”为主题,通过木纹和混凝土材质的阵列方形天花设计,传递“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精神。窗户造型比拟北大的多元学术思想,象征信息的交汇与创新的延续,展现出浓厚的人文气质与文化辨识度。
2
深大丽湖站
深大丽湖站
以“沙河绿廊”为站点设计主题
巧妙地融合大沙河生态
深大丽湖站则以“沙河绿廊”为设计灵感,源于周边大沙河的生态环境。车站采用无柱-单柱的楔形结构,结合自然光影,打造地上与地下视觉相连的空间,流动的生命力与自然元素交织,为市民提供舒适且富有活力的出行体验。
深圳地铁7号线二期的建成将进一步促进西丽片区与深圳市域的协同发展,强化中心城区的辐射带动作用的同时,真正做到了绿色、高效与美观的平衡,为全国城市交通贡献“深圳智慧”。未来,南方公司将立足深圳,持续加强项目管理,以更多优质项目助力深圳构建完善的公共交通体系,努力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绿色的出行选择。
(中电建南方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