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时报

【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潘小多】日本《日经亚洲》27日报道称,“故乡税”作为日本政府2008年推出的一项特殊税收制度,对缓解城市与乡村间贫富差距带来积极影响。但近年来,“故乡税”似乎已经变味,令民众对其真实作用产生了怀疑。

日本“故乡税”制度是一种没有强制要求、类似捐款的“寄附金税制”。虽然其最初是以“为出生成长的故乡做贡献”的理念而创立,但实际操作中,捐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在日本上千个市、町、村自由选择,且能够同时捐赠给多个地方。捐赠额在2000日元以内由捐赠者个人承担,超过2000日元的部分捐赠者可以按一定比例进行折算,向目前居住地政府的税务部门申请减免下一年度住民税,或申请个人所得税退税。作为回报,受捐地所属政府还会向捐赠者提供本地特产,其价值一般不超过捐赠额的30%。

报道称,2023年度,日本各自治体“故乡税”捐赠总额达1.1万亿日元,首次突破1万亿日元大关,且连续4年刷新历史纪录。不少地方政府利用“故乡税”助力当地发展,为地方创业、帮扶残障人士、抗震救灾提供了经济保障。

然而,“故乡税”的弊端也日益显现。对人口众多的大城市来说,税金流失成为挑战。以东京都世田谷区为例,2023年度住民税减少了约98亿日元,累计税金流出总额达460亿日元。区长表示,区内建筑设施老化加剧,改造任务已迫在眉睫,如果财政持续紧张,可能会对公共设施的改建、修缮等需要大额支出的项目产生直接影响。此外,捐赠者可能会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特产决定捐赠地,导致提供大米、肉类或酒作为“回礼”的地方更受欢迎,而盛产此类特产的地方往往并不属于贫困地区,导致贫富差距反而越来越大。更有甚者,地方为吸引民众捐赠,会投入大量资金为特产打广告,本末倒置。

支持“故乡税”的人认为,这给不知名的地区提供了机会和平台,也给想要回馈家乡的人一个合理合法的渠道。但也有民众表示,该制度存在不少漏洞,日本政府应不断细化规定,例如限制返点,限制运营经费等,保证善意不会被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