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自治区有关部署要求,把市场评价作为第一评价、企业感受作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倾力打造政策最贴心、办事最省心、投资最安心、服务最暖心、生活最舒心的“暖城·五心”营商环境品牌。

立足“三个坚持”,统筹实施“一号工程”。一是坚持高站位推动。组建全市优化营商环境专项工作组,连续3年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开年第一会,突出全盘部署、全局谋划。率先在全自治区成立鄂尔多斯市经济合作服务中心作为抓营商环境的政府直属正处级单位,负责政策研究、综合协调、业务指导、调度考核等相关工作,切实强化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组织领导。二是坚持高标准提升。围绕自治区示范、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目标定位,立足发展基础,对标世行评估标准、借鉴先进地区经验,迭代推出营商环境1.0到5.0改革举措,连续发布6版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推出1100余项改革措施,全力打造行政效率最快捷、服务管理最规范、企业投资最便利、法治保护最有力的一流营商环境城市。三是坚持高效率保障。坚持主动服务、靠前服务,深化政企联通,“面对面、肩并肩”解决企业诉求。健全完善市、旗(区)、苏木(乡镇)“三级助企”工作机制,以全周期、全链条、全要素的服务,助力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

强化“三项举措”,闭环打造“最优环境”。坚持问题导向,构建起从发现问题到改进提升的闭环机制,推动营商环境实现螺旋式上升。一是用好“一套机制”。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全市年度绩效考核范围,推行“月调度、季点评、年总结”工作机制,及时分析研判存在问题,督促责任单位及时改进提升。二是建强“一个平台”。率先上线运行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的“营商环境工作任务调度平台”,推动优化营商环境重点任务落实质量、效率双提升。三是锻造“一支队伍”。从个体工商户、民营企业等群体中公开招募两批次350名“营商环境体验官”,形成“回应一个诉求、解决‘一类问题’、提升一个领域”的良性循环机制,持续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在实践中提升、在改进中优化。

聚力“五心建设”,全面释放“暖城温度”。聚焦暖城暖企暖民,叫响擦亮“暖城”形象品牌和“五心”营商环境品牌。一是构建“最贴心”政策体系。把强化政策支持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立法工作,针对性出台《鄂尔多斯市政务服务条例》《鄂尔多斯市民营经济促进条例》两部地方性法规,制定促进新时代“两个健康”30条措施,出台落实“六个工程”和支持产业集群发展一揽子政策,全市经营主体稳步扩大,突破33万户。二是塑造“最省心”办事流程。推行“极简”审批,强化“极优”服务,拓展“蒙速办·鄂能办”政务服务品牌,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创建自治区首个“无证明城市”试点。三是厚植“最安心”投资沃土。落实国家“双碳”战略目标,构建多业并进、多点支撑、多元发展新业态,为各类企业投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空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42个月高于15%。优化涉企案件办理,推行“一次受理、一窗通办、一次办好”诉讼服务模式和“快速”审执工作模式,平均审理天数缩短12天,首执案件平均用时缩短29天。四是推出“最暖心”服务举措。深化重大项目上门服务、手续集中联审,在自治区首创“标准地+带方案出让+拿地即开工”模式,重点项目从签约到开工压缩至1个月。组建“蓝马甲”专兼职帮代办队伍。深入实施助企纾困“十大行动”,常态化开展“我为企业找订单”“暖城·暖企”等活动。首创“暖商保”个体工商户保险保障政策,在自治区率先以财政出资形式引入市场化商业保险机制,为全市个体工商户提供“1+N”保险保障定制服务,惠及22万户个体工商户。五是营造“最舒心”生活环境。加大对企业和企业家的表彰奖励和人文关怀,做好引进企业随迁家属就业、入学、就医等生活保障。推出“人才新政双30条”“科技新政30条”2.0版,出台《服务暖城“新市民”0477系列措施》,建成投用西北地区最大的人才科创中心,在京沪深设立人才飞地,跻身国家创新型城市,人才吸引力居全国地级市第37位。

营商环境,“优”无止境。我们聚焦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群众有感,优化暖企之策、强化暖心服务,加快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进一步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鄂尔多斯新篇章。

更多精彩,请关注“官方微信”

关于国脉

国脉,是营商环境、政务服务、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据治理、数据要素×专业服务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资源目录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数据智能评估系统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城市、政府和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 营商环境
  • 鄂尔多斯市
  • 市场评价
责任编辑:wuwenfei

免责声明:除非特别注明,国脉电子政务网所载内容及图片来源于互联网、微信公众号等公开渠道,不代表本站观点,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转载的稿件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关注国脉电子政务网,政府CIO的思想阵地与交流平台,5000位政府CIO在这里读懂“互联网+政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