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玉良
著名战略思想家、升维实验室创始人吴子敬提出了一个“空中课堂”概念,欲引领当代教育改革。吴子敬指出:未来智慧大学的核心理念是“空中课堂”,即通过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和在线学习平台,打破传统教室的界限,让学习不再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
这种说法很新颖,疫情期间已有过类似的体验,只是不太完善而已。疫情期间,为了防止疫情传播,严禁学生聚集。所以学生们都在家学习,通过网络进行授课。这不就是“空中课堂”吗?只不过,这种形式是“被迫”的,不得已而为之。最大的弊端是,老师和学生不能面对面教学,缺乏那种学习氛围,而如果学生有惰性,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会“逃课”,或者不认真听讲会理解不透,与老师的沟通效果自然与线下不可同日而语。
我所理解的,未来的“空中课堂”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就是说,学生必须喜欢学习,自觉学习,对所学的东西充满兴趣,只有这样才不会“逃课”,才会主动找老师请教问题。吴子敬提出的概念,专注于技术层面的,充分利用VR技术。但他设想的“沉浸式学习”,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自觉性基础上,即学生主动学习。而且,我认为这种学习方式,对老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挑战。老师也要改变观念,不能像原来一样照本宣科了,要与学生同频进入“沉浸式”教学状态中。
按照吴子敬先生的设想,未来的智慧大学,老师也不仅限于如现在一样的大学教授、副教授、讲师了,也可以是行业领袖、社会名人等等。学生想学哪方面的专业,通过人工智能(AI)技术推荐学习内容和学习路径。学生可以自由选择老师的。那么问题来了,专业的教育工作者没问题,请“行业领袖”或者社会名人做老师,比如请马云、王健林、曹德旺、董明珠当老师,如何实现这种愿望呢?这也是未来如何协调“智慧大学”教学的一个问题。
我很欣赏吴子敬先生的超前教育设想,他提出的多元化学习场景,将学习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环境结合起来,比如在图书馆、实验室、生产车间乃至足球场进行学习的设想,很有创新性。他提出的“项目驱动”学习计划,围绕某个社会问题进行研究,师生共同提出解决方案并付诸实施,也很有前瞻性。这样就解决了当前教育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现在的大学教育,所学知识与社会需要是严重脱节的,学非所用,是毕业即失业的主要原因。用人单位需要人才,但学校培养出的毕业生他们又认为不是他们所要的人才,这个问题必须得到解决。
解决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吴子敬先生提出的另一个概念,他提出了“游戏化学习”的设想,提出将课程设计融入游戏机制,例如积分、等级、奖励等。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要充分利用学生年轻、爱玩的心理特点,设计教学内容。如果这样的课程设计成功了,就解决了学生学习自觉性的问题 ,帮助学生克服了学习的惰性。吴子敬提出的教学概念,是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生态,而不是如现在一样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学习生态。我认为,吴子敬先生提出的未来的智慧大学设想,是高屋建瓴的大胆设想,而西方的大学教育之所以比中国当前的大学教育更有成就,就是他们的教学突破了僵化的“填鸭式”教学体制,致力于激发学生的潜在智慧。只有这样,才能有更多的原创性发明,实现从0到1的飞跃。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