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队读书分享会上,各兴趣小组轮流派代表上台发言,分享本周读书心得。王静 摄
多年前,连队图书缺乏,军马驮着图书上到哨所后,战士们立即上前翻看感兴趣的书籍。资料图片
雪域高原,寒风扑面,一队骑兵正沿着崎岖山路前进。
行至一处峭壁前,一架无人机倏地腾空而起,向远空飞去。不远处,火箭军某旅骑兵连一级上士翟国明熟练操纵设备,不时记录回传数据。“丝滑”的操作,让战友们很是佩服。
“常年驻守在高原无人区,新技术装备已成为连队官兵巡逻时的得力助手。”连队刘指导员对记者说,高原骑兵被誉为“马背上的雄鹰”,文化素质和军事素质就像是雄鹰翱翔的双翼,二者缺一不可。身处信息化智能化时代,更要加快掌握新装备操作技巧。
“秘诀就在这里面。”说着,刘指导员拍了拍马背上的背包,里面装着几本新装备相关资料。休息间隙,他取出来分发给战友,大家随即看起来。
“读书学习向来是连队的优良传统。”刘指导员回忆道,在上世纪连队组建初期,为缓解驻守深山的寂寞,上级为连队购置了一批图书,连同米面等生活物资,由军马驮着分发到各个哨所。有了书籍相伴,官兵们的精神生活有了很大改观。后来,为数不多的书籍很快被读完,于是官兵们另辟蹊径,在马褡子里装上图书,利用骑马巡逻途经其他哨所的机会交换书籍。时间长了,官兵们亲切地称其是“马背上的图书馆”。
这些年,尽管自然环境依旧艰苦,但交通和物质条件有了很大改善。“马背上的图书馆”渐渐淡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各个哨所的“数字书屋”——里面不仅有琳琅满目的纸制书籍,还铺设了内部网络,配备了“在线学习室”等数字化阅读工具,官兵随时可以下载自己喜欢的学习资源。
“数字书屋”建成初期,虽然学习条件改善了,但是官兵读书的兴趣反而出现下降——不少官兵一有时间就坐在电脑前上网,新买的书籍“躺”在书架上无人问津。
“爱读书的好传统不能丢!”意识到问题,刘指导员赶忙召集各哨所班长骨干碰头研究。讨论中,有骨干认为,网络时代,官兵喜欢上网看看新鲜事无可厚非;有的认为,当年因为没有信息化手段大家只能看书,如今上网也能获取知识,没必要非看纸质书;也有骨干反映,现在时代发展太快,以前大家看书能学到知识,如今有些书籍资料已过时,所以大家翻书的积极性减弱了……
摸准情况后,连队党支部决定,抓紧购置智能设备操作使用等方面的专业书籍,同时拓展“数字书屋”功能作用,比如,发动有特长的战士牵头成立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在书屋进行视频授课,把经验心得分享给更多战友。
很快,新书上架,翟国明和战友们一有时间就到阅览室研读学习。经过不懈钻研,他们不仅掌握了新装备的操作方法,还将各种新型装备的使用手册整理完善,根据连队实际梳理总结实用的步骤图,帮助大家快速上手。
为了引导官兵合理使用网络,多读书学习,各兴趣小组为组员量身定制了读书计划;连队定期组织读书分享会,每个小组轮流派代表上台授课,既可以分享读书心得,也可以与战友们交流一些新学到的技能,如新装备操作、摄影、新闻写作、绘画等。读书分享活动开展以来,10多个兴趣小组组员踊跃上台授课,书屋学习氛围越来越浓厚。
藏族战士萨日群加马术高超,下连不久就成了连队的马术骨干。马背上的他英勇无畏,控马卧倒、乘马越障、飞马拾物这些高难课目一学就会。但由于从小接触的是藏语教育,刚入伍时,他的汉语能力较弱,理论学习有些困难。
为了帮带萨日群加,各兴趣小组组员轮流在书屋进行辅导。技能小组组员给他买来汉语教材和便携字典,从拼音识字教起;文学小组组员每天找来经典文章陪他阅读;理论小组组员录下每次政治教育课的内容,课后为他反复讲解……那段时间,萨日群加随身携带一本字典,巡逻时遇到不懂不会的字词就随时查阅。
经过勤学苦练,萨日群加的汉语读写和理论学习能力进步迅速,后来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军士选晋考核,顺利留队。
前段时间,萨日群加向连队申请购买了《动物针灸遍览》《兽医知识》等书籍。工作和任务之余,他就钻进书屋学习养马、驯马、医马等方面知识,还经常向连队兽医请教。
“我想尽快考取兽医资格证,争取成为一名合格的兽医。”在最近一次读书分享会上,他说出了自己的下一个目标,“我从小就喜欢马,但是要照顾好连队战马,光靠感情是不够的,还得掌握科学的饲养知识。这样驻地牧民请我们帮忙为家畜看病时,我也能尽些力。”
从昔日“马背上的图书馆”,到如今各个哨所的“数字书屋”,骑兵连官兵不需要再驮着图书去交换阅读,但在马背上的背包里装几本随行书籍,已成为大家的一种习惯和自觉。
“从这个意义上说,‘马背上的图书馆’并没有消失,图书依旧随着战马滋养着连队官兵的精神和心灵。”刘指导员说,学习能力也是一种战斗力。连队官兵将赓续传承好先辈优良作风,加强知识学习和转化应用,不断为连队战斗力建设赋能。(唐昊 王静 李攀奇)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