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传习录》记载,王阳明对其弟子徐爱阐述道,
‘尽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存心养性事天’是‘学知利行’事,‘夭寿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
这里面描述了天人合一、学以致用、知难而进三种修行状态。
朱熹认为“尽心知性”,即天人合一是初学者的起点,而王阳明的观点则与之相悖。
他说,
性是心之体,天是性之原,尽心即是尽性。
意思是,性是心的本体,天理是性的根源,尽心也就是尽性。能做到尽性也就达到圣人的境界了。
对比来看,朱熹的修道之路类似于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无论哪个学科,都是越深入越感到困难。
尤其是在达到顶尖水平需要突破的时候,更是难上加难,这需要坚定的志向和不懈的努力。
而王阳明的修道则更像是一个逐渐剥离内心杂念的过程。
起步阶段是最为艰难的,因为我们的意志力尚不够坚定,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干扰,轻易就会放弃,因此在这个阶段,坚定的志向显得尤为重要。
一旦顺利渡过起步期,修炼宛如心理学上的“飞轮效应”,我们会越来越接近自己的内心。即便如此,我们仍需持续地学习和实践,直至最终达到与天地合一的境界。
老子曾言:“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从这个角度来看,王阳明的修道方式无疑更贴近修道的本质。
这种方式强调通过内省和自我净化,逐步剥离非本质的东西,回归到最纯粹的自我,这与老子所说的“为道日损”不谋而合,都指向了一种通过减法来实现精神升华的修道路径。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实现尽性,即充分发挥我们的天性呢?
王阳明借用了《中庸》中的一句至理名言,为我们指明了实现尽性之道。
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知天地之化育。
这句话传达的深意是:
唯有抵达至诚的巅峰,我们方能彻底释放内在的天性。进而,我们得以深刻领悟并顺应万物生长、变化的自然规律。
王阳明认为,我们之所以未能触及至高境界,是因为我们仍停留在“存心”的阶段。
“存心”者,心有未尽也。
王阳明在此阐释了“尽心”与“存心”的微妙差异。
他认为“尽心”即是“尽性”,意味着彻底展现人的本性潜能,而“存心”则暗示心中尚有未达之境界,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王阳明认为,朱熹颠倒了主次,使得初学者难以找到入门的路径。
因此,正确的顺叙先从‘夭寿不二,修身以俟’的“困知勉行”者开始,到“存心养性事天”的“学知利行”者,最后达到“尽心知性知天”的“生知安行”者。
即从知难而进的学者阶段开始,经过学以致用的贤者阶段,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
1
困知勉行的学者境界
王阳明强调,初学者应秉持“夭寿不贰,修身以俟”的信念,通过“困知勉行”,立定心志,迎难而上。
“夭寿不贰”是教育我们一心向上,不能因环境优劣或寿命长短而改变。要知道穷困通达、寿命长短都由上天注定,我们不必因此而动摇了。
如果连生命本身都不再成为牵挂,那么世间还有什么是不能放下的呢?
正是在这种超脱的心境下,一个人才能够全心投入到修炼之中,无旁骛,无杂念。
“夭寿不贰”体现了一种对修道过程的坚定承诺,一种无论成败得失都坚持不懈的精神。
“修身以俟”:专注于修养身心,在修炼中静待天命之光的显现,不急于求成。
正如古语所云: “欲速则不达。 ”
急功近利往往难以成就,急躁行事反而容易适得其反。
真正智慧的做法是,从容不迫,稳扎稳打,因为“慢慢来,才是最快的。”
万事开头难,对于学者而言,起步阶段无疑是最具挑战性的,也是最容易让人心生放弃的时刻。
为何要修心?原因在于杂念丛生,使得内心难以达到宁静之境。
那些已经臻至天人合一境界的人,自然无需也无从想到修行的必要。
正是因为杂念纷扰,人们才与真实的自我渐行渐远。想要逐步回归自我,这个过程的艰难程度令人望而却步。
单是摆脱习惯的力量,就足以让许多沉溺于习惯中的人感到畏惧,难以迈出改变的第一步。
所以,这个阶段的修行者也称“困知勉行”的学者。
他们的特征是,面对困难,保持积极进取的态度,通过不懈的实践来逐步提升认知水平,深化理解能力。在行动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这是一种实践与反思的循环往复过程,通过不断的“困知勉行”,逐渐消除内心迷茫的过程。它需要持之以恒的努力,要经受岁月的洗礼与磨练。
如同破土而出的幼苗,这个阶段的修道者已展现出积极进取、矢志不渝的修道者风范。
唯有经历这一阶段充满挑战的探索与实践,学者们才能稳健地迈向下一个发展阶段。
2
学知利行的贤者境界
贤者阶段,是人生修养的第二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个体虽未达到与天合一的至高境界,却已深谙“存心、养性、事天”之道,“学知利行”,并将此作为人生的根本准则。
“存心”,意味着要保持内心的宁静与清明,避免杂念的干扰,专注于自我提升;
在日常生活中,时刻警醒自己,不为私欲所动,不为名利所惑,以一颗平和、宽容的心去对待他人,去感受生活的真谛。
“养性”,是指个体在修身养性上不断精进,涵养德性,使之日益深厚。
这需要个体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修身养性,培养良好的品德和性情,使自己在面对外界的诱惑和挑战时,能够保持坚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情操。
“事天”,即顺应天命,敬畏自然。
我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逐渐领悟到天命之所在,明白自然规律之不可违抗。
因此,我们在行事时,会以敬畏之心对待自然,尊重生命,遵循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事天”不仅仅是对天命的顺应,更是一种对宇宙法则和自然规律的理解与尊重。
这个阶段的修行者也称“学知利行”的贤者。
在这个过程中,贤者逐渐意识到,个人的道德修养不仅仅是为了自身的提升,更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他人和社会。
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人,努力通过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和带动他人,共同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此时,个体已超越了单纯的道德学习,努力进入到知行合一的实践层面。
他们以谦逊的态度学习,以恭敬之心事天,以精进之念修身。
虽未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但其内心的宁静、行为的端正,已展现出一种不同凡响的气质。
3
生知安行的圣者境界
“尽心知性知天”这一境界,是王阳明心学中最为高妙的修行状态,它不仅是对个人心性的深刻洞察,也是对宇宙天理的深刻领悟,可以称之为“生知安行”之事。
尽心:这里的“心”指的是人的本心,即天生的良知。
尽心,即是全然地认识并发挥自己的本心。在王阳明看来,每个人的本心都是纯善的,都是与天理相通的。尽心,就是要去除心中的杂质,还原本心的纯净与光明。
知性:性,即人的本性,是人与生俱来的道德品质。
知性,即是深刻理解并实践这些道德品质。在尽心之后,人能够认识到自己的本性,并将其内化为日常行为,使自己的言行与天理相合。
知天:天,在这里指的是宇宙的法则和自然的秩序。
知天,即是理解并顺应宇宙的法则,与自然和谐相处。在尽心知性之后,人能够洞察天理,明白宇宙的运行规律,从而在行为上能够顺应自然,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生知安行”指的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自然状态,它象征着与天地合一的至高境界。
这个境界仿佛让人回归到了生命的本初,如同重返婴儿时期。
这个阶段的修行者也称“生知安行”的圣人。
通过“尽心知性知天”的过程,他们能够深刻洞察自己的本性和天赋的使命。
在深刻理解自我与宇宙规律的基础上,他们能够自然而然地践行道德和真理,无需刻意强求,一切行为都顺应天性,与宇宙的律动和谐一致。
也就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的境界。
尾声
以上三个阶段构成了一个逐步深入的修行旅程,每一步都是通往最终目标的关键环节,缺一不可。
王阳明强调,心性的修炼是实现自我升华的核心所在。
在这个旅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反思自我,审视内心的欲望与执念,学会放下与接纳,从而实现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随着修行的深入,我们的视野将愈加开阔,心灵的境界也将不断提升。
最终,我们不仅能够感受到自身与自然的深刻联系,更能在这一过程中领悟到生命的真谛与宇宙的奥秘。
这是一个由内而外的转变过程,蕴含着无尽的智慧与力量,指引着我们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
— <结束> —
1. 文中插图来自王维的画。
2. 对于“尽心知性知天”和“生知安行”的具体含义和解释,在不同的学者和学派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理解和侧重点。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