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不论是白居易笔下的“雪颈霜毛红网掌”,还是骆宾王形容的“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都是中国老百姓生活中绕不开的美食。秦栏卤鹅,本地人都称它为秦栏老鹅,在滁州天长,你可以在所有的大街小巷看到卖老鹅的摊店。
卖老鹅的人称之为“剁老鹅”。“剁”这个字很形象,为了保证老鹅肉的整体性,通常老板要摆上厚厚的大砧板,中间凹进去一点,然后拿着大刀找准位置,迅速剁下,“剁剁剁”的声音在巷子里此起彼伏。到了饭点,如果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便会交给孩子一个盘子,说道:“去,剁两个熟食去。”小孩便撒丫子般地跑到巷口,回来的时候,嘴里还要啃着一个鹅爪,不亦乐乎。那一口口充满鹅肉香的老鹅,不仅是儿时的记忆,更是一段孝子寻母敬老千古佳话的传承。
在宋朝,天长秦栏出了个朱大官人,叫朱巽,他官至工部侍郎。当时他与其妾刘氏育有一子,名唤寿昌。朱寿昌生母遭父遗弃,母子分离五十年。宋熙宁二年,朱寿昌弃官寻母,历时14个多月,途经3省15地,步行逾千里,终于母子团圆,演绎了一段千古佳话。为让母亲乐享天年,朱寿昌回忆七岁前曾与母牧鹅生活,便研制卤鹅与母同食。卤鹅表面光洁发亮,香气清新醇厚,油而不腻,烂而不散,美味可口。后卤鹅的秘制工艺流传乡里,被誉为“寿昌孝母鹅”,现名《秦栏卤鹅》,其制作工艺已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注册秦栏卤鹅商标。
秦栏卤鹅,选用上等的天长土鹅,加入秘制调料经慢火卤制,是一种集美食养生、传统滋补、民间食疗为一体的菜肴。鹅肉皮糯肉耙,具有独特的风味,令人常食不腻,一年四季都能食用。
秦栏卤鹅制作时最讲究的是卤。秦栏卤鹅制卤比较复杂,先将元茴(八角)、丁香、小茴川椒、三奈、桂皮、肉桂、肉果、炒熟的芝麻等碾碎装入布袋,随酱油、味料和水一并下锅煮沸。鹅去毛之后,从背上掏去内脏洗净,再放入卤汁内煮熟,煮得不宜过烂,卤越老越好。
近年来,秦栏卤鹅通过参加“春游江淮请您来”、“皖美好味道·百县名小吃”、“安徽美食·千城百味”等活动,不断扩大宣传力度,赢得消费者的高度赞誉。
目前天长市区有200多家卤鹅店,周边地区县市更是不计其数,但最正宗的秦栏卤鹅,还是在秦栏。秦栏卤鹅吃的是美味,品的是文化,它之所以远近闻名,不仅仅因为它是一道好菜,传承着百年味道,还因为它传承着天长的“孝文化”。
来源:天长文旅
视频:秦栏镇综合文化站
主办:滁州市文化和旅游局
编辑:张荣蓉,初审:贲方舟
复审:严 慧,终审:张 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