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关注日

胃癌关注日

11月29日是我国胃癌关注日。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其发生率和死亡率在所有癌症类型中都位列前茅,值得大家关注及预防。

胃癌流行情况

胃癌流行情况

根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2月2日在国家癌症杂志上发表的文章,2022年我国癌症新发病例482.47万人,其中胃癌新发病例35.87万人,其新发率在所有癌症类型中位列前五。而胃癌死亡率高达26.04万,在所有癌症类型中位列前三。胃癌发病率存在地域、性别和年龄差异,高发年龄段为60-74岁,且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中国东北、华北、西北和东部沿海地区胃癌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SectionTitle="胃癌病因学" Type="norma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胃癌的危险因素有许多,包括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如食用高盐、熏制、烤制的食物以及吸烟和饮酒,可能促使胃癌的发生。肥胖也是胃癌的危险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更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胃癌的第Ⅰ类致癌原。中国人群幽门螺杆菌个体感染率达40.6%,家庭感染率高达71.2%。幽门螺杆菌可引起慢性胃炎,导致胃溃疡和胃萎缩,严重者可能发展成胃癌。感染幽门螺杆菌者的胃癌发生风险为非感染者的3倍左右。国际癌症研究机构报告显示,约78%的胃癌发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

另外,环境因素如职业暴露和某些理化因素同样具有致癌风险。遗传因素包括家族性遗传模式和人群遗传模式。癌前疾病和癌前病变,如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粘膜上皮异型增生,可也会增加胃癌的风险。

高风险人群

高风险人群

中国胃癌高风险人群为:年龄超过40岁且符合一下条件之一的人群:

(1) 胃癌高发地区人群

(2) 幽门螺杆菌感染者

(3) 既往患有癌前疾病

(4) 胃癌患者一级亲属及存在其他胃癌环境风险因素人群

高危人群患者建议定期行内镜检查。通常1-3年检查1次。

<!--@@SectionTitle="人群筛查" Type="normal"-->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筛查是早期发现胃癌的重要手段,推荐在胃癌高发区进行人群筛查,并对高危人群进行机会性筛查。筛查方法包括血清学筛查、幽门螺杆菌检测及内镜筛查等。其中,内镜筛查是目前检查胃粘膜的癌前状态或癌前病变的比较精确的手段。

胃癌的三级预防

胃癌的三级预防

胃癌预防策略包括三级:

一级预防即病因学预防及生活方式干预以降低胃癌发病率;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1) 根治幽门螺杆菌。

(2) 不吸烟

(3) 低盐饮食

(4) 减少油炸、烧烤、烟熏、腌制食物摄入

(5) 摄入足量新鲜的蔬菜水果

(6) 增加体力活动或有氧运动,控制体重

(7) 减少饮酒,保持规律饮食

(8) 限制红肉摄入量,增加白肉摄入量(畜肉如牛、猪、羊肉等,称为红肉。禽肉如鸡、鸭、鹅等肉类称为白肉)。

(9) 增加全谷物、减少精致谷物,增加豆类食物。

(10) 保持良好睡眠,饮用绿茶、冷茶、温茶:建议睡眠时间维持在7-8h。饮茶温度非常高时(55-67℃),胃癌风险增加7.6倍。

以上饮食和生活干预方式,经相关研究,均可降低胃癌风险。但相对而言,保持规律饮食、不食用温度过高食物,减少油炸、烧烤、烟熏、腌制食物摄入,以及对幽门螺杆菌的根治,对其降低胃癌发生风险影响更大。

二级预防指通过有效筛查、早期发现以降低病死率。

三级预防指规范化治疗与康复管理以降低复发率,提高生活质量和生存率。

胃癌临床表现

胃癌临床表现

早期胃癌常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上腹部不适、隐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黑便等症状。进展期可能出现体重减轻、贫血、胃部疼痛加剧、胃穿孔等症状。

诊断检查手段

诊断检查手段

早期胃癌症状不明显,血清学检查是重要的辅助诊断手段。常用指标包括胃蛋白酶原、癌胚抗原、CA19-9、AFP、CA72-4、CA125等肿瘤标志物等。另外内镜、影像学检查、病理检查等是帮助诊断胃癌的有效手段。其中病理诊断为诊断癌症的金标准。

治疗手段

目前胃癌的治疗方法包括内镜治疗、外科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及放疗等。

小结

小结

对各种疾病而言,防范大于治疗,胃癌也不例外。胃癌的诊疗主要依靠我们的医务人员提供相关诊查手段和治疗方法,但其预防主要依靠我们个人,我们个人可通过改善生活与饮食习惯,有效降低胃癌发生风险。高危人群可通过定期有效筛查,早发现早处理以提高生存率。

作者: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 徐康

审稿专家:

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 主管药师 江祎

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 副主任药师 余新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