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3年,骆秉章来牢里看望石达开,两人对坐而饮,看起来就像是家人一样。酒过三巡,骆秉章开口说道:“翼王殿下,你文武双全,走到今天这一步,只有一个原因。”
如果你生活在农村之中,在大街上行走的你可能会经常看见一个名词“泰山石敢当”,这几个字可以说在农村的自建房中颇为常见,甚至有的地方家家户户刻着这几个字,但是这五个字有什么说法,为什么都要特意的刻上这些字呢?
石敢当一词,其实是源于远古时期的人们对于神明的崇拜信仰,当时的人们认为天、地、湖、海都是有神灵存在的,这中间自然也包括石灵,石敢当一词就是怎么来的,而他的作用其实就是保护那些房屋或者桥梁不会出现问题,是一种古代人民朴素的愿景。
至于他前面为什么会加上泰山一词,是因为这些东西确实是从泰山所在地区所流传出来了民间习俗,久而久之就传遍了全中国。而在距离山东西南方向的广西地区,也出现了“石敢当”只不过,这位石敢当不是什么民间约定俗成的习惯,而是一个人,一个真正勇士。

每个朝代的末期归根结底都逃不过几个规律:灾病横行,百姓怨声载道、官吏贪墨无度、政府昏庸无能、国家管控失效,其实古代时期的农民要求真的十分低廉,甚至每一个统治者都明白,只要让他们有自己的土地,吃饱穿暖,他们也就没什么心思跟你去抗争,所谓的盛世也大抵如此。
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作是皇帝和朝廷的重中之重,但是总会出现哪些内外因素打破这些局面,就像一个钉子一样死死的卡住了齿轮磨合处,让其再也无法正常的运转,于是便有了造反、就有了“起义”。
有些起义是“不正经”的起义,他们并非最底层的人民,反而是那些受封的藩王,这些人的起义只是为了让自己坐上那个皇位之上,继续奴役着整个国家罢了,而有些却是真真正正的“起义”,就像这场著名的太平天国运动。
正如我上文说的那样,百姓的要求其实很简单,能保证他们活得下去,繁衍后代就可以让他们稳定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可当徭役加重,赋税增多时,当他们的压力到达极限,甚至危害自己生命的时候,起义就随之而来。

太平天国正是以上种种因素造成的,当然这只是一部分的原因,造成其影响的还有洋人的入侵,清政府的妥协等等,这些都刺激了他们的决心,力求创造一个更好的掌权政府。
而外号称为“石敢当”的勇者石达开就混迹于这场运动之中,按道理说,他是没什么理由参加到这场运动的,毕竟他还算是个富农家庭,倘若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这场戏轮不到他来唱,但是石达开正因为是石达开,就是因为他有着一颗路见不平的心。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成为了一名士兵,加入到了这场运动中,由于熟读兵法,他对于打仗可谓是手到擒来,他是军中最年轻的将领,同时也是最勇猛的战士,可以说,太平天国的战绩有近一半都是他打下来的,但很可惜的是,将领终归是个打仗的,当起义军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能不能走下去就不是自己一个人能够决定的了。

石达开最终还是被抓了,被八大名臣之一的骆秉章所擒获,在狱中关押的时候,骆曾经对石说道:“你陷入现在这个地步,仅仅是因为方向错了,倘若你回头看看正道,就一定会有更大的一番作为。”
对此石达开只是笑了笑,他自幼时看兵书的时候就明白,胜负乃兵家常事,现在的情况无非就是自己失败了,这没什么好说了,自己更不会背叛革命,自己自始至终就在贯彻这个道理。
无奈之下,骆秉章只好下令把他处死,死之前,他的眼神仍是那么的坚毅,他并不怕死,他在踏上从军之路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这一年,他32岁,一代英雄就此陨落,他的故事飘散在中国这片土地之上,被人永久的流传。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