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你来啦,我是炘辰,谢谢你来看我~~❤️
很多人,被别人欺负,还知道反抗两下。
但,在欺负自己的时候,都是下意识的,即便伤害了自己也全无察觉。
尹建莉曾经说:
“世上最好欺负的有两个人,一个是孩子,一个是自己。”
小孩子受了委屈,也懂得反抗和哭泣。
但无论如何,这种被欺负的能量是不会消失的。
据研究,超过200种疾病与情绪相关。70%以上的都市人长期处于负面情绪之中,而持续的负面情绪不仅仅影响心理健康,也影响身体健康。
下面这6种行为,会在无意识中伤害你自己。
01.
不配德感强烈
同事小A曾经给我说过,虽然知道漂亮的衣服穿在身上会让整个人的气场都不一样,但她从来不敢买太漂亮的衣服。
这是因为她的奶奶从小就给她灌输,我们现在的生活有多么好,而她们以前吃过多少苦,所以没有吃过苦的小A,不配拥有这样的好生活。
这样导致小A看到漂亮的衣服觉得是自己配不上它,在面对别人的赞美时,心里会感到焦虑不安,常常自我怀疑,认为自己不配得到这样的肯定,从而否定这些赞美。
02.
习惯性地自我贬低
很多人喜欢以自嘲、自我贬低的方式进行社交,这种方式表面看似开朗、幽默,实则给人传递出的暗示语就是“你就是这样的人”。
看过一名程序员网友分享说,他写代码的技术能力是很强的,而且写的代码很少出错,但当团队讨论项目的时候,他经常会说:“我写的代码可能不够好,你们看看有没有问题。”
他总是对自己的工作成果持怀疑的态度,也会习惯性地贬低自己的工作,以降低同事对他的期望。
时间一久,有些不如他的同事,在他的面前都是趾高气扬的,觉得这名网友是真的很菜。
很多人会通过降低尊重感的方式来寻求别人反驳或者降低别人对自己的期待。
但,仔细观察你的领导或是一些公众人物,大部分不会出现这种自贬的行为。
03.
敢拒绝不敢自我表达
朋友小红不太能吃辣,每次和她的男朋友出去吃饭,她都会吃到肚子疼。
是因为她的男朋友很喜欢吃辣,每次出去吃饭,虽然她的男朋友询问小红的意见,但,小红总是说“随便,都可以”,即便她的内心深处很想吃一些清淡的食物,但是害怕她的男朋友会不喜欢,所以她永远把选择权交在男朋友手上。
像小红这一类人,做事习惯优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有讨好型人格倾向。
他们会为了讨好别人而忍气吞声,表面上看起来是被人承认了,实际上却是依靠着别人来证明自己的价值。
如果,你将自己的价值,建立在他人的认同之上,那就会被人利用,去伤害你。
04.
不讨好活在过去的错误中
电影版《活着》中,有一个角色春生,他因为导致福贵儿子有庆输血过多而死,所以他一直想要弥补自己的过错,希望能够得到福贵和家珍的原谅,但每次去福贵家都被家珍撵出门外。
春生无法从过去的错误中走出来,这个心结逐渐变成了他心中的一棵大树,最终导致他几乎崩溃,无法看到未来的希望。
最终,春生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
我们许多人虽然没有春生这样的经历,但却拥有春生这种一直活在过去的心态。
比如做错了一件事情,就会一直说,早知道我当初应该怎么样怎么样,和别人吵架吵输了会去想我当时应该怎么说怎么说…
“自我攻击像是一个痛苦的放大器,把客观上的小错误变成100分,甚至1000分的痛苦。”
这种心理机制,将原本可能只是轻微或短暂的挫败感无限放大,使得个体在情感上承受巨大的压力。
永远对过去的错误无法释怀,也看不到现在的美好。
05.
过度的责任感
电影《从心开始》男主角查理,因为911中失去了自己的妻子和三个女儿,悲痛欲绝的他无法接受这样的事实,并且认为是自己没有保护好他们,自此之后便开始了与世隔绝的生活。
他不断地装修家里的厨房,装了拆、拆了装,并且和周围的亲朋好友刻意保持距离,拒绝他人的关心。
查理很少与人交往,他将自己关在狭小的,空洞的,毫无意义的世界中,逃避一切会勾起他痛苦的记忆的东西。
过度责任感的人,他们通常会把自己看作是解决问题和承担责任的关键人物。
他们可能会过分担心别人的需求和感受,总是想要确保一切都完美无缺,因而常常承担过多的任务和责任,甚至有时候会把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也揽到自己身上。
结语:
《走出非洲》有句话说:
“真正的力量在你身上,真正的障碍在你心里。”
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蕴藏着无尽的力量,足以击碎那些无形的枷锁,挣脱自我设限的牢笼。
我们需要学会正视并理解那些潜藏在日常行为中的自我伤害,学会自我宽恕,释放那些无意识中伤害自己的行为,拥抱内心的平和与力量。
改变从不嫌晚,爱自己永远值得。
点个【在看】,愿我们都能成为自己生命的主宰。
-THE END-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