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网综合报道,美国国债规模的增长速度自2023年9月突破33万亿美元后急剧加快。在2024年,其国债规模相继突破34万亿、35万亿美元的大关,到11月底时,已跃升至超过36万亿美元,这一总额创下了历史新高。美国财政部日前发布的最新数据能充分说明这一情况。从相关数据来看,美国在2024财年的财政支出情况有了明显变化。其中,用于净利息支付的支出相比上一年增加了2400亿美元,这一数额已经超过了国防开支和医疗保险支出。与此同时,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1070亿美元,医疗保险支出增加了250亿美元。
负责任联邦预算委员会主席玛雅·麦克金尼斯指出,当下政府借款就如同四季更替一样成为必然之事。她发出警告,债务不断攀升会给国内和地缘政治带来严重风险。她表示:“这会使我们的经济增速放缓,引发更高的通胀与利率,而更高的利率将给我们的预算带来压力。同时,这还会削弱我们灵活应对国内经济衰退、灾难以及国外危机的能力。”需要注意的是,今年9月美国国会通过的短期拨款法案将于12月到期。在未来一个月里,美国国会仅有大概20个工作日,必须采取新的立法行动,否则政府将会因资金短缺而部分停摆。
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宣称,“由于麻醉品等非法毒品的涌入”,要对所有自中国进口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针对这一情况,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在社交媒体发声,表示中美经贸合作的本质是互利共赢的,在贸易战或者关税战中没有赢家。并且刘鹏宇着重指出,自旧金山峰会之后,中美两国的禁毒部门就已经恢复了定期的沟通交流,中方也向美方通报了美方禁毒执法行动的进展情况。所有这些事实都表明,所谓“中国故意让芬太尼化学前体流入美国”的说法与事实严重不符。
自2018年特朗普对中国征收高额关税起,中美之间的矛盾首先在贸易领域爆发,而后逐步蔓延到几乎各个领域。这其中包括记者被驱逐、普通民众申请签证遇阻、航班数量削减、使领馆关闭、美国限制对华投资、中国企业被列入实体清单,双方还相互施加制裁等等情况。
拜登执政后,中美之间的紧张关系依旧持续。而新冠疫情的出现,又给双边往来增添了更多限制。虽然中美双方都有保持对话的意愿,两国元首也多次通话或者进行面对面会晤,然而在关键问题上,双方的分歧难以消除。双方好不容易建立起的较为脆弱的共识,也常常因为意外事件而遭受冲击。
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已多次对加征关税一事表态。他之前宣称,要对中国商品加征60%的关税,对其他国家则加征10% - 20%不等的关税。世界早就习惯了特朗普挥舞关税大棒的威胁。在其第一任任期内,特朗普发动了关税战,一开始是无差别攻击,后来集中针对中国这个最大的贸易伙伴。如果特朗普想要在第二任期故技重施,他或许会动真格的。不过,也正是因为他之前多次使用这种手段,关税大棒的威慑力以及极限施压的作用正在下降。
11月,美媒《华盛顿邮报》刊文《特朗普无法恐吓世界不与中国做生意》。文中,美国作家、《华盛顿邮报》专栏作者爱德华多·波特援引相关分析指出,特朗普意图打压中国,然而他在外交手段的“胡萝卜和大棒”之间只选择大棒,甚至威胁对包括盟国在内的全世界加税,这种无差别挥舞关税大棒的做法“非常短视”,因为美国除了大棒之外拿不出别的手段,这就给了中国应对的选择空间。有专家认为,特朗普这样做,其关税威胁不但可能让美国自身遭受巨大损失,而且也无法达成孤立中国的目的,所以特朗普的战略大概率是失败的。
商务部发言人指出,中国与美国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经济互补性极强。中美经贸关系若能维持稳定、健康且可持续的发展态势,这不但造福中美两国人民,对世界各国人民亦是有益之举,这也是国际社会所期望的。中方愿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与美方展开对话,拓宽合作范畴,管控分歧,促使双边经贸关系稳步长远发展。并且,中方必定会坚定地捍卫自身主权、安全以及发展利益。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