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今天上午10时,叶嘉莹先生遗体告别仪式在第一殡仪馆举行。叶先生的亲属、生前好友、同事、弟子学生以及 追随先生的诗词爱好者从四面八方赶来,心怀崇敬,心怀诗意,送别这位百岁辞世的“诗词的女儿”。

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菊花寄托哀思,荷花情系想念。已经入冬的津城阳光灿烂,在伤怀中传递着温暖和希望。

从早上8点多,陆续就有年轻的学子、市民在静静地等候,准备着最后送别叶嘉莹先生。

人群中,有人轻轻抽泣,有人手拉着手互相慰藉,还有人从上海、宁波、北京、太原赶来,甚至还有从新加坡等国家远道而来的“叶粉”。人们手捧鲜花,神情肃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排在最前排的三位女士平均年龄60多岁,他们是本市一家诗社的成员,也是叶嘉莹诗词教学的追随者。她们说,想再看一眼百岁的先生,也和先生的诗词再次“握手”……

原南开大学教授敖堃和两位老友从北京赶来,他是南开77级的学生,“因为喜欢叶先生的讲课,我坚持了诗词之路,从教学到退休,一直到现在。”

上午10点半左右,告别仪式开始向社会人士开放,送别人群慢慢移动,大家再次整理衣冠,准备送别叶嘉莹先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天池定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在告别厅的大堂,叶嘉莹的巨幅照片和叶氏诗意,伴随着人群缓缓前往告别厅。

告别厅中,繁花簇拥下的叶嘉莹先生仿佛安详熟睡。

现场,有人深深鞠躬,有人行跪拜古礼。有不少人难掩悲伤,痛哭失声,走出告别厅依旧在拭泪,站立当场,久久无法平静。

现场,一位自发赶来的老师深情地说:“一位有着100年生命体验的老人,用一生时间去传递中华文化之美,这本身就是一桩传奇了。叶先生传播的文化,值得我们在时代大潮去经历、去体验,这是非常宝贵的,她就是我们的榜样。”

今天下午,叶嘉莹先生追思会将在南开大学举行,叶先生家属、生前好友及学生代表将讲述叶嘉莹先生的生前点滴。

思念

有能力 有魅力

叶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陈洪

南开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叶先生一方面传承了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另一方面,文明互鉴把影响推广到了五大洲。

这不是说一个诗词爱好者、一名教师甚至一个学者所能做到的。这是个综合性的,既要有能力,又要有魅力。叶先生就是这样的人。

陈传兴

叶嘉莹传记电影《掬水月在手》导演

我很幸运,能够有机会为她拍摄纪录电影。可惜摄影机无法完整地捕捉到她的神韵。

100岁,圆满,她是个有福之人。

曾说

“要倒 也要倒在讲台上”

张元昕

叶嘉莹先生最年轻的弟子

最后一次跟先生深入交谈,是2018年5月,我们促膝长谈到深夜,那天晚上,天气特别晴朗。

最后一次见到先生,是今年7月先生农历百岁华诞之时。那时的先生已疾病在身,但她依然用虚弱的声音教导我们,夸奖我们的学习成果,谁知一别成千古!

先生曾说:“如果我要倒下去,我也要倒在讲台上。”先生的心中是古往今来的圣贤,是星汉灿烂的诗人,更是天下所有的人。

李云

天津科技大学副教授

先生是一位纯粹的诗人,那是常人不可理解的至真至善的一种境界,她早就可以如庄子笔下的大鹏自由地飞升,可是她的志愿却是要引导大众和她一起飞。先生活到老,工作到老,无私奉献自己的热力,一以贯之践行自己的志愿。

愿先生在诗国安息,永远再无苦痛!

在她面前

我们是诗词的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方哲萱

宁波悦心经典学校校长

我毕业于南开大学,从在学校成为叶先生的“讲座弟子”,毕业后多年,我追随叶先生在全国讲课的“足迹”,叶先生诗心即是我的初心。

先生未竟的诗教事业,也是我们这些后辈要去继承和发扬的。

桂老师

上海复旦大学

我昨天从上海赶来,先去了南开大学向叶先生致哀。很遗憾,我没能在先生的生前听过她的课,我今天一定要来向她鞠躬、送别。

今后,我也会继续学习古诗词,学习一辈子,这是我们对叶先生最好的怀念。

王焱

天津市红楼梦研究会副会长

叶先生是我们读书人的楷模,我想纪念她最好的方式就是去读她的书,去读她的诗,把中华最美的诗词文化传承下去,“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艾斌

北京大学研究生

人们说叶先生是“诗词的女儿”,我觉得我们在先生面前都是诗词的孩子。受益于先生的诗词讲读,即便将来不从事与诗词有关的工作,也会始终获得古典文学的精神力量。

我自作了一首小词送给叶先生,这是我送别先生最好的方式。

回顾

叶嘉莹的诗词人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24.7.2—2024.11.24

#记得年时花满庭 枝梢时见度流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岁时,叶嘉莹(中)与小舅李棪及大弟叶嘉谋合影。

#植本出蓬瀛 淤泥不染清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1年,高中毕业前摄于北京。

#耐他风雪耐他寒 纵寒也是春寒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3年,叶嘉莹(右二)与顾随先生及同班同学在顾随先生家中合影。

#采莲复采莲 莲花何旖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的结婚照。

#好待秋成佳实熟 说与西风尽浪吹 飘零未可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8年,学生送叶嘉莹先生南下合影。

#野马尘埃吾不惧 云鹏何日果南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6年,在台北任教。

#从去国 倍思家 归耕何地植桑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0年代,摄于哈佛燕京研究室。

#书生报国成何计 难忘诗骚李杜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初,来南开大学时为中文系学生授课。

#故园千里外 休戚总相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79年,在北京故居与大弟叶嘉谋同练太极拳。

#渐看飞鸟归巢尽 谁与安排去住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代初,南开大学滕维藻校长来温哥华访问时,在叶嘉莹家庭院中合影留念。

#长忆读书处,朱门旧邸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0年,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参加国际红学会议期间与周汝昌合影。

#临岐一课浑难罢 直到深宵夜角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2年1月,结束在南开大学的第二次讲学,中文系诸教师与外事处同仁到天津火车站送行。

#一自别来时序换 人间几处沧桑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9年,离台二十年后重返台湾大学讲演。

#谁言文理殊途异 才悟能明此意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2年,杨振宁教授(右)来南开大学专家楼看望叶嘉莹。

#所期石炼天能补 但使珠圆月岂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6年,在天津给小朋友讲古诗。

#伫立中区还四望 天穹低处尽吾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2年,与席慕蓉在叶赫河畔。

#论诗于我尤成癖 设帐今宵到海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3月,在《迦陵诗词稿》新书发布暨座谈会上。

#遥天谁遣羲和驭 来送黄昏一抹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7年,在南开大学马蹄湖畔。

#心头一焰凭谁识 的历长明永夜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1年11月9日,在清华大学讲“我心中的诗词家国”。

#遗音沧海如能会 便是千秋共此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5年10月17日,南开大学迦陵学舍正式启用,叶先生定居于南开园。

#俺则待满天涯踏遍少年游 向人间种棵相思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6年9月11日,在南开大学东方艺术大楼作古典诗词讲座,年逾九旬之高龄而全程站立授课两个多小时。

#不向余生说劳倦 更来高处一凭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9月10日,在纪念叶嘉莹归国执教40周年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上。

#潺湲一脉灵溪水 要共词心证古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0年9月10日,叶嘉莹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教师节特别放映。

#此心好在 纵隔沧溟终不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2月,当选“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

#柔蚕老去应无憾 要见天孙织锦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7月6日,在“诗话人生”直播活动中视频寄语。

图片及相关资料由南开大学提供

一颗明星划过天空

璀璨星芒始终不灭

叶先生千古

采写编辑/ 新报记者 王轶斐 单炜炜


编辑/ 王妍

审校 / 窦怀国

责校 / 王永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