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年网络上有个非常热门的话题。

为何关二爷秉烛读春秋?而不是其他什么样的书。

其实,人家在长脑子。

长脑子又好又快的方式就是看春秋战国。

现在的世界和春秋战国又何其相似。

俄乌战争、巴以冲突,无非是抢夺地盘,打开自己的战略安全缓冲区。

国家之间的安全焦虑感,和春秋战国并无二致。

公元前841年—前800年

我们的主角是,卫武公卫和。

我们的配角有,周厉王、周宣王、召穆公、周定公、共伯馀……

国之大者,在祀与戎

祀,意味着统一

戎,意味着强大

一个家庭亦如此

家和万事兴

没有祀和,没有团结,何来统一,何来强大

没有家兴,没有国强,如何守护我们的祖祀

金村大墓已经是我们心中挥不掉的悲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让历史不再重演

或许就是我们回看春秋战国的意义

现在的世界局势就是春秋战国的放大版

我们身处一个很可怜无奈的时代,当然我说的是整个世界,几乎像春秋战国时期一样的混乱。

如果能把春秋战国看懂了,再看现在的世界,看未来世界的发展,大概可以说了然于胸,就很清楚了。

这可是南怀瑾所说的。

在这一点上,我可以唯物又辩证地说,他说的对极了。

现在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而春秋战国正是五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现在的世界局势就是春秋战国的缩小或放大版,在我看来几乎一模一样。

至少地缘政治博弈和对土地资源的需求焦虑毫无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视他人为草芥,也是世界霸主美国眼中稀松平常的事情。

2024年11月20日,美国再次独家否决了加沙停火决议草案。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傅聪在表决后进行了解析性发言。

请允许我在这里大幅引用傅大使的发言。

因为我觉得傅大使的发言有助于我们了解过往的历史:

当去年10月18日美国第一次否决时,加沙有近3000平民丧生。

当美国第二次否决时,以色列的轰炸已造成17000人死亡。

伴随美国一次又一次的否决,当美国在今年4月18日第五次否决时,加沙的死亡人数已飙升到了34000多人。

现在加沙已有近44000人丧生,美国还是毫不犹豫地使用了否决权。

44000人,这不是个冷冰冰的数字,他们可能是一个未成年的孩子,一位还在哺乳的母亲,或是一个家庭的顶梁柱。

每个人的逝去,对侥幸活下来的亲人而言,意味着永远的伤痛。

人们会问,巴勒斯坦人真的命如草芥,一文不值吗?难道44000人的死亡也换不来美国一点点的同情心吗?到底还要死多少人才能让他们从装睡中醒过来?

美国独家使用否决权,粉碎了加沙民众活下去的一线生机,把他们进一步推向了黑暗和绝望之中。

人们不能想象这次表决以及安理会过去13个月应对加沙冲突的失败,如何能够逃过历史最严厉的判决。

未来的人们看这段历史,他们会感到无法理解,无法理解美国过去一年多来为什么执意排斥安理会发挥作用,使安理会陷于瘫痪。

为什么会允许以色列一边持续开展军事行动,一边不断为谈判提出新的条件?

未来的人们看这段历史,他们必然会感到愤怒。

以色列公然违反国际人道法的每一条“红线”,造成了前所未有的人道灾难。

人们自然会感到愤怒。

人们会感到愤怒还因为美国源源不断地供应武器,这成为这场战争持续如此之长、伤亡如此之多、破坏如此之大的决定性因素。

未来的人们看这段历史,他们会感到难以置信。

同样的,当我们回看春秋战国一些历史事件时,可能也会难以置信。

不管你信不信,这就是世界现实,也必将终将成为历史的现实。

因为这里面藏着公开的利益和隐秘的人性。
而人性始终未变。

这就很好地理解了“国之大者,在祀与戎”,如果一盘散沙,没有统一和强大,如何来保护国家和子民。

或许春秋战国的局中之人都在为“祀与戎”忙活着一生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朝老臣,见证了和后世认知中不同的春秋开篇

卫和,姬姓卫氏,名和,卫国的第十一任国君,以后称“卫武公”。

“武”是卫和的谥号。

这个“武”字可不一般,威强睿德曰武。

现在你们立即会想起汉武帝、光武帝、魏武帝了。

还有那一句有名的词句:

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

看看,这可不是一般人能用的。

是的,卫和不是一般人。

活了95个年头。

即便被后世称为最能活的皇帝乾隆,也才活了89岁。

卫和活得够久,当国君时间也够长,足足有55年。

见证的历史也就够多。

历经了周厉王、宣王、幽王、平王四朝。

见证了从西周到东周的历史巨变。

当然还见证了两段“两王并立”的历史时期。

在近一个世纪中,见到了和我们见到的不一样的历史。

至少在《史记》上,你们都看不到的。

卫和没有想到,他熬倒了无数的同龄人。

他也没有想到,他的君国也这样能熬。

竟然熬倒了所有诸侯封国。

卫国,直到公元前209年被秦二世胡亥所灭。

可能胡亥看到陈胜吴广都造反了,再不灭卫国,等上两年,他的秦朝也灭了。

更没有想到,身处华夏之中的卫国,出道即巅峰,后世竟然一代不如一代。

这些不肖子孙呢!

不能发牢骚了,或者这就是个诅咒,或者是因为卫和打开了春秋战国礼崩乐坏的“潘多拉魔盒”。

弑兄夺位,小宗变大宗,正是从卫和开始的。

春秋战国被后世称为“大黄金时代”,放眼华夏历史,乃至世界历史,没有哪个时代能出其右者。

但是,对于局中人而言,这是一个漫漫黑夜的降临。

故事就从公元前841年开始吧。

大家都知道,共和元年,中国确切纪年的开始。

也就是说,从这一年开始,信史来了。

我们发生的历史事件都有确切年份记录了,有了可查的成体系的档案材料。

此后,中国的历史脉络清晰,一直到今天,没有间断记载。正是这件事能够上溯几千年而不迷路。

在世界范围内,也是在这个时期希腊、罗马开始了成体系的历史记载。

因此,时点排行榜世界通史,选择了公元前8世纪为起点。

但是希腊人的信史从公元前776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始的,比我们晚了整整65年。

说起来信史的问题,咱再扩展一点。

可能随着中国考古的发展,我们的信史还要提前。

1976年在陕西临潼县零口镇出土了一件青铜器。

九大镇国之宝之首。

中国第一青铜器。
西周利簋(guǐ),亦称“武王征商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西周初年盛装谷物的一种祭器,常和装着肉食的鼎配对使用。

如,周天子的礼制是九鼎八簋,诸侯用八鼎七簋,士大夫一般使用三鼎二簋。

刚从地窖挖出来的时候,利簋并不起眼,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和姚明张开的一个巴掌差不多大。

可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巴掌大的簋解开了那一段3000多年的历史谜团。

武王伐纣的时间,地点以及过程。

武王姬发奋四世之余烈,民心所向,一日速通。

其实,姬发经过了前期三年的准备工作,到了牧野之战,基本上就是传檄而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价值就在簋内底部的三十三字的铭文:
“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

虽然有个别字词,学界还有分歧,但是大体意思还是清晰的。

利簋铭文的大意是:武王伐纣商王在甲子这天清晨有岁星出现,当属吉兆,周师向商王发起进攻并最终战胜商王,七天后武王在阑论功行赏。赐给右史利许多铜锡等金属,右史利为祖先檀公作此祭器,以纪念先祖。

右史,很有意思的一个官称。

《礼记•玉藻》中记载“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

郭沫若在《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中说明:“古人是‘左史记言,右史记事’,所有古事古言都是出于史官之手。”

其实相对于左史,右史更亲近于王,近似内史。

内史出入王之左右,为王近臣,地位显尊,负责书记王命,常居君右侧主策命,故习惯称之“右史”。

右史还记录建言“灾异、天象”。
因此,利能够得到赏赐,似乎和他近王、言事天象有关。

利簋铭文和《尚书》、《史记》、《淮南子》、《逸周书》等古籍“并逢岁星当空”、“战一日而破纣之国”、“时甲子昧爽,王朝至于商郊牧野,乃誓”等记载完全吻合,是商周断代的重要实物证据。

由于利簋年代久远,关于铸造的时间一直争议不断,后来专家通过碳14测定,此器物大约在公元前1050年至公元前1020年之间。

参照《国语》记载:“昔武王伐殷,……星与日辰之位,皆在北维。


根据“甲子日昧爽”、“岁星”等记录,1996年国家正式启动了夏商周断代工程,计算出武王伐纣的准确时间。

至此,我可以唯物又辩证地说:
公元前1046年1月20日,即周武王四年的正月初一。

大邑商灭了!

对于卫和而言,牧野之战已经过去200多年了。

估计他也搞不清楚当时的情况了。
祖先的荣耀,只存在于他的模糊记忆里。

现在他面临着一个棘手的问题。

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跑了!
镐京,西周的国都,竟然发生了国人暴动,把周厉王姬胡赶跑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巧的是,卫和正在镐京学习进修,恰碰上这事了。

一下子让他掉进了十四年的政治漩涡之中。

同样在多方势力博弈中,卫和逐步成长成熟,让卫国成为接下来半个世纪的顶流。

先告诉大家一个结论:
“共和行政”中的共和,不是某个制度,而是某个人。

这个人大概率就是卫和。

没错,共和是一个人。

想说清楚这事,还得从长计议,且听我说一说来龙去脉。

西周朝,已有西周大学。
西周的大学又叫学宫、辟雍。
《诗经.大雅.文王有声》记载:“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皇王烝哉!”

辟雍在镐京,是武王所建立。

西周大学的管理权直属周天子,由天子任命朝廷大臣兼职管理。

厉王朝的兼管大学的便是召穆公。

大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尤以礼乐射御为主。

到了西周末期,贵族子弟的学校制度已经较为完备,既有“小学”又有“大学”。

《礼记.内则》说:“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九年教之数日,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十有三年学乐,诵诗,舞《勺》;成童舞《象》,学射御;二十而冠,始学礼。”

这一段的大意为:六岁至九岁,学在家中,学习内容主要是数字、地理、干支等社会生活必备的知识;十岁开始,就要外出学习,可居住在外,学习的主要内容是书计、音乐、舞蹈等;十五岁后,又增加新的课程射御,即射箭、骑马、驾车等;二十成年后,开始学礼。

首都镐京的大学,硬件条件全国一流,且配备顶尖的师资力量,是西周的教育、文化、祭祀、行礼中心。

自然会吸引各地诸侯贵族子弟前来求学,趋之若鹜。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国人暴动时,卫和正在镐京求学。

公元841年,卫和13岁。

周厉王的事情,不是我讲述的重点。

可是请允许我唯物又辩证地说一句,周厉王是个改革家,不过是个失败的改革家。

这个世界上风险最大的事情莫过于改革。

道理很简单,萧规曹随是最节约政治成本的。

改革的本质是重新分配蛋糕。

而嘴里正嚼着蛋糕的人,是不可能自己吐出来的。

因此芮良夫劝周厉王:“好专利而不知大难。夫利,百物之所生也,天地之所载也,而或专之,其害多矣。”

但是,我们要看到,厉王是要专哪些利,革谁的利。

答案显而易见,谁起来暴动的,就专革谁们的利了。

国人,可不是普通老百姓。

那时候,住在野外的农夫叫“野人”,住在都城里的叫“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清华简系年》可能为我们解开这个谜团。

“卿士、诸正、万民弗忍于厥心,乃归厉王于彘,共伯和立”。

卿士、诸正,可是贵族采邑阶层,执政重臣。

从事后发展趋势来看,辅政的召穆公和周定公似乎都是站在周厉王对立面的。

国人暴动,更像王权对冲贵族权的一次生死对弈。

不过,王权失败了。

所以说,自古以来敢于改革的人,一般来说要做好两种准备,一种是改革不成,死;一种是改革成功后,死。

从商鞅到吴起,再到王安石、张居正,再到康有为戊戌六君子,或是身败,或是名裂,或是身败名裂。

而在这条路上,一个老前辈很早就吃螃蟹了,他就是周厉王。

结果决定了一切。

周厉王跑了,跑到了彘地,就是今天的山西霍县。

当时是晋国、霍国的地盘。
另一方面来说,他们之所以能够收留厉王,说明京畿内的卿士贵胄和邦外诸侯已存在着巨大矛盾。

一枚“人肉像章”

家不可一日无主,国不可一日无君。

厉王一跑,镐京出现了权力真空。

生活还得继续。

京畿内的各派采邑主各怀心思,谁也不想背上僭越的恶名。

最终大家想出一个折中的办法,找一个人畜无害的代理人来做“人肉像章”,再由召穆公和周定公两人辅政,相互节制。

这个人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一、年少,便于控制。
二、姬姓王亲,但不是周天子的直系宗亲。
三、此人和京畿之内贵胄没有直接利益勾连。
四、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母国背景。

老师傅召穆公环顾一周,也只有卫和比较合适了。

因此,《竹书纪年》中记载“共伯和摄行天子事”。
《史记》中说的很春秋笔法“召公、周公二相行政,号曰共和”。
一个“相”字就把“人肉像章”身份说出来了。

在厉王一朝,共地已是卫国的附属国。
以后会详细介绍这个“共地”,因为此地和一个有名的人物相关。
“共叔段”就是被他哥哥赶到卫国的共地了。

当年,卫和的采邑封地是共地,本来这段共伯和行政就是周王朝的“污点”。

到了司马迁时候,已经直接变成“共和行政”了。

所以这个“共伯和”是个孩子也不足为奇。

郭沫若也论证过“共伯和”就是卫和,这里不再赘述。

如果共伯和是一个德高望重的权贵,执政了十四年之久,还“摄天子事”,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在史书记载中不可能隐晦的只提到召周两公,至少也得是个“共公和”,而不会是三等诸侯称呼“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贵族卿士权大欺主、多方利益制衡的情况下,周人想到了一个折中之法,找个代理人,实际控制人在后面操控,召穆公、周定公以及采邑主们主持平衡。

实在是绝妙。

这种权力博弈均衡之法,在后世中常被采用。

或许这个人可以不是卫和,或是共和,或是芮和,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他仅为权力斗争中的一颗棋子。

关键是谁在执棋。

这已足够了。

而对卫和来说,重要的是,他在十四年的顶级权力游戏中,看到了这场游戏规则。
他突然开悟了。

一切要从实力地位出发。

他发现了权力的底层逻辑。
这成为了他以后改变权力规则的动机。

公元前828年,跑到养猪之地的周厉王,终于郁郁而终。
他的儿子周宣王姬静继位了。

卫和也解脱了,可以回家了。

《清华简.系年》记载:十又四年,厉王生宣王,宣王即位,共伯和归其国。

在那片曾经朝歌之地,卫国,才是他大施拳脚的舞台。

经过风雨洗礼的公子卫和,终将迎来了属于他的时代。

那他又是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