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泽东在长征期间所写诗词中现保存下来的第一首,写于长征以来第一次伟大胜利的遵义战役之际。这首词虽不是写遵义会议,也没有直写遵义之战的场面,而是写行军过娄山关。但过娄山关是与遵义战役密切相关的。所以写越过娄山关就是间接写了遵义战役的战斗,反映这次战役的胜利。实际上也是赞颂遵义会议后执行正确路线所取得的胜利。这是这首词所体现出来的主要内容。

从这首词创作的时代背景看,由于红军突围长征才四五月,完全处于被动,多次陷入困境,红军虽突破道道封锁,但付出代价是惨重的,直到遵义会议,才扭转了被动局面,但瞻念前途,尚有很多艰险,尚需付出艰巨的努力。因而,全词情调忽而低沉,忽而高昂,忽而悲怆,忽而激越,忽而“小桥流水”,忽而“大江东去”,如歌的行板,令人赞叹,使人感慨。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西风烈”,与“一年一度秋风劲”意思相仿。但冬天的风比秋天来得凛冽。冬晨气温本来就低,遇风更觉凄冷,着一“烈”字,就比“劲”字来势猛烈。雁是一种候鸟,春向北去,秋往南来。尽管残冬未尽,西风凛冽,霜晨月冷,但长空的雁叫声却打破严寒的封锁,给人们传达了春的信息……

这两句写早晨出发的情景。天刚破晓,西风刮得正紧,天边挂着残月,长空几声雁叫,地面降满白霜。两句,十个字,着墨不多,不仅点明了行军的季节、时间和环境,也将残冬春初的清晨和战斗特有的森凛气氛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

西风、雁叫、霜、晨、月,这些意象不是并列的、孤立的,而是互有联系,设制了一种特定的意境。与温庭筠“江上柳如烟,雁飞残月天”的令人神往的情境全然不同。这两句没有写人,但从的特定情境中,我们不难想象出领袖人物为革命战争而披星戴月,跋涉风霜的辛劳生活,也不难想象出红军在艰苦战争环境里转战南北的英雄形象。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霜晨月”三字,紧叠上句末尾而来,并非简单的重复,而是《忆秦娥》词调上的要求,具有承上启下,强调气氛,深化意境的作用,使词的内容作进一步展开。前两句制造行军的特定情境,此三句写马蹄声、喇叭声,乃写出行军的声音,是写行军。此时,天空地面都有声音,只有这“霜晨月”是无声的,静态的,为这些声音的活动制造了场面。

“碎”是形容马蹄在盘曲上下的山间石径上行进所发出细碎、杂乱的声音。“咽”指军号声因山峦起伏,道路盘旋,吹起来在山谷中回响,强弱不定,断续相闻。

整个上阕无一字写人,但人的活动俱在。这是因为作者所的意境,都是从人的视觉和听觉产生的结果。有人的所见所闻,却没有人声,这也是一种以动托静、以有声托无声的手法,与王籍“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词的下阕,略去向娄山关行进的中间旅程,气势高昂地写傍晚越过娄山关的情景。

雄关慢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雄关(娄山关)如铁,并不全指它的险要、坚固,而且还有重兵把守,难以越过的意思。但不论何等森严,仍无法抵挡红军的英勇。“漫道”二字下得甚妙,既表明了红军对艰险自然的藐视,又表现了红军对顽敌的藐视,可谓一箭双雕。“而今迈步从头越”,明写红军挥戈东进,再次胜利跨越娄山关,暗写遵义会议后,革命在正确路线指导下开始了新的转机。

这两句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红军昂扬激越的胜利豪情,显示出革命领袖从容不迫的革命家风度。它是全词的关键,是情感发展的高潮。倘上阙把话说尽,情感释放到极底,到下阕再求突起,就难而又难了。这首词妙就妙在上阙仅设制了一种情景,并未把怀抱的激情做一泻无余的简单处理,而是蓄积了无限的情波爱涛,留待下阕奔腾而出,使下阕起句就狂澜突起,继之以排山倒海之势,将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雄健之美。从它所透视的角度来看,这两句重在写人。前面设制的情景,在这里不过是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已。另外,无论从结构上,还是从意义上看,这两句都可视为全词的关键和高潮所在。尚此处落一败笔,则全篇为之索然。然作者笔锋回转,落入过关后的情景描绘。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这三句甚有转折意味。群山起伏,宛若汹涌之大海,余辉西照,仿佛淋漓之鲜血。其景色壮丽奇伟,其气象沉雄阔大,实乃传神之笔。初读给人以沉郁悲凉之气,细品则韵味犹浓,更觉奇妙。联系上两句的写人,我们自会明白作者的一番用意并非表现消沉之气,而是对人这一重点表现对象的又一次衬托,将全词的情感高潮推到极致。“如海”虽状苍山,但也显示了革命前途的波澜壮阔和红军胜利进军的声势浩大。“如血”虽言残阳,但也象征着娄山关一战的激烈和红军血战的壮烈。尽管革命的前途还会有很多艰难险阻,还要付出许多流血牺牲,但在正确路线指引下,革命终究会迎来漫天朝霞。

《忆秦娥.娄山关》这首词,从问世到今天,已经历了五十八年的时间。它所表现的博大思想和深刻丰富的意义,对于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改革和建设,仍有借鉴和指导作用。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艺术表现技巧上讲,都算得上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词作。

(原载《长庆文学》1993.2)

程莫深(本名程正才),小说家。现居陕西西安。在众多刊物发表中短篇小说等作品百万余字。作品入选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国工人出版社等多个选本。出版长篇都市悬疑小说《夜迷离》、中短篇小说集《雨季》《美丽的错误》等5部。

(1)2000年,中篇小说《20世纪末世界战事缩写》摘取“人民文学·贝塔斯曼”杯全国文学新秀大赛唯一特等奖,被多家媒体称为“最幸运的人”。

(2)1995年7月,中篇小说《雨季》在《青年作家》以头条位置推出后,引起长达半年的讨论,并称其为“一部来自生活的罕见的作品”,并获得全国石油文化大赛二等奖。

(3)2007年,长篇都市网络小说《夜迷离》“以其时代性的故事和内心写照”进入“2007年最受白领喜爱小说10佳最大一类经典作品”第三名。

(4)2017年,中短篇小说集《雨季》获第六届黄河文学奖。

多部作品曾引起评论家热评和专题研讨。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文艺报》《中国青年报》《青年作家》、人民网、中国作家网、作家网、中诗网、中华艺术网、中国文学网、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纽约商务传媒》等国内外80多家媒体,对其创作成果作过报道和评论。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小说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甘肃省文学院荣誉作家、中国石油作家协会理事、中国互联网文学联盟理事、长庆油田作家协会副主席、西安市新城区作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