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复旦大学教授支持年轻人毕业先啃老的话题火了。
发表此言论的教授这么解释道:
毕业工作、买房安身、结婚生子,传统“社会时钟”裹挟着年轻人,导致大家产生打卡式步步向前的焦虑,脱轨或延迟都成为“非常规选择”。但其实, “有条件的年轻人毕业后可以考虑啃几年老”,这样可以更好的认识世界。
教授也强调了:“啃老”并非不劳而获,而是可以深入探索自我。年轻人更应当趁年轻挖掘兴趣,理解世界的多样性,体验不同生活方式,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
即使这两三年的探索未必会能获得实际回报,但看过世界和生命的颜色,未尝不是一种“满载而归”。
听君一席话,我马上去搜索一下这位“专家”的背景。后来发现,对方颇有来头,我竟一时无言。
我理解梁教授的初衷,他的话说得精准而周全。比如,“有条件的”鼓励啃老,并没有说支持全部年轻人去啃老。
但作为一位俩娃母亲,我想发自肺腑感慨一句:各路神仙专家们,能不能别再逮着父母一直撸羊毛了?
这届父母的退休金,还能撑多久?
我们来细看梁教授的话:
大学毕业后,家庭条件允许的可以先支持孩子“啃老”三年,让孩子更好地去寻找自我、探索世界。
来逐一分析一下,为什么这条路不可行。
首先,最骨感的现实是,年轻人啃老几年后,就业市场可能很难有容身之地了。
本来就业形势是,应届生不仅要和自己同批次的同学竞争、还要和上一年gap的学长学姐抢位置,找份工作比入蜀道都难。
毕业后不积极找工作,先待业啃老三年。见完世面、探索自我后,很可能是用人单位也不再愿意发offer了。
不说间隔三年,现在空窗期如果半年以上,想重回就业市场,求职者不把空窗的理由、事件、成果安排明白了,用人单位可能不会多看一眼简历。
有人可能会反对说:我们一生要工作四五十年,空窗一段时间并不是大事?两三年的空窗期,不过是漫长职业生涯的十分之一还不到。
可是换到用人单位立场,这其中的雇佣风险却难以忽略。求职者的工作能力、适应能力、稳定能力、职业规划,经历过空窗期后还能保留多少,这一点很容易变成疑点,让求职者步履艰难。
图源pixabay
其次,见世面、探索自我、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这些立意都没有错,并且这些对我们过好这一生很重要。但通过“啃老”的方式来实现,却有些本末倒置了。
这种探索,应该是从儿时就开始的,在父母亲朋外界环境的引导互动中,了解自己了解世界。
但东亚父母,被迫早期鸡娃、卷孩子,一路高歌猛进让娃挤进名校。除了留给娃一身考试技能,很少留给孩子去探索自我的时间。很多人是在成年后,迷迷茫茫渡过大学四年,接着直接面对求职市场的残酷。
没有早期积累,却在成年后才开始所谓的探索,这样的人生顺序,反倒性价比极低。
图源pixabay
大学四年算是人年轻时难得的自由时段,如果这四年里还没有挖掘兴趣,没有去理解世界的多样性,去体验不同生活方式,去建立更宽广的人生观念,那么等毕业后脱离同龄人,和父母宅在一起,又能探索出来什么呢?
更何况,探索世界和自我需要强大的、勇敢的精神内核,没有经济独立的“啃老”又能挖掘出怎样的自我呢?
最后,并非所有的年轻人都有啃老的“资本”。就像网友所说,家里有几套房产可以出租、父母有不错的退休金、家庭账户里还有至少几十万现金,这样的家庭在国内又有多少呢?
现实是,很多父母的职业并不稳定,有些还需要打第二份工才能支持家庭开销。即便熬到退休,工薪阶层的退休金也只能维持生活开销。饶是如此,很多父母还是得把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存下一部分给娃将来结婚,或者买房用。
全职儿女故事里,母慈子孝、两代同堂的岁月静好极少,更多是不知何时是个头的普通父母。
啃老,席卷全球
“支持年轻人先啃老几年”之所引起如此大的舆论,因为它看似底气充足,却掩盖不了社会多方萧条的事实:既然兜不住年轻人了,那你们就各回各家、各找各妈吧。
其实,全球经济放缓的当下,啃老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这已成了全球特色。
“啃老族”又被称为“尼特族”(NEET,Not in Education, Employment, or Training,未就业、未接受教育或培训)。尼特族这个群体,在当下可谓越来越壮大。
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2024年全球青年就业趋势》数据显示,全球五分之一的青年人(20.4%)是“尼特族”。
在低失业率、高福利的日本,据该国政府报告,2024年,“啃老族”约占15至34岁年轻人总人口的4%,总人数超过50万人。而在生育率低到尘埃里的韩国,15至24岁年轻人的啃老族比例在2024年约为12%-13%。
即使是把追求独立和自由刻在DNA里的美国,截至2024年,啃老族的人数估算率也在15.2%左右。
前两天,我在美国这边论坛上看到一个帖子:
一对靠自主奋斗成功的中年夫妻,有自己的事业、买了不错的大房子,算是实现了美国梦。但他们的儿子二十岁,在高中毕业后说需要有一个“间隔年”去寻找自我,然后就和父母住一起,吃穿用度、医疗保险都靠父母支付。
这个“间隔年”持续了两年,儿子既没有去学校继续读书的想法,也没有积极找工作。他曾靠打零工赚最低工资,最近还辞职了。
这位全职儿子交了一位女友,由于情绪和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工作,目前靠福利生活。
于是,这对父母断断续续补贴两个人,发愁不知道何时是个头,也不知道要怎么帮助两个年轻人走上正轨。
20岁、无业、不上学、和没有工作的女友同居、啃老,这对爹妈真是buff叠满的状态。
看来无论身处何地,这届父母都会面临一个共同处境——自己还没开始养老,老本可能已经被“啃掉”一半。
图源pixabay
小啃“怡情”、大啃伤感情
实事求是地讲,现在年轻人也确实不容易。就业难、物价高,工资不高且未必稳定。在孩子刚步入社会时,父母帮助一下是人之常情。
另外,很多国家把“尼特族”统计的年龄以24岁为界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一方面,24岁以前,大部分人还在求学,经济完全独立很困难;另一方面,从科学角度来看,25岁以前,人的大脑还处在不稳定、较为混乱的发育期,有一些天马行空和不按常理出牌的想法,也有生理学原因。
就像这位网友说的,25岁以前出于种种原因,靠父母部分帮衬一下是可以被原谅的。
但像很多案例中,孩子明明有工作能力却不工作(嫌工资低),或者只做最低限度的零工,却不忘记交女友或者高消费。对此,网友们给出了统一意见:切断财务、踢出家门。
我相信,多数啃老族并不是好吃懒做,而是因为现实困境。比如,就算是已婚已育经历过风浪的中年人,也存在啃老行为:双职工为了保住工作,请父母照顾孙辈,难免就出现父母出力又出钱的情况。
但也出现一些看似是陪伴父母、恭敬孝顺的“隐形啃老”。
我认识的一对熟人就是这种隐形啃老小夫妻。
夫妻俩有婚房,但想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所以非要挤在父母两室一厅的房子里。
生了俩娃后,因为是双职工,都交给父母全权照顾。攒了些钱却硬要买价格不菲的车,平时上班也用不上,就放在小区吃灰。后来男方失业,看不上工资比之前低的工作,就一直待业在家。现在开着车到处晃悠,去各地自驾旅行。而养车的钱、油费也是爹妈付。
靠啃父母养老钱来维持自己体面生活,才真是让父母感到无奈的现实。
图源pixabay
“啃老”也许是当代社会的“刚需”,但也是要有底线的。这条底线在哪里?
首先,人生重大转折点时,需要父母伸出援手帮忙是可以的。
比如,刚工作薪资低,交不起房租,父母补贴一些生活费、租金是正常的;裁员失业,找工作期间没有收入,父母给点生活费是正常的;结婚时自己有点积蓄,但依旧付不起首付,父母帮忙凑一点是正常的;生完孩子后,没钱付托育费、为了保住工作,不得不请父母出力帮忙带几年娃是现实,可以接受。
但既然父母已经出力带娃了,就不要再让父母出钱了,给父母一些钱、礼物、付钱让他们抽空去短暂旅游一下,也是自己的感谢。
图源pexels
但无休无止的让父母补贴却也是不妥的(爹妈心甘情愿除外)。
比如,自己没有积蓄,但想去旅游、买奢侈品,让父母买单;自己辞职后一直不积极找工作,持续靠父母养;想买房子,但自己拿不出一点积蓄、却还要挑面积大的;父母帮忙付了首付,每个月房贷还要靠爹妈还;养不起车却要让父母全款买车;想给孩子报好的兴趣班,但没有钱要父母拿钱。
其次,把“啃老”变成对父母的PUA,就是没有底线的行为。
父母帮助成年子女,既没有义务、也没有法律责任,完全是出于情谊和血缘关系的关怀。
但一些人利用父母的爱对父母进行PUA。比如给父母灌输“现在多不容易,你们理应帮助孩子”、“没有你们帮忙,我就没办法生活”、“你们是我亲爹妈,不给我花钱给谁花”等观念。
久而久之,父母不仅感到无奈,还背负沉重的心理和经济压力,还容易破坏亲子关系。
最后,把原本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转嫁给父母,也是一种越线的“啃老”行为。
图源pexels
成年人本应对自己的生活和选择负责,但有些人习惯性地将压力和责任推给父母——明明有能力工作却不去积极寻找,让父母负担一切开销;养不起孩子却还要生;或者在遇到困难时,不尝试自己解决,而是第一时间寻求父母“兜底”。
不仅剥夺了父母的晚年幸福,也让自己失去了独立成长的机会。
最为重要的是,我们都已为人父母,愿意为了孩子全力以赴,但“全力以赴”不是无休无止的付出。
如果说人类社会的一切关系都有价格,尤其是亲子关系,正因为浓度过高,会格外珍贵。也正如此,我们不该轻易去毁坏它。让孩子去亲历社会,即便偶尔会受挫摔倒,但他们最终会长出自己的肌肉,学会自我生长。
-每日教育新知-
热门跟贴